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7篇 |
免费 | 266篇 |
国内免费 | 14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07篇 |
综合类 | 231篇 |
化学工业 | 506篇 |
金属工艺 | 245篇 |
机械仪表 | 236篇 |
建筑科学 | 424篇 |
矿业工程 | 200篇 |
能源动力 | 94篇 |
轻工业 | 327篇 |
水利工程 | 147篇 |
石油天然气 | 171篇 |
武器工业 | 57篇 |
无线电 | 3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69篇 |
冶金工业 | 206篇 |
原子能技术 | 32篇 |
自动化技术 | 4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124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28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68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157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50篇 |
2004年 | 120篇 |
2003年 | 104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52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4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为解决航天电缆组件设计工艺数据协同效率低、工艺知识积累应用不足、工艺准备重复性工作量大且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模型与知识驱动的航天电缆组件加工工艺快速设计技术。分析基于MBD的电缆结构化设计信息提取、电缆结构化工艺设计知识库构建、基于知识的电缆加工工艺智能生成等关键技术;构建B/S架构的软件系统并实现型号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电缆工艺快速设计,大幅提高电缆组件加工工艺设计效率,提升文件规范性和工艺设计过程知识化、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43.
44.
新型编解码电路HT640/644L邢观锋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编解码电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及家用电子产品。本文介绍的HT640/6441.电路是较新型的编解码电路,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14位地址编码,采用三志编码方式,即“1、“0”、“开路”’三种...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为了探究液晶材料的介电性能,本文研究了4PPTGS和4PUTGS两种含氟三环NCS类液晶材料的介电各向异性和介电损耗。首先用精密LCR表(Agilent E4980A)测量液晶盒的电容并用双盒模型和液晶盒电容模型得到4PPTGS和4PUTGS两种液晶材料的平行和垂直介电常数,再由电压-电容特性曲线得到它们的阈值电压,并进一步探讨了介电各向异性和阈值电压对温度的依耐性;然后,在20 Hz~10kHz范围内研究了外加电压频率对液晶材料介电损耗的影响,两种液晶材料在1kHz左右都存在介电损耗峰值,为了减小器件的功耗和提升器件的质量,液晶材料应选择在介电损耗小的频率下工作;最后,通过对平行和垂直排列向列相盒中液晶材料在不同电压下介电损耗的测试与分析,介电损耗的变化是由于在外加电场下液晶分子固有偶极矩的取向极化引起的,介电损耗值的大小与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密切相关。此项研究对提升液晶材料在应用中的介电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50.
为了后期研制星载高重频激光雷达提供数据校正及仿真,设计研制了一套小视场高重频激光雷达验证系统。对该激光雷达进行详细的光机系统结构设计,利用Zemax软件模拟发射、接收与后继单元光路图。精确计算出出射光束发散角为0.106 mrad,设计新型的光束转向结构确保正入射到扩束器中。在0.4 mm小孔光阑下,接收单元视场角0.25 mrad,在系统焦平面上的小孔光阑偏心不得超过29 μm,选择高精度三维调整结构对小孔光阑精确定位。整机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方形框架为基准,不同单元模块安装在其不同位置,高度集成在尺寸为390 mm×390 mm×550 mm以内。对发射单元进行装校,并检测出发散角为0.11 mrad,与仿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4.1%;对接收与后继单元进行装校,采用平行光管出射的平行光正入射到接收望远镜,获得系统焦点精确位置,完成高精度的装校。通过对系统增益比进行标定实验,得到系统增益比为1.15,并对系统进行探测实验,探测结果:系统在夜晚气溶胶探测距离可达22 km,退偏振比可达10 km。在白天探测距离可达10 km,退偏振比可达6 km,并与太阳光度计比较,光学厚度相对误差为7.1%。整机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为后期做飞行实验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