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9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8.4隐晶马氏体组织及形成高碳钢或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是在Ac1~Accm之间加热,得到奥氏体+未溶碳化物两相状态,淬火后得到隐晶马氏体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除了卵石状未溶碳化物外,看不到马氏体的真实面貌。即未溶碳化物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其淬火硬度较高,性能较好,是工具钢、轴承钢等通常采用的淬火  相似文献   
42.
理论地综合分析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过程中原子的移动方式。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在相变驱动力的作用下,原子主要是按照K-S位向关系从奥氏体晶格中直接转移到马氏体晶格上去的。当γ→α马氏体时,以晶体缺陷为起点出现涨落,原子无扩散,集体协同位移,进行了菱形参数的调整,完成了γfcc→αbcc-M的晶格重构。原子移动距离远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比K-S切变位移小1个数量级,耗能少。γ→α转变产生应变能。为了调整应变能和适应晶格匹配,形成相变位错、层错或相变孪晶等缺陷,以完成马氏体转变。  相似文献   
43.
4.3贝氏体铁素体(BF)临界晶核及形核功[4] 依据观察,贝氏体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核,贝氏体铁素体片由亚单元组成,二维形状为四边形,立体形态似一个长方体.据此设贝氏体铁素体晶核为长方体,如图10所示,表示该晶核由若干个体心立方晶胞堆垛而成.晶核尺寸为a×a×b.该晶核由若干个bcc晶胞堆垛而成,小于亚单元尺度,并与母相奥氏体保持K-S位向关系,晶核在相界面MNKL上形成,与γ1具有半共格关系,即长方体的5个面与γ1保持共格连接,但晶核与γ2不可能存在共格关系,即DEFG面上不共格.  相似文献   
44.
针对添加镧铈混合稀土的20MnCrNi2Mo低合金贝氏体耐磨铸钢,将其铸态组织分别加热到200~650℃并保温1 h进行回火处理,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回火过程中的显微组织,采用物理化学相分析方法对析出相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温度回火组织中残留奥氏体量进行定量测定,分析回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实验钢的铸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回火过程中析出的平衡相碳化物为合金渗碳体,且其中有微量稀土固溶;500℃回火时未观察到明显的回复现象,650℃回火时有亚晶形成,发生明显的回复;200℃回火时M/A岛基本未发生分解,随回火温度的升高,M/A岛逐渐发生分解,到450℃回火时,M/A岛大量分解。  相似文献   
45.
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出发。针对学时数相应减少与知识信息量迅速增加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等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研究马氏体中脊形貌和形成机制具有理论意义.采用Fe-C合金、CrWMn、W6Mo5Cr4V2等材料,淬火得马氏体组织,应用QUENTA-400型扫描电镜和JEM-2100高分辩电镜观察马氏体中脊.发现在高碳孪晶型马氏体片中存在中脊,中脊宽窄不等,中脊周围可为孪晶,也可为高密度位错.中脊由精细孪晶片构成,李晶片与中脊线呈夹角分布.中脊的形成与应变能有关,温度越低,弹性模量越高,为调节应变能而形成了中脊.  相似文献   
47.
6马氏体相变的形核20世纪,马氏体相变热力学、动力学、组织学和性能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显著进展,但马氏体相变的形核-长大问题却一直没有搞清楚。一般认为马氏体相变与其他相变过程一样,是一个形核和晶核长大的过程。同样,涨落是相变的诱因,  相似文献   
48.
研究贝氏体形核长大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实验观察了贝氏体的形核,从块状贝氏体形成机理研究起,延伸到各种碳含量钢的贝氏体相变机制,指出在超低碳钢中是γ→BF相变,在其他钢中是贫碳区(γ)→BF相变,本质上相同,仅仅组织形貌不同。奥氏体中存在贫碳区,依靠涨落形成贫碳区,贝氏体铁素体在贫碳区中形核。形核地点优先选择奥氏体晶界,仅下贝氏体可在晶内形核。计算了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贝氏体形核-长大是界面上原子非协同热激活跃迁过程。超低碳贝氏体可呈块状、条片状,增加碳含量时,则以亚单元方式形成贝氏体铁素体(BF),形貌从块状向条片状演化。  相似文献   
49.
通过试验观察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关键工艺参数(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激光能量密度)对选区激光熔化316L不锈钢样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是造成致密度降低的最主要原因。不同类型孔隙的产生与工艺参数特别是激光能量密度密切相关。激光能量输入不足(E<52.778 J/mm3),特别是熔池宽度不够是造成未熔合孔隙的关键原因。激光能量输入过高(E≥93.056 J/mm3)时,熔池温度过高和尺寸过深,是导致匙孔形成的重要因素。而气孔很难完全消除,但合理控制避免过高激光能量输入有利于降低气孔尺寸。通过合理调整工艺参数,致密度可以达到99.62%。  相似文献   
50.
针对20MnCrNi2MoRE低合金耐磨铸钢,采用洛氏硬度计、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其在200~650℃范围内的回火转变过程。结果表明,20MnCrNi2MoRE钢铸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200℃回火时,贝氏体铁素体条首先发生变化,500℃回火时,在贝氏体铁素体条内、晶界及位错处观察到有碳化物析出。300℃回火时观察到(M/A)岛发生分解,650℃回火时(M/A)岛已经完全分解。低于500℃回火时,硬度变化不大,500℃以上回火时,由于位错密度降低和碳化物聚集长大,使硬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