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57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对钢骨混凝土T型梁试验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工作:1)非对称配置钢骨混凝土T型梁变形性能的研究;2)钢骨混凝土倒T型梁受力性能的研究;3)钢骨混凝土T型梁节点延性的分析。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以将非对称配置钢骨混凝土T型梁应用在大跨度壁式框架中,克服了该结构体系原有的缺点,因而为住宅体系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2.
对河北理工大学研制的由碟形弹簧和粘弹性阻尼器组合而成的碟形弹簧竖向减震装置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建立了恢复力模型。并以一个8层框架为例,对其竖向地震响应进行了时程反应分析,对比了隔震结构及其相应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计算出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最大加速度和位移。结果表明,该竖向减震装置能够起到有效减轻竖向地震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为解决采空区范围内建筑沉陷变形和结构抗震差的问题,提出了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依据拉格朗日方程得出了体系的运动方程,并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龙格-库塔法(Runge-Kutta)的求解程序。以一幢5层的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为例探讨了其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在计算摩擦摆隔震-悬挂复合结构体系的地震动力反应时必须考虑接触面滞滑效应的影响,滞滑效应会降低体系的减震效果;除顶层的鞭梢效应外,一般楼层层间位移减震效果可达70%~80%;楼层加速度减震效果显著,第4~5层的加速度减震效果均达到约90%,而且不受所输入地震波特性的影响;摩擦系数、楼层阻尼器阻尼系数对减震效果有明显的影响,而吊杆长度、滑道半径对减震效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4.
徐悦  苏幼坡 《工程力学》1997,(A02):323-327
本文以四种不同预应力度及考虑施工荷载作用情况时的夹芯板为对象进行了结构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弯矩与挠度的关系曲线,对挠度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二者线性关系较好,还给出了一个适用于实际工程的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