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0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以CSP流程生产的稀土低碳钢板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加热速度下退火模拟试验,并结合光学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加热速度对退火试样织构和再结晶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速度从29℃/h提高到42℃/h再结晶开始温度提高了40℃,当加热速度提高到80℃/h,再结晶开始温度670℃;退火后形成了以{223}110和{111}110为主的再结晶织构,提高加热速度,α取向线上的{001}110和{111}110织构密度增强,{112}110、{223}110和{111}110均降低;γ取向线{111}112和{111}110织构密度以及密度差均降低。  相似文献   
7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离子体质谱仪、透射电镜对新能源汽车无取向硅钢不同加热温度下的第二相固溶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热至1076.2 ℃时,试验钢发生明显相变。在保温40 min的条件下,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Nb、Ti元素固溶量逐渐增加,析出量相应减少,并发现析出物多为(Nb,Ti)C复合型析出。不同加热温度下,析出物平均尺寸有所不同,且随试验温度升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3.
以试验室模拟CSP工艺生产的Fe-3Si热轧钢带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退火工艺对高温退火后获得锋锐的高斯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取向硅钢两段式初次再结晶脱碳退火工艺参数加热段保温时间及加热温度是高温退火后获得锋锐高斯织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可信度分别在90%和85%以上;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退火工艺为:冷硬板经600℃保温3 min和850℃保温6 min.  相似文献   
74.
在实验室进行了冷轧板再结晶退火实验,结合再结晶实验结果及再结晶形核和长大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稀土元素对低碳钢冷轧薄板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碳钢冷轧薄板中加入稀土元素提高了再结晶温度,阻碍了再结晶形核及再结晶晶粒长大。低碳钢冷轧薄板中加入稀土元素增加了晶粒长大激活能。稀土元素提高了低碳钢冷轧薄板的再结晶形核激活能约3.87 kJ/mol,提高再结晶晶粒长大激活能约11.7%。  相似文献   
75.
贝氏体钢轨热轧过程中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KB1250贝氏体钢轨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时的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该钢轨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KB1250贝氏体钢轨在1100℃热轧时发生动态再结晶,而在900~1050℃热轧仅发生少量的动态回复;在1000℃、1050℃变形时,静态再结晶分数即软化率几乎达到1.0。KB1250贝氏体钢轨被多道次压缩时,变形温度低有利于晶粒细化,而变形温度高则容易发生混晶。  相似文献   
76.
对不同加热温度处理的热轧低硅钢带进行了冷轧及退火实验,分析了热轧钢带的组织对冷轧无取向硅钢再结晶退火过程中的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组织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冷轧板再结晶组织及织构演变有重要影响;等轴晶粒组织的热轧钢带比混晶组织的热轧钢带冷轧后再结晶退火快,且退火后晶粒尺寸均匀;随着等轴晶粒尺寸增加,冷轧退火后形成的冷轧硅钢{110}类型的织构增强,{100}类型的织构减弱;表明热轧组织为等轴晶粒时,不利于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7.
以包钢Φ1150初轧机轧B8.4t沸腾钢锭生产300mm×300mm方坯为模拟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了不同尾部形状的B8.4t钢锭及轧制规程对切尾的影响,观察了钢锭尾部金属的流动规律,在剪切规程不改变的条件下,实验结果应用于开坯生产,可提高成坯率0.55%。  相似文献   
78.
取相同的CsP热轧板1#和2#试样,1#试样经热处理将晶粒尺寸调大,2#试样不作组织调整,并进行5道次连轧和罩式退火处理。然后采用基于扫描电镜上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方法研究了冷轧原料组织对再结晶过程中组织和织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经组织调整后大晶粒的1#试样,作为冷轧原料轧制成的冷轧板后在530℃时就开始发生再结晶,且再结晶晶粒长大比较均匀,而不作组织调整的2#试样经冷轧后在545℃时才有很少量的再结晶晶粒在晶界生成;1#试样在再结晶初期545℃时有利于深冲性能的(111)面织构含量最高且为59.6%,2#试样在575℃时(111)面织构含量最高且为64.1%;根据织构演变规律,1#和2#试样应采用不同分段分级退火工艺,才可使最终冷轧板具有更多的有利于深冲性能的(111)面织和少量的(001)面织构。  相似文献   
79.
基于CSPT艺,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实验机分别对含稀土和不含稀士X65管线钢试样进行CSP工艺的后四道次轧制实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管线钢中加入稀土元素Ce能明显提高钢加工硬化程度.在低温轧制时,稀土元素Ce加入X65管线钢能提高应变能的积累,进而为再结晶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0.
在实验室制备了含镧实验钢,研究了不同镧含量的无取向硅钢常化后成品组织及织构的变化,观察了再结晶组织并统计了再结晶晶粒尺寸,利用XRD分析了试样的再结晶织构。结果表明,加入稀土后无取向硅的成品晶粒尺寸增加,加入0.0015wt% 镧所获得的成品晶粒尺寸最大,为37.19 μm。加入镧的再结晶织构类型变化不大,{111}织构密度水平下降。同时,与不加镧的试样相比,含镧0.0015wt%的试样立方织构密度水平提高了3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