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7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以氯酸钠为氧化剂,采用常压氧化酸浸工艺从废旧镍基合金中浸出镍、钴,钨、钼、钽等稀贵元素富集在浸出渣中。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镍、钴的浸出率均可达到99%以上:粒度0.075~0.100mm、硫酸浓度4.5mol/L、液固比8∶1、氯酸钠用量2.0g(占合金废料的2%)、反应时间2.5h、反应温度(85±3)℃。  相似文献   
22.
铼作为一种稀有难熔金属,因具有独特的性能使其应用受到重视。在铼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从含铼废料中回收铼被认为是获取铼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工作选取粉末状、块状以及丝状3种不同形式的钨铼合金废料,进行火法回收铼的研究,对不同工艺参数下氧化焙烧、氨水浸出和蒸发结晶所得回收中间产物NH4ReO4和最终氢还原所得铼粉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钨铼合金废料的形式对铼的回收工艺条件和回收率有明显的影响,未合金化的钨铼合金粉末状废料及合金化后的块状和丝状废料回收时需采用不同的氧化温度,且在不同的温度下Re2O7有不同的挥发率,粉末状、块状以及丝状3种不同形式的钨铼合金废料回收所得铼粉的纯度分别为99.952%、99.939%和99.915%,铼的回收率分别为95.62%,94.57%和91.59%。  相似文献   
23.
为实现钨铼合金废料的快速、高效溶解,采用NaOH碱性体系下电化学溶解W-2 5 Re合金边角料。结果表明:当槽电压2.5 V、NaOH浓度100 g/L、电解温度30~40℃、电溶10 h时,电解溶液含W和Re浓度分别达到46.4和15.4 g/L,此时W和Re的溶出率分别为99.78%和99.35%,阳极电流效率达到98.80%,电溶能耗为2.29 kWh/kg。电溶后阳极经SEM表征,其表面呈现丘陵形貌,EDS分析表明,电溶前后阳极的W/Re质量百分比基本不变,W溶出速率约为Re的3倍。  相似文献   
24.
选择结构和性质各异的添加剂制备金属银粉,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比分析了不同添加剂对银粉形貌和粒径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选择无支链或少支链的长链状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更有利于制备出表面光滑、近球形的金属银粉。以PVP K.30为添加剂,通过调整和优化实验参数,成功制备出分散性优异、近球形、结晶性好的金属银粉,粒径为2.5~3μm,振实密度4.2 g/cm~3,符合太阳能电池电子浆料用金属银粉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5.
纳米银线(Ag NWs)由于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柔韧性及纳米材料独特的尺寸效应有望替代ITO成为新一代的透明导电膜材料而引起广泛的关注。综述介绍了多元醇法、晶种法、水热法、模板法、湿化学法及其他一些化学制备Ag NWs的方法,提出由实验室制备向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采用高浓度硝酸银溶液为银源,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分散剂,制备超细银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实密度测试仪对银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提高硝酸银溶液浓度的同时,调整抗坏血酸和分散剂PVP的加入量,能够获得类球形、粒径分布窄的银粉颗粒,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7.
采用离子交换法从含铼酸性溶液中提取铼,通过静态试验确定选用D296树脂,通过动态试验考察了料液pH、流速和料液与树脂体积比对铼吸附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铼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料液pH=1.5、吸附流速每小时7.2倍树脂床体积的条件下,铼吸附率达到97.91%,每克D296树脂对铼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14mg。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低浓度KOH氧化碱浸法对含钨废渣中钨、钽分离实验研究。实验重点考察了浸出过程中浸出温度、KOH浓度以及氧化剂H2O2使用量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浸出温度为85℃,KOH浓度为6.5%,氧化剂H2O2用量为17 mL时,钨、钽的浸出率分别为99.23%和2.6%,浸出液放置三天仍然澄清。  相似文献   
29.
Na_2SO_3从硒碲富集物中浸出硒动力学(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用Na2SO3溶液从硒碲富集物中浸出硒的动力学。该硒碲富集物的微观形貌主要为球状体和柱状体,其粒径范围为17.77~56.58μm,且其主要成分为41.73%Se和40.96%Te。研究Na2SO3浓度(126~315 g/L)、搅拌速度(100~400 r/min)、反应温度(23~95°C)、液固比(7:1~14:1)及硒碲富集物平均粒径(17.77~56.58μm)对S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Na2SO3浓度、提高搅拌速度、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液固比均可以提高Se浸出率,而增大硒碲富集物的粒径会导致Se的浸出率降低;反应温度对Se浸出率影响较大,当反应温度从23°C升高至95°C时,Se浸出率从21%增至67%;该浸出过程符合Avrami模型,其模型特征参数和表观活化能分别为0.235和20.847kJ/mol。  相似文献   
30.
本文系统研究了高温合金废料中稀贵金属Re分离的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分离方法选择碱焙烧法,研究了焙烧坩埚、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水浸温度以及NaOH和钠盐加入量等因素对Re在焙烧水浸后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致密的Al2O3坩埚,合金粉料与所加入NaOH和钠盐总和的质量比为1:2时,在900°C常压无气氛条件下焙烧60min,水浸温度70~90°C,浸出液中Re的回收率能够达到93.78%。其中所加入的钠盐为Na2CO3和Na2SO4,三者质量比为NaOH:Na2CO3:Na2SO4=6: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