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10%甲醇水提取酱油、食醋、甜面酱、豆瓣酱等发酵调味品中5-羟甲基糠醛(5-HMF),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其含量。结果发现,5-HMF的加标回收率在99.2~104.8%之间,说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等特点。对市面上常见的发酵调味品酱油、食醋、甜面酱、豆瓣酱等进行5-HMF污染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甜面酱中5-HMF平均值高达207.38mg/kg,醋中5-HMF含量范围为2.993~132.676mg/kg,豆瓣酱、酱油中5-HMF含量检出值均低于5mg/kg。 相似文献
12.
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识别正常食用植物油和精炼潲水油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高效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检测的新要求。用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FT-MIR)对精炼潲水油(refining hogwash oils,RHOs)和4 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进行快速检测,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建立了RHOs和4 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4 000~450 cm–1)内,经二阶求导(Savitzky-Golay,5 点)后,RHOs和4 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FT-MIR有显著差异。PLS-DA模型对22 个未知样品预测发现,判别模型的整体正确判别率均为100%。此结果表明FT-MIR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作为RHOs和4 种不同正常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和玉米油)区分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β-内酰胺酶可降解乳及乳制品中的残留抗生素,是国家严格监管的非法添加物质。通过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干扰β-内酰胺酶阳性奶的检出,非法添加行为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降低了群众对乳品安全的信任度。本文综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的分类、性质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生物传感器等方法,并探讨这些方法在乳及乳制品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为建立乳品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标准检验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自制的微型GPC柱对辣椒制品中的非食用色素进行筛查,筛选到一种未知的脂溶性非食用色素,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及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对该未知色素与市售化工染料大红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未知色素为大红粉(Pigment Scarlet Powder).为了有效开展食品中大红粉的检测,建立了一种直接溶剂提取法对辣椒制品中大红粉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可实现对辣椒制品中大红粉的快速检测,并在部分辣椒制品中检出大红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