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48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23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21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134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为了提高连接器的测试效率和测试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连接器导通绝缘耐压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技术指标、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及软件实现。系统采用上、下位机形式构建,上位机采用可视化强的Visual Studio 2013和数据库SQL server2012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下位机通过单路程控绝缘耐压测试仪和万用表进行测试所需的电压施加和信号采集,并利用基于CAN总线的通道切换模块进行测试通道的选择。该系统具有快速、准确、高可靠性和便于人员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
聚赖氨酸抑制冷藏鱼糜制品优势菌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鱼糜制品冷藏过程中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导致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化。为控制新鲜鱼糜制品冷藏期间品质变化,试验通过抑菌剂聚赖氨酸抑制贮藏期间腐败微生物增殖,研究聚赖氨酸对新鲜鱼糜制品中优势菌的抑菌效果,以及聚赖氨酸对鱼糜制品质构、持水性、白度、微生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鲜鱼糜制品在冷藏前期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贮藏时间增加优势菌群发生改变,贮藏后期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聚赖氨酸对冷藏期间两种优势菌假单胞菌、芽孢杆菌以及常见腐败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0、60、30μg/mL;较高浓度的聚赖氨酸添加量能小幅提升鱼糜制品凝胶性能;添加聚赖氨酸不会影响鱼糜制品持水性,较高添加量会小幅降低鱼糜制品白度;聚赖氨酸能有效抑制冷藏期间鱼糜制品微生物繁殖,防止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化。  相似文献   
83.
传统临床营养研究多停留在人群和动物试验阶段,随着临床营养研究的深入发展,细胞模型试验也逐渐成为临床营养研究中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综述了临床营养中的细胞模型试验常用的细胞系,详细阐述了细胞模型在临床营养中的应用现状,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肌肉衰减综合征、肾脏疾病、肿瘤、胃肠疾病、肝损伤、过敏性炎症、烧伤等领域,就我国居民死因排名靠前的4种疾病做了重点阐述,分别指出各种疾病临床营养研究中常用细胞模型、细胞模型试验的应用优势及其科学意义,以及细胞模型发展应用趋势(三维细胞、细胞组、微流控、高通量高内涵),总结了临床营养中传统细胞模型试验的局限性,并对细胞模型试验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4.
目的对营养包生产企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考察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抽取国内6家主要生产企业产品,参照CNAS-GL 005技术要求,制备考核样并检验其均匀性。在6家企业实验室进行室间比对,检测指标维生素A、维生素D_3、维生素B_1、维生素B_2、钙、铁、锌分别参照国标方法GB 5009.82-2016、GB 5009.82-2016、GB 5009.84-2016、GB 5009.85-2016、GB 5009.92-2016、GB 5009.90-2016、GB 5009.14-2017。结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考核样混合均匀;依据考核样检测结果进行Z评分,参与评估的6家企业检测能力均为"满意";实际产品检测结果与GB 22570-2014相比,除了1号实验室的产品2的钙元素结果含量略高于标准上限,其他含量均在国标许可范围内。结论我国主要的营养包生产企业基本具备把控产品质量的检测能力,抽检产品必需成分的含量符合GB 22570-2014相关指标限定值。  相似文献   
85.
钛酸铅系陶瓷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压电领域应用广泛.该陶瓷存在烧结、极化困难,压电性能低的问题,其烧结和压电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通过元素掺杂和组元添加对钛酸铅系陶瓷进行改性以改善烧结性能和压电性能的研究现状,以及改性后陶瓷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烧结工艺的优化、元素复合掺杂以及准同型相界区的成分设计等.  相似文献   
86.
针对传统鱼糜加工过程中肌纤维破坏严重、鱼糜制品呈胶质化等问题,该文以减损采肉和纤维重组为思路,开发纤维化鱼糜并研究其凝胶品质。结果表明: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 酶)预处理会促进回收鱼肉蛋白间的交联,进而影响重组鱼糜的物性特征。其中TG 酶添加量为0.1%并处理8 h 时,纤维化鱼糜的凝胶强度超过550 g·cm,且凝胶具有较好的持水力、白度和质构特性,然而水溶性蛋白的回填会降低其凝胶强度。通过对鱼糜的纤维化程度进行评价,发现纤维化鱼糜的纤维化程度仍可保持在68%以上,进一步中试研究发现与传统鱼糜相比,纤维化鱼糜的凝胶强度保持率大于75%。  相似文献   
87.
目的在神经管畸形高发地区,观察营养强化面粉干预后育龄妇女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及VB12变化。方法在山西省吕梁地区强化面粉覆盖的10个乡镇和未覆盖的3个乡镇中,选择18~39岁育龄妇女218人,进行营养强化面粉干预研究,干预组155人,食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锌、叶酸5种营养素强化面粉,对照组63人,未食用强化面粉。干预组在食用营养强化面粉20个月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结果两组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干预组血清叶酸水平11.1ng/ml高于对照组的8.1 ng/ml,干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2.91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1.77μmol/L,两组维生素B12都在较低水平,但干预组220.5 pg/ml高于对照组173.5 pg/ml。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叶酸缺乏率分别为11.9%和6.0%,高同型半胱氨酸率分别为69.5%和24.3%,维生素B12缺乏率分别为61.4%和43.9%。结论两组受试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B12营养缺乏状况;项目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状况;采用强化面粉进行20个月干预后...  相似文献   
88.
研究在高脂饮食喂养下,不同人源肠道菌群小鼠(HFA-小鼠)体重增长和脂肪积累情况以及肠道菌谱的变化,结果发现具有一定变化规律的菌属及其与宿主脂肪积累的关联性。征集一对BMI分别为肥胖和正常的母女为志愿者,采用C57BL/6无菌小鼠构建HFA-小鼠模型。将无菌小鼠分为2组,每组5只,其中H1组定殖母亲肠道菌群,H2组定殖女儿肠道菌群。定殖完成后,进行6周高脂饲料喂养实验,每周称体重,每2周采集粪便。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志愿者及小鼠肠道菌谱,实验结束后取腹腔脂肪称重,用脂肪/体重表示小鼠脂肪积累情况。实验结果表明,H1组小鼠体重增长较快,实验结束后,腹腔脂肪质量占终体重的1.32%,显著高于H2组的0.70%。两组小鼠肠道菌谱在属水平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包括拟杆菌属,Akkermansia,梭菌属,Parabacteroides,埃希氏菌属,普雷沃菌属和考拉杆菌属,其中埃希氏菌属、普雷沃菌属和考拉杆菌属与宿主体重增长和脂肪积累表现出负相关。结果表明,不同BMI志愿者肠道菌群的定殖与小鼠体重变化以及脂肪积累具有直接关系,BMI正常的肠道菌群在高脂饮食的情况下能够减缓体重增长及脂肪积累。  相似文献   
89.
与斩拌方式对比,研究搅拌方式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破碎使白鲢鱼糜的凝胶强度及持水力增加,提高了硬度、黏附性、胶黏性和咀嚼性,但是对白度无明显影响。在2%和3%盐添加量的条件下,搅拌破碎对鱼糜制品的质构改善效果显著,凝胶强度分别提高了70.2%,66.7%。根据鱼糜的盐溶蛋白、肌动球蛋白的活性巯基含量、化学作用力和浊度结果可知,搅拌破碎可以增加活性巯基含量,使得更多的巯基氧化成二硫键,提高疏水相互作用,促进蛋白分子间的聚集,浊度增加,三维凝胶网络结构更致密。  相似文献   
90.
目的:鉴定凡纳滨对虾分子质量40 kD过敏原,并分析其在有壳水产食物中的免疫交叉反应。方法: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TOF-MS)鉴定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组分;使用软件BLAST、Clustal X2、MEGA 5.0分析该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种间同源性;制备抗凡纳滨对虾过敏原精氨酸激酶的多克隆抗体,并与17 种常见有壳水生动物粗提液进行Western blotting,以分析该过敏原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凡纳滨对虾40 kD过敏原为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AK在虾类(96%~100%)、蟹类(91%~93%)、贝类(49%~52%)、蟑螂(83%)中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抗AK多抗与17 种不同虾类、蟹类、贝类的AK均能发生反应。结论:精氨酸激酶在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甚至昆虫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且能引起强免疫交叉反应,是有壳水生动物中的一种泛过敏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