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9篇
化学工业   75篇
建筑科学   84篇
水利工程   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996年6月琦玉县越生町发生隐虫事故,71.4%的居民得隐虫病症状,约9千人受感染,2800人到医院治疗,幸无死亡.1996年10月日本厚生省公布<饮用水中隐孢子虫暂行对策指针>,其中要求出厂水浊度<0.1NTU.2002年6月,日本水道协会杂志出了隐孢子虫与浊度管理对策专刊.札幌、仙台、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广岛、福岗等市水道局采取控制浊度措施.沉淀池出水浊度<2NTU,大阪等要求0.5NTU以下.出厂水基本都在0.1NTU以下,要求采用高精度浊度仪,精度0.001NTU,公验室用颗粒分析仪分析颗粒.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上海地铁二号线石门一路站的消防分区、消防水源、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自动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消防排水等设计方案及特点。  相似文献   
53.
改性滤料除氟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采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水合氧化物作为吸附剂,不同的硅酸盐类矿物作为载体的改性滤料去除饮用水中过量氟的性能进行了评述。论述了这些吸附剂和载体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现状以及改性滤料在饮用水除氟方面的优越性。并初步探讨了不同的改性滤料的除氟机理和去除效果、可能的影响因素和我国现今除氟技术的应用概况。说明在除氟领域中,改性滤料作为一种无毒害,且经济上可行,操作上可行的除氟材料其发展空间还很大。  相似文献   
54.
臭氧活性炭联合工艺去除微污染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臭氧活性炭联合工艺(O3+BAC)对以长江为水源的某水厂砂滤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水中有机物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在臭氧投加量为1mg/L,活性炭空床接触时间为8.6min时,对CODMn,UV254,DOC,THMEP(三氯甲烷生成势)和AOC(可同化有机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2%,40%,22%,19%,7%。在DOC较低的情况下,三氯甲烷生成势与UV254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过氧化氢高级氧化联用工艺去除饮用水中低含量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在原水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mg/L左右、紫外光强133.9μW/cm2、过氧化氢投加量20mg/L和停留时间60min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去除效率达到90.03%;试验建立了紫外-过氧化氢光激发氧化降解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动力学方程式;并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动态连续流条件下不同因素对本工艺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本工艺处理效果影响程度的顺序为:紫外光光照强度、初始过氧化氢投加量、反应停留时间;运用交互分析方法得到每2个因素交互作用影响程度,得出双氧水初始投加量与反应停留时间交互作用为最大交互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6.
57.
臭氧组合工艺去除黄浦江原水中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预臭氧化-常规处理-后臭氧化-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黄浦江原水进行了中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去除有机物方面有良好效果,CODMn、UV254、DOC、AOC的总体去除率分别是62.3%、91.8%、63.7%、27%.臭氧氧化不能彻底去除有机物,但通过活性炭的协调作用可将其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58.
针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可能发生的突发挥发酚污染事故,开展应急处理小试和中试研究,考察了混凝、PAC吸附和PAC吸附-常规工艺对原水中挥发酚的应急处理能力。结果表明,强化混凝方法无法有效应对原水突发挥发酚污染问题。PAC对原水中苯酚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为q_e=0.428 6 C_e~(0.240 8),根据该式求得当原水苯酚浓度为0.008 mg/L时,PAC吸附应急处理的理论投加量为12 mg/L。PAC强化常规工艺可作为应急措施有效应对突发酚污染事故,当原水苯酚超标浓度为0.008 mg/L时,PAC最佳投加量为10 mg/L。  相似文献   
59.
饮用水除砷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各种除砷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强化混凝、吸附、离子交换、膜法、预氧化除砷技术。评价了各除砷技术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并认为饮用水除砷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特点:As(Ⅲ)和As(V)同步去除技术的开发;易于取得或制备、生物化学稳定性高、吸附容量大、选择性高、再生能力强的新型除砷吸附剂的开发;多种除砷技术联合,多重去除机理协同的除砷流程的开发;低能耗、低成本除砷技术的开发;生物除砷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60.
4-叔丁基苯酚是一种外源性酚类雌激素物质,它通过生物体内积累作用进入周围的环境以及人体,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作用,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已经严重受到烷基酚类、农药类等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概述了4-叔丁基苯酚的性质、对环境以及人体的危害,水体中的检出情况。鉴于目前国内外对该物质的去除研究很少,根据其它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质的去除研究情况,展望了4-叔丁基苯酚在水处理中可能的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