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59篇
  免费   3740篇
  国内免费   3209篇
电工技术   553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328篇
化学工业   8662篇
金属工艺   4013篇
机械仪表   5763篇
建筑科学   7950篇
矿业工程   3567篇
能源动力   1526篇
轻工业   8865篇
水利工程   3431篇
石油天然气   3407篇
武器工业   746篇
无线电   73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65篇
冶金工业   3235篇
原子能技术   1055篇
自动化技术   8786篇
  2024年   469篇
  2023年   1728篇
  2022年   1750篇
  2021年   1744篇
  2020年   1719篇
  2019年   2066篇
  2018年   2082篇
  2017年   974篇
  2016年   1228篇
  2015年   1468篇
  2014年   4269篇
  2013年   2683篇
  2012年   3109篇
  2011年   3285篇
  2010年   2912篇
  2009年   3423篇
  2008年   3263篇
  2007年   3275篇
  2006年   3115篇
  2005年   3038篇
  2004年   2896篇
  2003年   2748篇
  2002年   2261篇
  2001年   2131篇
  2000年   2456篇
  1999年   2501篇
  1998年   2204篇
  1997年   2211篇
  1996年   2177篇
  1995年   1924篇
  1994年   1800篇
  1993年   1515篇
  1992年   1528篇
  1991年   1555篇
  1990年   1455篇
  1989年   1195篇
  1988年   496篇
  1987年   467篇
  1986年   418篇
  1985年   402篇
  1984年   360篇
  1983年   362篇
  1982年   304篇
  1981年   259篇
  1980年   239篇
  1979年   153篇
  1978年   73篇
  1976年   36篇
  1974年   41篇
  1965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了解决复杂工业过程的概念漂移问题,提高集成学习模型的泛化性能,基于分组遗传算法,提出一种用于提升基学习器间多样性的建模方法.该方法以在线极限学习机作为基学习器,根据基学习器在滑动窗口上的性能对其进行分组,并执行进化操作,同时引入基因流概念,增加了基学习器间的多样性,提高了集成算法在处理概念漂移数据流时的预测性能.最后使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2.
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六方相氧化钨(h?WO3),通过调控六方相向单斜相的相变,可控制备了六方/单斜WO3(h/m?WO3)“异相结”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BET)等对WO3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及组成、粒子大小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光催化分解水产氧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纯六方相WO3,具有合适晶相组成的h/m?WO3展现了显著的光催化性能。结合六方相和单斜相的能带位置,表面光电压表征结果发现,h/m?WO3“异相结”的形成显著促进了催化剂表面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效分离,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43.
为了解决单一负荷或逐步提高负荷下培养颗粒污泥所需时间较长、污染物去除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交替改变进水碳氮负荷方式,研究好氧颗粒污泥(AGS)形成过程及污染物去除效果。通过设计进水/曝气/沉淀/排水(S1反应器)和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S2反应器)两种运行方式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比分析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污泥形态变化、污泥沉降性能及对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S1反应器在第84天、S2反应器在第78天均可形成平均粒径为0.5mm的颗粒污泥,第115d时两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平均粒径分别为0.85mm、0.97mm。S1、S2反应器内的MLSS、SVI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94g/L-1、5.895g·L-1和80mL/g、46mL/g,S2运行方式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使反应器内维持较高的生物量且沉降性能更优。两种运行模式下COD、NH4+-N的去除效果变化甚微,TN、PO43--P去除效果差异较明显。S1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0.0%、99.7%、74.5%和85.0%,S2运行方式下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为94.0%、99.9%、94.4%和95.0%,与前者相比COD、NH4+-N、TN、PO43--P去除率分别增加了4.0%、0.2%、19.9%和10.0%。因此,进水碳氮负荷同步交替变化-进水/曝气/停曝/曝气/停曝/曝气/沉淀/排水方式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粒径更大、污染物去除性能更优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944.
提出了一种基于短开路耦合器加载的宽带带通滤波电路. 该滤波电路通过在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并连加载短路耦合微带谐振器和开路耦合微带谐振器实现5个传输极点和3个传输零点的带通选择特性. 对所提出的短开路耦合谐振器进行了奇偶模理论分析,揭示了其传输零极点形成的物理机理. 最后,对所提出的滤波电路进行了加工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宽带滤波电路能够在2.0~4.2 GHz频率范围内实现 3 dB 带通传输,工作相对带宽为73%,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45.
故障录波装置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能迅速、直接地记录与系统故障有关的开关量和模拟量的一种装置.特别是故障时的开关量变化录波图,能够直观反应继电保护装置和断路器在故障过程中的动作情况,并有助于故障分析.故障录波装置运行中的误启动直接影响故障录波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某电厂500 k V故障录波装置开关量误启动现象,根据故障录波开关量正常启动原理,分析了开关量可能误启动原因,说明了光耦开入回路的设计缺陷,并提出了应对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946.
郇金昊  李绍伟  陈盛开 《吉林电力》2021,49(6):10-14,21
针对配电网分支较多、故障数据特征不明显引起的故障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行波测距和核自组织特征映射网(kernel 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KSOM)-Elman神经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利用行波法和小波变换进行故障测距,搜寻故障可疑分支;其次在传统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神经网络中引进高斯核函数,构建KSOM网络聚类器,将无标签故障样本数据分组,并结合Elman神经网络对聚类数据进行监督训练和学习,从而判断故障分支,精确定位故障点位置;最后将KSOM-Elman神经网络与其他神经网络的定位结果对比.经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靠有效,定位效果优于其他网络.  相似文献   
947.
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纳米Al2O3对植物绝缘油微观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对纳米Al2O3与植物油分子的表面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未改性和改性后的植物油模型,研究分析其中的氢键、油分子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和水分子的扩散系数等参数,同时对不同改性浓度纳米Al2O3的植物油进行了热老化实验.结果 表明:改性植物油模型中的氢键数量更多,RDF的峰值更大,水分子的扩散系数更小.热老化过程中改性油的介质损耗小于未改性油,表明纳米Al2O3改性植物绝缘油具有优良的稳定性,改性植物绝缘油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948.
用自制的恒位移加载台在TEM中原位观察了310不锈钢在水中阳极溶解前后加载裂尖前方位错形貌的变化.在排除室温蠕变影响后发现,阳极溶解能明显促进位错发射、增殖和运动.310不锈钢薄膜试样在室温水中能产生应力腐蚀.  相似文献   
949.
研究了具有一定韧度的高强度结构钢裂纹早期扩展阻力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应力状态、变形历史和应变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裂纹扩展阻力(指J_R阻力曲线中的J_i和dJ/da)主要决定于裂纹尖端的塑性约束程度和应力应变场中消耗的弹性能和塑性功。这与三轴应力状态函数σ_mσ~(1/2)有关。材料的流变曲线描述了形变过程中的变形历史和应变特性,有明显的阶段性,其中第Ⅱ阶段的变形历史和应变特性制约着裂纹的启裂过程,第Ⅲ阶段的变形历史和应变特性制约着裂纹的扩展过程。应变硬化率dσ/dε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和微观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950.
作者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分析了造成38CrMoAl钢报废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废品率的冶炼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