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20篇 |
免费 | 831篇 |
国内免费 | 33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066篇 |
综合类 | 733篇 |
化学工业 | 1636篇 |
金属工艺 | 556篇 |
机械仪表 | 828篇 |
建筑科学 | 1182篇 |
矿业工程 | 660篇 |
能源动力 | 311篇 |
轻工业 | 1014篇 |
水利工程 | 504篇 |
石油天然气 | 538篇 |
武器工业 | 128篇 |
无线电 | 106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72篇 |
冶金工业 | 454篇 |
原子能技术 | 110篇 |
自动化技术 | 1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1篇 |
2023年 | 374篇 |
2022年 | 377篇 |
2021年 | 430篇 |
2020年 | 424篇 |
2019年 | 380篇 |
2018年 | 359篇 |
2017年 | 201篇 |
2016年 | 227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638篇 |
2013年 | 491篇 |
2012年 | 504篇 |
2011年 | 507篇 |
2010年 | 518篇 |
2009年 | 488篇 |
2008年 | 439篇 |
2007年 | 480篇 |
2006年 | 410篇 |
2005年 | 447篇 |
2004年 | 392篇 |
2003年 | 395篇 |
2002年 | 417篇 |
2001年 | 385篇 |
2000年 | 334篇 |
1999年 | 268篇 |
1998年 | 201篇 |
1997年 | 235篇 |
1996年 | 227篇 |
1995年 | 163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60篇 |
1992年 | 165篇 |
1991年 | 110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70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58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46篇 |
1979年 | 15篇 |
1978年 | 6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6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硇洲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是中国南海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景观保留较好的岛屿。岛内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对可持续性岛屿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风景园林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GIS对硇洲岛101个聚落进行落点,结合传统时期聚落的产业属性,分析海岛产业的开发时序。选取“滨海距离”“火山地质地貌”“岛屿土壤类型”“地下水资源”“岛礁空间分布”为敏感因子。探讨主要因子对聚落空间分布的机制,总结归纳出海岛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试图通过对硇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的分析,解析海岛先民是如何适应海岛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适宜的海岛产业景观,并建立较为宜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93.
以4号交岔点为例,介绍了锚网喷支护作用机理、支护形式及具体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工程实践证明:在交岔点等大跨度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再加打锚索作为辅助支护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4.
95.
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东航站区及第三跑道建设工程为依托,对大块石分层强夯填筑施工中,上层填筑体强夯处理对下层夯间土的加固作用进行了现场试验,并进行了超重型动力触探和固体体积率(及干密度)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上层填土强夯对下层夯间土有明显的加固作用。上层填筑体强夯后,下层夯间土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1.5m深度处加固效果最明显;与固体体积率(及干密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松铺厚度4m、进行一遍4m×4m的3000kN·m能级点夯的填筑工艺,可满足机场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道路下穿既有铁路情况屡见不鲜,安全风险大。本文概述了箱体顶进施工在复杂环境和地质情况下,采用工字钢纵横梁、防护桩、支撑桩、抗移桩、滑板预留1‰仰坡和设置船头坡、刃角超挖或箱底超挖土方等措施,解决了沉降要求高、路基坍塌、既有线路偏移、减少了顶进时的阻力、扎头、抬头、受力前顶时偏扭等工程难题,并安全可靠的进行了超长箱体下穿铁路的顶进施工,可供同类型桥梁或相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8.
通过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在60,80,105,120,150℃下分别对C20,C30,C40,C50这4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干燥,分析其干燥速率、完全干燥所需时间和失水量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干燥温度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干燥速率越小,完全干燥所需时间越长,总失水量越少;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干燥时,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率越大,完全干燥所需时间越短,总失水量越多;当干燥温度高于80℃时,混凝土中的结晶水开始失去,且干燥温度越高,结晶水失去越多;基于修正Page模型Ⅱ,考虑干燥温度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影响,得到了适用于C20~C50混凝土在60~150℃下的干燥模型. 相似文献
99.
100.
在A/O工艺处理丙烯腈生产废水工程中发现,该废水对硝化过程产生强烈的抑制现象,30 d启动中对氨氮无去除效果。通过控制进水流量、浓度,补充葡萄糖作为辅助碳源等措施,经56 d调试,工程二次启动成功。至今,近1 200 d的稳定运行结果显示,装置进水COD、TKN、NH3-N与TCN浓度分别为(509~2 527)、(190~516)、(118~410)与(7.43~13.37)mg/L,出水浓度分别为(201±46.8)、(20.5±5.50)、(0.19±0.02)与(0.37±0.08)mg/L,污泥对氰化物的降解速率为1.05 mg/(L·h)。成功的关键在于培养与提高系统中活性污泥对以氰化物为代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从而消除其对硝化过程的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