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篇 |
机械仪表 | 1篇 |
建筑科学 | 1篇 |
矿业工程 | 3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17篇 |
无线电 | 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1篇 |
自动化技术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山东万福煤矿位于鲁西南成武县和巨野县交界处,煤田上覆土层厚度高达700 m.在该矿区采用水压致裂法对深部地应力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矿区较为准确的地应力状态和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万福矿区地下900 m以下砂岩所处的地压环境,采用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研究深部地应力条件对不同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建立砂岩力学性质与深部地应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砂岩的刚度和强度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高围压情况下,砂岩由低围压条件下的剪切破裂转变为塑性流动破坏. 相似文献
32.
透明质酸钠及其在眼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质酸钠(sodiumhyalurate,SH)是大分子黏多糖,存在于各种动物的组织中,但以鸡冠和人的脐带和胎盘组织中居多,目前临床应用的SH主要是从鸡冠中提取和通过发酵法制得。20世纪60年代Balazs教授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直到1979年第1次用从鸡冠中提取的透明质酸钠溶液代替人的玻璃体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80年透明质酸钠由Pharmacia公司在瑞典推出,商品名为Healon,美国眼科医生DavisMuller和南非眼科医生RobertStegman首先将Healon用于白内障手术,透明质酸钠成为第一个使用于临床的黏弹性物质。1透明质酸钠的结构20世纪50年代Rapport等[1]… 相似文献
33.
34.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埋藏深、缝洞发育、非均质性强,储层与上下围岩的波阻抗差异小,难以形成强的反射界面,其内幕表现为断续、弱能量的地震反射特征,致使储层的地震响应更加微弱。针对原始地震资料反射信号弱、频率衰减严重的特点,以信号保真去噪、弱反射信号的振幅、频率恢复和叠后处理技术为研究重点,开展了深层碳酸盐岩弱反射信号处理技术攻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保真组合去噪技术较好地保护了二叠系储层弱反射信号;(2)采用地震处理获得的层速度,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地层Q体数据并进行波动方程Q吸收补偿,对储层弱反射损失信号进行了较好的恢复;(3)偏移后采用优势道集叠加,并对新叠加数据体进行子波整形保真拓频,凸显了二叠系储层的地震响应。通过在射洪、西充等地区二叠系茅口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获得了89%的储层预测成功率。 相似文献
35.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地震相特征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存在着钻井少、岩性岩相识别困难、储层分布不清、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尚不配套等问题。为了实现对该盆地火山岩有利岩相的刻画及储层的定性定量预测,基于低频保护开展火山岩目的层地震成像处理,通过建立火山岩顶、底界地震反射模式解释刻画火山岩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建立火山岩地震相模式,进行火山机构识别与有利火山岩相刻画,进而基于相控开展永探1井区火山岩储层波阻抗反演和储层定性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①低频保护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火山岩内幕与下伏地层成像质量;②二叠系火山岩识别模式为连续强波峰反射或断续中强波峰反射顶界、弱反射底界,可识别出5类地震反射特征和3类地震相模式(喷溢相、溢流相、火山沉积相);③简阳—三台地区大面积分布喷溢相,其中最有利储层发育的近火山口喷溢相沿北东方向呈点状分布,面积为1 500 km~2,次有利储层发育的远火山口喷溢相勘探面积为6 000 km~2;④永探1井区有利储层面积为600 km~2,储层厚度介于10~200 m,主要分布于成都—简阳地区,天然气勘探潜力大。结论认为,所形成的低频保护地震资料处理、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与解释、相控波阻抗反演等一系列配套技术适用于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储层预测,为该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6.
为分析球床型氟盐冷却高温堆(PB-FHR)堆芯的关键中子学参数,建立了显式随机模型,基于随机填充方法计算了燃料球石墨基质内所有三层各向同性包覆颗粒(TRISO)颗粒的空间坐标,并采用离散元方法计算出堆芯活性区内全部燃料球的空间坐标。最后采用蒙特卡罗程序开展中子输运计算,分析燃料颗粒随机分布对堆芯中子学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RISO颗粒的随机分布对栅元增殖系数、栅元群截面、活性区燃料球功率的影响较小,本文研究可为简化PB-FHR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MD)是一种极具潜力可应用于模拟较大规模分子体系(10,000个原子)化学反应的新方法。大规模ReaxFF MD模拟得到的原子轨迹和键级信息中蕴含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信息,人工分析机理并不现实。利用作者课题组开发的反应分子动力学分析与可视化工具VARxMD可从模拟结果中自动获取物种信息和详细的化学反应列表,并提供了基于子结构等特征对反应物种及其参与的反应进行分类。本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对指定起始反应物物种与目标产物物种之间的所有反应路径的搜索、并构建化学反应网络的功能。本文概要介绍反应路径的搜索策略,并以含能材料CL-20热分解生成N2产物为例,介绍了反应路径搜索得到的反应路径及其交互式可视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从断裂力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弹性波在裂隙岩体介质中的传播特征;以裂隙岩体的裂隙密度参数在单轴加卸载过程中的不同表达式为基础,建立了裂隙岩体在单轴循环加载过程中各个阶段裂纹重分布后超声波波速的理论公式;同时采用声波实验和单轴循环加载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山东某矿勘探区岩体为试验对象,对取自该矿区的岩样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对于具有一定分布规律的裂隙岩体介质,弹性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可以通过裂隙岩体的裂隙密度参数求解得到。 相似文献
39.
40.
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是一种可模拟大规模反应分子体系(1000原子)的方法,已获得大量应用。本文针对国际上现有的ReaxFF MD模拟平台缺乏从模拟结果中分析反应机理能力的现状,为国际上首个ReaxFF MD模拟结果化学反应分析及可视化工具VARxMD进一步扩展建立了模拟体系的物种自动分类和反应分类能力。本文阐述基于化学结构特征等多种分类规则对ReaxFF MD模拟体系中化学结构复杂、数量众多的物种和化学反应进行自动分类和可视化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建立一套灵活的分类规则构建机制,可帮助研究者自主定义和组合考察对象的特征,以建立满足多重目标的分类规则。实现了基于反应体系的物种组成、化学结构、性质等特征的物种自动分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了基于化学反应的组成物种、反应官能团等特征信息的化学反应自动分类方法。为考察ReaxFF MD反应体系的演变规律和具体的反应行为,将物种分类及反应分类所获的对象集合视作一个整体进行化学计量统计,实现了考察对象集合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形化显示,以及指定原子、键、官能团、分子片段、物种的反应路径细节的2D和3D可视化观察。VARxMD独特的物种分类能力在利用ReaxFF MD模拟煤热解反应机理、揭示煤热解不同类别产物的演变趋势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