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23篇 |
免费 | 537篇 |
国内免费 | 31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1篇 |
综合类 | 668篇 |
化学工业 | 1142篇 |
金属工艺 | 378篇 |
机械仪表 | 744篇 |
建筑科学 | 828篇 |
矿业工程 | 349篇 |
能源动力 | 134篇 |
轻工业 | 1326篇 |
水利工程 | 355篇 |
石油天然气 | 413篇 |
武器工业 | 84篇 |
无线电 | 9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27篇 |
冶金工业 | 323篇 |
原子能技术 | 94篇 |
自动化技术 | 9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332篇 |
2022年 | 344篇 |
2021年 | 419篇 |
2020年 | 287篇 |
2019年 | 399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241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616篇 |
2013年 | 473篇 |
2012年 | 504篇 |
2011年 | 631篇 |
2010年 | 530篇 |
2009年 | 592篇 |
2008年 | 410篇 |
2007年 | 412篇 |
2006年 | 404篇 |
2005年 | 318篇 |
2004年 | 280篇 |
2003年 | 233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80篇 |
2000年 | 181篇 |
1999年 | 153篇 |
1998年 | 94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21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73年 | 4篇 |
1966年 | 5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探讨了4G系统中的两大关键技术:MIMO和智能天线技术的结合,文中首先介绍MIMO和智能天线的原理,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给出了MIMO和智能天线技术结合的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2.
新近,许多买主已开始寻找各种便携式DVD播放机,以满足他们对使用空间的需求。环绕声系统或者便携式扬声器系统是视频播放中的要素。中国台湾、香港和内地供应商DVD播放机的首次生产高潮大约在3年前。现今,在此3个地区,DVD播放机的产量在不断上升,虽然规模仍较小,但产品性能不断增多,产品质量提高,而价格在逐渐下降。重要的组件,诸如LCD(液晶显示器),加载装置(Loader),拾音头和MPEG芯片组等通常是进口的。对于此类型产品的生产,通常要求有SMT生产线,这对于缺乏能力的厂家是一个关卡。台湾已经有3~5个卖主提供… 相似文献
83.
84.
85.
86.
87.
88.
随着先进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在服役时无铅微焊点内的元素迁移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先进封装互连尺寸的逐步缩小,微焊点扩散的各向异性问题日益凸显,即Sn晶粒取向显著影响元素的迁移行为,进而影响微焊点的界面反应。综述了在热时效、热循环、电流加载与温度梯度等条件下,Sn晶粒取向对焊点中元素迁移及界面反应的影响。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时效及热循环条件下,Sn晶粒取向对微焊点元素迁移及界面反应的影响较小,而Sn晶粒取向对微焊点的电迁移和热迁移有着相似的影响规律,并由此产生了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非对称及非均匀生长现象。此外,还综述了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的微焊点元素扩散各向异性的相关研究,并对不同条件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9.
研制了稀土六硼化物单晶LaB_6、CeB_6、PrB_6和NdB_6电子探针分析标样。根据X-射线峰位表和实测的特征X-射线谱,考察分析了La、Ce、Pr和Nd元素谱线之间的干扰情况,发现分析谱线PrLα_1受到L_αLβ_1线严重的干扰。以混合稀土金属为试样,采用扣除谱线重叠强度的背底非对称测量等方法对L_n、Ce、Pr和Nd进行了电子探针定量分析,其结果与荧光X-射线光谱分析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0.
针对2D激光雷达扫描数据异常值检测问题,提出了最邻近距离-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首先给出2D激光雷达扫描数据孤立点的定义,并依此检测扫描数据的孤立点;其次基于局部异常因子检测扫描数据的局部异常点;最后采用5组实际环境中的2D雷达扫描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最邻近距离-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能够检测出2D激光雷达扫描数据的异常值,且算法的平均误报率为1228、平均计算时间为0842s,可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