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超大晶粒取向硅钢的高斯晶粒取向偏离角的X射线衍射测量方法,提出了将试探法和探测器扫描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获得准确的实际衍射角度和取向偏离角度,试样制备方式简单,对设备的要求低且测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在包钢初轧厂1150mm初轧机上,进行了不同轧制规程轧制B8.4t沸腾钢锭生产250mm×250mm方坯的试验,以确定最小的切尾长度.用铣床对试件尾部纵向断面做了解剖,测定了试件尾部的内部缺陷尺寸和合适的切尾量.结果表明:改进轧制方式对降低钢锭切尾损失是高度显著性因素,其显著性水平α=0.005.改进轧制方式可提高方坯收得率1.24%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包钢CSP工艺生产的5.0 mm热轧板在实验室分别压下到1.75,1.25和0.75 mm冷硬板为原料,在实验室模拟了包钢罩式退火工艺,观察了不同压下率试样的显微组织.实验表明,通过观察罩式退火过程中试样的组织的变化,确定了再结晶开始温度在540℃左右,再结晶终了温度为700℃左右.并用X射线检测了试样在热轧和成品两个阶段的织构.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大,再结晶进行的速度增:大,成品试样的织构密度增大,织构类型以{111}<110>和{111}<112>织构为主,但两者织构密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退火温度对Nb-Ti微合金化高强无取向电工钢析出物、力学性能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含Nb,Ti高强无取向电工钢中的(Nb,Ti)C析出物发生回溶和粗化,(Nb, Ti)C颗粒尺寸增大和分布密度降低,其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磁感B_(50)先增大后减小,铁损P_(1.5/50)和P_(1.0/400)逐渐降小;此外,还添加了微量稀土(Ce),用于控制的析出物形态,改善磁性能;经860℃×5 min退火后试验钢的强度和磁性能匹配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模拟CSP工艺条件下制备了取向硅钢,研究了二次冷轧中间退火工艺对组织和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退火温度对取向硅钢脱碳,高温退火组织及织构均产生明显影响。经940 ℃中间退火后,取向硅钢脱碳再结晶晶粒较850 ℃中间退火的多,且再经高温退火处理后,晶粒粗化,最大晶粒尺寸达4.8 mm;高斯织构组分密度达27.00,较850 ℃中间退火试样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某厂A36船板钢的轧制工艺进行热模拟,通过单道次和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A36钢热轧过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量及静态软化行为,分析了终轧温度对A36钢再结晶区轧制、部分再结晶区及未再结晶区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部分再结晶区及未再结晶区轧制均可通过合理控制变形温度、间隙时间获得细小室温组织.  相似文献   
17.
陈林  张智刚  金自力 《钢铁》2016,51(10):72-77
 钢卷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组织的形成、二次相的析出以及晶粒尺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获得钢卷冷却过程的温度场变化规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符合实际冷却工艺的比热容及建立钢卷内表面换热系数和钢卷层与层之间热阻的模型,采用Deform-2D软件对微合金高强钢卷自然空冷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比较模拟温降曲线与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研究分析了钢板厚度和卷取温度对钢卷冷却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板厚度越大,钢卷温度分布越不均匀,卷取温度越高,钢卷发生相变的时间越长,但钢卷各部位冷速不会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CSP(Compact Strip Production)稀土板热轧、冷轧及退火3个阶段的组织和织构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结合文献讨论了稀土板组织织构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稀土冷轧板以{223}<110>、{001}<110>、{112}<110>为主要织构,退火后形成了以{223}<110>和{111}<110>为主的再结晶织构,织构密度均达8. 5以上,{223}<110>和{111}<110>取向差为10°。稀土板开始再结晶需要的温度较高,并且再结晶完成需要的时间较长。再结晶初期织构变化比后期小。试验稀土板退火后{111}/{001}值极大,{111}<011>织构与{111}<211>织构密度差约为6。  相似文献   
19.
以实验室模拟CSP工艺生产的Fe-3% Si钢为研究对象,采用XRD、EBSD技术研究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的取向和晶界结构.结果表明,初次再结晶晶粒中,高斯晶粒在数量上并不占优,优势取向为γ取向.高斯晶粒主要出现在{111} <112>取向晶粒周围,且高斯晶粒周围的晶界类型以25°~55°的大角度晶界和∑3晶界为主.  相似文献   
20.
以包钢CSP工艺生产的5.0 mm热轧板在实验室分别压下到1.75,1.25和0.75 mm冷硬板为原料,在实验室模拟了包钢罩式退火工艺,观察了不同压下率试样的显微组织.实验表明,通过观察罩式退火过程中试样的组织的变化,确定了再结晶开始温度在540℃左右,再结晶终了温度为700℃左右.并用X射线检测了试样在热轧和成品两个阶段的织构.结果表明,随着冷轧压下率的增大,再结晶进行的速度增:大,成品试样的织构密度增大,织构类型以{111}<110>和{111}<112>织构为主,但两者织构密度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