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5篇
  免费   185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电工技术   208篇
综合类   172篇
化学工业   422篇
金属工艺   233篇
机械仪表   220篇
建筑科学   336篇
矿业工程   173篇
能源动力   78篇
轻工业   302篇
水利工程   169篇
石油天然气   169篇
武器工业   34篇
无线电   1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6篇
冶金工业   129篇
原子能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23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40L中试发酵罐上用优选菌株进行了L-赖氨酸分批流加发酵,用实验数据对文献报道的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所有模型都不能很好的描述赖氨酸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最后探讨了赖氨酸分批发酵的动力学机理,给出了流加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92.
随着黄金首饰业的蓬勃发展,首饰的花样款式不断增加,成份变化越来越复杂。由于广开货源,一些非正式定点厂家的产品和外来货也进入了市场,并以其新颖的款式受到青睐,但其成色却往往得不到保证。本文旨在使广大消费者和测试人员对黄金首饰的成分、结构组成特点,及各种测试方法的适用性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选择,从而减少盲目性,提高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993.
研究和建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有效检测方法对于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介绍微生物传统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新方法,包括微生物试纸片检测技术、微生物代谢物检测技术、微生物免疫学检测技术、微生物DNA检测技术、微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分析了各类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并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新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994.
尾叶桉原产地印度尼西亚,是亚热带的热带的速生高大的常绿乔木。1919年引入巴西,1966年引入澳大利亚,1973年才引入我国雷州半岛试种.1981年全国按树研究协作组正式将尾叶按列入桉属的主要树种,1985~1989年又引种于广西东门林场,并与多种桉树对比和试种,结果认为:尾叶桉适合于我国南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比窿缘桉人工林的蓄积量增长和经济效益都翻了一番以上。小试结果认为,也适于制浆造纸,并优于柳桉、巨枝和窿缘桉等树种.巴西的生产实践证明也是制浆造纸的优良树种,在我国广东、广西沿海和海南省,大力发展促进林兴纸旺,将是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95.
黄金首饰的组成特点及成色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渊 《珠宝》1991,(1):8-16
  相似文献   
996.
关于金银首饰鉴别与评价的几个问题许文渊金属首饰按材料的不同有贵金属首饰、一般金属首饰和仿金首饰三类。贵金属首饰又包括黄金首饰、白金首饰和白银首饰。从颜色看,各类首饰都有相似的产品,它们以假乱真,极易混淆,给顾客选购造成很大困难。本文从它们的种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山楂的营养价值及国内山楂的加工利用现状,并就山楂深加工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一九九四年十月十五日,南京丁山宾馆名厨许文旭等一行四人,应新加坡海洋第一大酒店之邀,在狮城举办了江苏面食风味食品节。前后历时一个多月,荟萃了数十种江苏风味面点,采用现场操作,当场销售,观者如堵,受到当地众多老饕的好评。《联合早报》等数十家报、刊的记者追踪采访,撰文赞扬。并获得新加坡饮食业颁发的“誉满狮城”的荣誉证书。在此期间,最受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食用植物油280℃加热试验后油色变深、絮状物析出的起因。1.在大豆油(高级烹调油)和菜籽油(精制油)中添加不同量的精制大豆磷脂,进行280℃加热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磷脂添加量增加,油色由浅到深,絮状物从无到有逐渐增加;2.测定菜籽油、大豆油280℃加热试验前后磷脂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热试验有多量析出物或油色变黑的油样加热后油脂中磷脂含量显著降低,为加热前的2%~22%,而无析出物或有微量析出物的油样,加热后磷脂含量变化不显著,为加热前的26.8%~73.6%;3.测定菜籽油,大豆油280℃加热试验前后无机磷(磷酸盐)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280℃加热试验无析出物或有微量析出物的油样,加热后无机磷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为加热前的107%~188.6%,而有多量絮状物析出物的油样,加热后无机磷含量有所减少,为加热前的15.5%~69.6%;4.通过对42份菜籽油,53份大豆油,39份棉籽油,27份花生油样品进行磷脂含量的测定,并与280℃加热试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磷脂含量在0.1%以下时,280℃加热试验无絮状物析出或只有微量絮状物析出;而磷脂含量在0.1%以上时,280℃加热试验有多量絮状物析出油色变深;5.应用GB5537植物油检验磷脂检验法,测定一百多份菜籽油、大豆油的商品油脂样品总磷含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进口平洗连煮整个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及升级的一种方法,达到改造费用低、设备性能提升,保证了设备持续可用,并为公司节约维修及购机费用,降低公司运营成本。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构成、配置、原理及功能,叙述了改造升级的方法及创新点。充分利用西门子公司强大的工业控制及驱动技术,结合系统整合能力,用中低端产品实现了高端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