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53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8篇
冶金工业   29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81.
日本北海道国家工业研究所已经成功地由煤灰生产出玻璃纤维。这可能有助于燃煤电厂解决煤燃烧产生的大量煤灰的处理问题。虽然煤灰基纤维的抗拉强度较低,但它的喷丝性能好,能抗碱腐蚀,因而可用于增强混凝土。这种生产方法的吸引力在于原料几乎无需花钱。据报道正在研究用九州和北海道的天然火山灰作生产玻璃纤维的原料,而用北海道  相似文献   
82.
用于电镀具有高存储密度和可调整磁性的硬磁钴合金薄膜的弱酸性电镀液的组成及操作条件为,硫酸钴 60g/l丙酸铵 40—100g/l柠檬酸铵 5—10g/l次磷酸铵 10—60g/l硫酸亚铁 0.05—1g/lpH 6.3—6.7T 18—40℃D_k 0.4—3A/dm~2这种电镀液用于生产计算机存储介质。该电解液组成可避免在电镀液中或在加热器和阳极上产生沉淀,可防止发霉,能提高沉积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操作温度,获得控制和再生成本低的无缺陷电镀磁性薄膜。  相似文献   
83.
据“International Business Week1988年2月8日”报道,RW技术公司提出了一种经济地回收废橡胶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先将旧橡胶加工成细粉末,然后与聚乙烯树脂共混,可模塑成从牛奶板条箱到汽车保险杠保护装置等各种产品。其诀窍在于共混橡胶和树脂各自保持其特性的一种独特方法。用该方法生产的材料韧性为未改性树脂  相似文献   
84.
科技动态     
△上海钢研所陈厚载报道《微氧化还原法》镀铝基钢丝新工艺通过鉴定. 上海钢铁研究所材料一部耐腐蚀研究室陈厚载等研制的《微氧化还原法》镀铝基钢丝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85.
荷兰织品设备制造厂Stork Brabant与美国Eastman Kodak合作开发一项无纺织物新技术。该技术是把热塑性粉末,如聚酰胺、聚酯和聚乙烯醇分散到纤维基体上,然后进行热处理。粉末起粘合剂作用,使粘胶纤维成为无纺织物,同时保持其可吸收性且质地柔软,目前正计划工业化。Kodak公司称,这项技术可能开辟家用擦布和类似产品的市场。  相似文献   
86.
据“Techno Japan,1988,21(2),104”报道,日本精细橡胶研究所开发了一种可伸长的导电硅橡胶。新橡胶薄板的电阻随伸长而变化。该研究所正计划在各种传感器、振动测量元件和控制开关中开发其用  相似文献   
87.
<正> 日本三井物产公司、三井东压化学公司、电气化学工业公司和钟渊化学工业公司与kozokeikaku kenkyusho公司合作组成了一个合作研究塑料设计中心,开发大规模计算机辅助工程系统。为满足用户对改进产品模具设计需要以及缩短开发周期,该中心成功地开发了改善基本工艺的软件。中心正在开发用以计算树脂在保压或冷却各阶段特性的“PVT模拟程序”。  相似文献   
88.
<正> 日本京都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交联不可溶吡啶鎓型树脂具有捕集细菌的特性。聚(n-苄基-4-乙烯基-啉啶鎓卤化物)材料能捕获100亿个活细菌细胞/克树脂。这种材料已用于开发要求把所有微生物细胞固定到树脂表面的生物反应器,能在数分钟内报出结  相似文献   
89.
<正> 从六十年代末起,西方国家和日本一直在积极开发计算机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随着微处理机技术的进展和微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塑料注塑机、挤塑机和挤塑生产线也取得了很大进步。 在塑料加工中应用计算机能减轻劳动  相似文献   
90.
光热塑料     
<正>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把吸收的光有效地转变成热的塑料。通过结合特殊光热化合物(nobylnathene)与普通市售聚合物制得这种塑料。预计这种塑料可提供包括乙烯树脂温室或加热器玻璃窗在内的各种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