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邓叙燕  马建超  夏奇  皇祝平 《炼钢》2012,28(2):17-19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工厂试验研究了ER70S-6钢LF精炼过程中钢水脱氧和夹杂物的控制。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SEM/EDS)分析了钢水中夹杂物的形貌、成分和尺寸。计算结果表明:Si-Mn合金脱氧后,钢水中的溶解氧质量分数在40×10-6以上;通过控制钢包渣的成分可将钢水中的溶解氧质量分数降到10×10-6以下。试验结果表明:在精炼过程中钢水中大于20μm的夹杂物比例从22.3%降到6.1%;精炼结束后钢水中的夹杂物主要为球形的CaO-Al2O3-SiO2-MnO-Ti2O3夹杂物,89.8%的夹杂物熔点都小于1 600℃。生产数据显示:成品中w(T.O)平均为24.5×10-6,满足下游客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2.
探讨织物规格对织物热传导性能的影响。测试分析了织物热传导性能与其单位面积质量、紧度、厚度、经纬密、织物组织以及织物材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和厚度是影响织物热传导性能的主要因素,而紧度、织物组织等对织物的热传导性能影响较小。认为:深入了解影响织物热传导性能的因素,有助于企业设计和生产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33.
针对某厂100 t电弧炉出钢自开率低的问题,使用Fluent软件研究了炉壁氧枪不同偏转角度下的熔池流动特性。研究发现,当氧枪偏转角度由0°增加至30°后,基本消除了EBT死区,但钢液对炉壁冲刷强度提高了148.4%。为了平衡炉壁冲刷和熔池搅拌,确定1#、3#、4#氧枪偏转10°,2#氧枪偏转30°的优化方案。实践应用表明,优化后电弧炉出钢自开率由75.2%增加到95.6%,平均出钢温度降低6℃;在ML08Al钢上的应用数据表明,终点钢水氧质量分数降低20.9%,终点炉渣T. Fe质量分数降低21.6%。  相似文献   
34.
通过能谱和物相分析对水口结瘤物和冶炼过程钢液夹杂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800低铝无取向硅钢结晶器液面波动幅度大主要是Al2O3类夹杂物在浸入式水口聚集造成的。从RH破空到钢液进入中间包的过程中,随着炉渣氧化性增加,Al2O3类夹杂物的密度逐渐增大。当炉渣w(CaO)/w(Al2O3)≤1.7时,随着w(CaO)/w(Al2O3)增加,FeO的活度逐渐降低,进而Al2O3类夹杂物的密度也逐渐减少。Al2O3类夹杂物的增加主要来自炉渣对钢液的二次氧化。塞棒吹氩流量小,夹杂物会在水口内壁聚集;吹氩流量过大,会引起结晶器液面波动幅度大,合适的塞棒氩气流量可以有效地控制结晶器液面波动幅度。通过炉渣成分控制和塞棒氩气流量调节,W800钢液的洁净度显著提高,中间包钢液的夹杂物数量密度从0.41个/mm2减少到0.35个...  相似文献   
35.
赵家七  麻晗  马建超  蔡小锋  李解 《炼钢》2022,(4):71-77+88
针对SAE系列低碳低合金钢在浇铸过程中出现塞棒头异常侵蚀问题,通过塞棒的物相分析及元素分布,研究塞棒的侵蚀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塞棒头中的碳含量高,与钢水中的氧反应,形成塞棒头表层脱碳层。钢水中高SiO2组分的夹杂附着在塞棒头表层,与塞棒头本体耐材中的MgO、MgO·Al2O3反应,生成Mg2SiO4类的低熔点相,在钢水冲刷作用下被带入钢水,造成塞棒头侵蚀。通过选用低碳、高致密度且含适量SiC的塞棒头,提高炉渣碱度和降低钢水氧含量,塞棒头侵蚀问题显著改善,中包连浇炉数由8~10炉提高至15炉以上。  相似文献   
36.
苯甲醛电合成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苯甲醛电合成的发展概况,详细地介绍了间接电合成法、成对电合成法和超声电合成法3种苯甲醛合成技术,并着重介绍了Mn3+/Mn2+电解媒质作为氧化还原电对间接电合成苯甲醛的应用情况,指出超声电合成法将是合成苯甲醛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Fe含量对Al-Fe合金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振平  李荣德  马建超  王毅 《铸造》2004,53(6):456-458
研究了不同含Fe量的Al-Fe合金中Al3Fe相形貌和Al-Fe合金硬度的变化特点.研究发现,Al3Fe相形貌和Al-Fe合金硬度的变化存在一个突变成分点.在突变点以下,Al3Fe相形貌总体上呈现粗大的针片状,在突变点以上呈现块状;而合金的硬度在该突变点下与含铁量基本成线性关系,超过这一成分点,硬度值陡增.  相似文献   
38.
介绍热计量表在设计选型及安装、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9.
 针对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石灰消耗较高、炉渣中FeO含量过高的问题,研究了温度、炉渣成分、渣量、流渣时机对脱磷的影响以及终点碳含量、炉渣的碱度、吹氧强度对终点渣中FeO含量的影响,并对吹氧制度、造渣制度进行了优化。工业应用表明:石灰的消耗从每吨铁34. 3kg降到25. 2kg,氧气的消耗从每吨铁48. 2m3降到42. 5m3,终渣中w(FeO)从33. 4%降到25. 1%,终点w[C]从0. 07%提高到0. 15%。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Co对Al-5%Fe(质量分数,下同)合金中Al3Fe相形貌的改善作用。合金中加入Co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Al3Fe相的形貌:未加Co的Al-5%Fe合金中的Al3Fe相大多为粗大的针状和片状;Co的加入量为O.2%时,Al3Fe相的形貌为小花朵状和细小条状;Co的加入量在0.2%~1.0%时,细化效果较好,但尤以0.2%为最好,Co的加入量超过1.0%后,Al3Fe相开始略微粗化。在对Co元素的面扫描时发现其大多固溶在Al3Fe相内。X衍射分析发现,Co的量为0.2%和1.0%时合金中只存在Al和Al3Fe相,并未发现其它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