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CSP热轧工艺润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理化性能与摩擦学性能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CSP热轧板带钢工艺润滑应用效果进行轧制过程研究。工业应用试验表明:CSP热轧板带钢过程中,并非热轧油体积比越高,工艺润滑效果越好,选择中低黏度、润滑性能良好的热轧油,其体积分数在0.2%时即可平均降低轧制力10%~20%,使连轧过程张力波动控制在20%以内,同时对冷却水的污染也不明显。摩擦学测试和轧制工艺润滑应用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控制热轧油体积分数在1%以下即可满足热轧工艺润滑作用效果。可根据具体轧制产品与工艺对热轧油黏度和用量做出相应调整,应以保证CSP热轧生产平稳进行和对冷却水少污染为评价标准,而并非轧制压力的降低值。  相似文献   
42.
在热轧带钢的生产中,板形问题是经常出现和必须加以控制的问题。随着客户对热轧带钢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热轧带钢产品薄规格化。如何提高板形质量,成为了热轧带钢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各轧钢厂需长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3.
文章在母材验证分析和焊材性能验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冷裂敏感性试验,从工艺上和使用上分析QJ60钢选用E6015碱型焊条,采用手工电弧焊方法焊接时的冷裂倾向和钢材的焊接性,得出QJ60钢选用E6015碱型焊条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时,其冷裂倾向小,焊接性良好;采用大焊接线能量焊接QJ60钢,不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机械性能;实际生产中应综合考虑生产效率和该钢的综合机械性能,选用合适的焊接线能量。  相似文献   
44.
在介绍语音增强技术,比较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5.
磁场淬火瞬态温度场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期已提出的热传导方程的基础上,利用相变点附近铁磁材料比热和热膨胀系数的反常现象,建立包含磁场作用的热传导控制方程.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热-磁耦合分析功能对中碳钢淬火冷却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定量求解热磁耦合作用下的瞬态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46.
以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混合成网后通过针刺工艺制备具有多孔隙的三维结构的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然后,选用氟化后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对非织造布进行表面进行疏水整理,并对试样的克重及厚度、化学结构、微观形貌、机械力学性能、疏水性能等进行研究,分析原料配比对产品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富含大量的纳米SiO2颗粒和SiC颗粒,且适当提高涤纶纤维的含量,可改善试样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基于以上良好的性能,涤纶/黏胶纤维复合针刺非织造布可用于防水领域。  相似文献   
47.
构建基于 OBE理念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极大地提升我国工科人才培养水平。文章以农林类高校林产化工专业为例,从实践教学产出的定义、实现、评价和考核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等方面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为农林类高校工程类专业培养质量的提高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8.
气味指纹识别技术在乳品香精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味指纹识别技术(又称电子鼻技术)是由传感和自动化模式识别系统组成的针对各种气味进行精确识别的智能系统。由于该技术可以客观、准确、快速、全面地测定食品气味,因而将气味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食品风味鉴别体系是目前食品感官品质评价的热点之一。本实验通过利用电子鼻对不同类型的奶酪制品、奶粉样品、商品天然奶味香精与自制天然奶味香精样品的总体香气组分进行采集得到传感器响应值,并通过主成份分析(PCA)和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的两种方法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可以方便、客观地确定自制奶味香精与其他香精样品的风味相似程度,并能够迅速地对自制奶味香精样品的香气品质进行评价,从而为电子鼻在香精香料领域内的研究与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9.
通过测定屠宰率、pH值、肉色、蒸煮损失、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快/慢肌纤维数量等指标,综合分析莱芜黑山羊的屠宰性能、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月龄莱芜黑山羊各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性,12月龄莱芜黑山羊屠宰率(48.21%)与24月龄(48.75%)不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高于8月龄(43.55%),其肉骨比为4.04,低于8月龄及24月龄;8月龄的莱芜黑山羊肉色与其他月龄相比更加红亮,8、12、24月龄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29%、21.34%、22.00%,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83%、2.08%、2.10%,8月龄的莱芜黑山羊肉剪切力为4985.98 g,显著低于12、24月龄,嫩度最好,且快肌纤维数量及快/慢肌纤维数量比例最高,为6.36,与其他月龄相比差异显著,同时感官评分最高。因此,8月龄莱芜黑山羊肉可作为高档羔羊肉进行生产,以羔羊胴体销售时,12月龄屠宰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50.
本文回顾了我国建国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迁,从新制度主义理论视角对我国“统包统分”就业制度和现今我国实行的“市场导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进行了制度分析。新制度的构建总是以过去的制度环境为依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就业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一定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