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6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原料,由于我国铝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对铝土矿的需求逐年提升,特别是山东沿海近几年建造投产的氧化铝产能全部使用外矿,而印尼铝土矿进口贸易又占到我国铝土矿贸易总量的79.65%,对印尼矿的高依存度,使其铝土矿出口政策的变化对我国氧化铝行业造成的影响巨大,形势非常严峻。因此,进一步加快海外其它铝土矿的资源勘探、开发、占有,不仅是分散矿石供应风险的重要策略,也是提高氧化铝国际化经营、掌握矿石话语权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2.
分析了低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工艺中的管道化溶出器汽耗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得出理论汽耗,找出了实际汽耗与理论汽耗之间的差距。结合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物料特性,针对影响汽耗的因素,利用自蒸发器孔板闪蒸新技术,进行多方位改造和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溶出器的汽耗,有效降低了氧化铝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3.
使用图形处理器(GPU)代替传统中央处理器(CPU)作为数值求解硬件,建立基于LABVIEW?MATLAB?GPU的实时子结构试验架构.以土?结相互作用系统为载体,通过数值仿真与试验对该架构的性能进行验证.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将实时子结构试验中数值子结构求解自由度提高到27000,提升了数值模型求解规模,拓展了...  相似文献   
24.
基于PLC与触摸屏低温水处理系统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水处理是石化企业给水处理工程中的核心要点。为了解决兰州石化公司2000t/h低温水处理装置供水能力不足和日常运行事故等问题,结合PLC和变频调速技术,对整个低温水处理装置进行相应的改造,为水泵安全可靠运行、供水管道平稳供水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同时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5.
用摩擦带电静电分选机和风力摇床回收PV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日本PVC的产量为216万t,占塑科总产量的第三位.但是,只有20%的废PVC得到回收,剩余的废PVC要么处置,要么烧掉.为了提高PVC的再生率,设计了摩擦带电静电选加风力摇床两段分选工艺.该法可以从其它类型塑料中分选出PVC.用以下两种3组分塑料混合物研究了该法的分选效率:1)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P(聚丙烯)和PVC,它们一般用于家电和汽车制造中;2)PET(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P和PVC,它们用于制造日用品和塑料容器中.为了分选ABS-PP-PVC混合物在第一段中用摩擦带电静电选以分选带正电荷的ABS薄片产品.用风力摇床分离带负电荷的PP和PVC,因为它们之间有密度差.获得的PVC产品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90.2%和78.0%.若在第一段中用风力摇床从三组分混合塑料中分离出低密度的PP,然后在第二段中应用摩擦静电选,获得的PVC产品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93.7%和89.0%.  相似文献   
26.
细粒固体分离法在工业矿物和环境工程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一般用浮洗法回收细粒固体,但该法对临界粒度以下固体颗粒无效。利用油-水体系的细粒分选法是以油-固体颗粒间的附着力大于空气-固体颗粒间的附着力。研究了pH和金属离子浓度等对硅石Zeta电位、液-液萃取率的影响。同时叙述了细粒滑石的液-淬萃取和金刚石乳化浮选结果。  相似文献   
27.
28.
为分析水平直流接地极温升特性,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长9m的水平电极电热耦合动态模型,仿真计算了水平直流接地极暂态温升,获得了暂态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和温升曲线,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水平电极的散流、温升分布呈显著的端部效应,整体呈U字型对称分布;电极端部温升速率最高,幅值最大。仿真计算焦炭床截面对电极暂态温度场的影响表明,增大焦炭床截面可显著降低电极温升,温升最高点位于焦炭床端部周围的土壤中。  相似文献   
29.
为模拟真实雷电冲击电流在接地装置及其周围土壤中的散流过程,准确掌握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研制了接地装置的冲击大电流试验系统。在大量仿真计算和系统方案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直径40m圆环形回流电极均匀对称布置的4台分体式冲击大电流发生器的技术方案,其中单台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充电电压可达1 000kV,该系统可在负载大于4Ω的情况下产生峰值为100kA、波形为8μs/20μs的标准雷电冲击电流。测量得到的地表、回流电极地电位升分布均匀,证实了试验冲击电流地中分布与真实雷电流地中分布的等效性。针对该系统提出了工频、冲击接地电阻的修正公式。通过试验得到了典型杆塔接地装置在8μs/20μs、2.6μs/50μs冲击电流作用下的冲击特性曲线。该曲线表明在低电阻率土壤中该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随冲击电流峰值的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用户行为分析,发现IP数据流具有平稳性、自相关性等特点,提出基于映射矩阵流量预测模型,并与线性模型AR、ARIMA和非线性基于反馈神经网络BP模型、Elman神经网络作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映射矩阵模型,比现有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收敛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