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63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等温蒸发法研究了四元体系Na+,K+//Cl-,NO3--H2O在298 K时NaCl-KCl单变量曲线的介稳现象及湿度对该线介稳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该体系的NaCl-KCl单变量曲线存在一定程度的介稳现象,在湿度低于50%RH范围内,较高湿度范围内测定的NaCl-KCl单变量曲线介稳程度更小。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298 K下,五元体系Na+,K+//Clˉ,SO42ˉ,NO3ˉ-H2O的液固介稳相平衡。采用等温蒸发法确定了溶液的介稳平衡溶解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该体系介稳相图中氯化钠介稳饱和区以及氯化钠饱和条件下的介稳相平衡投影相图。相图中,有四个四盐共饱的零变量点、九个三盐共饱的单变量线和六个两盐结晶区:Na2SO4·Na NO3·H2O+Na Cl,3K2SO4·Na2SO4+Na Cl,Na NO3+Na Cl,KNO3+Na Cl,Na2SO4+Na Cl和KCl+Na Cl。该体系在298 K下的介稳相图和稳定平衡相图存在一定的差别,复盐3K2SO4·Na2SO4的结晶区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43.
国标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锌离子的方法复杂、影响因素多,难以操作。通过使用比色管替换分液漏斗,将试样由配制一批改成逐个配制和把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吸光度值调整为0.400±0.005等方面的改进,能够提高试验的重复性和精度,降低测试操作难度、工作量和成本。  相似文献   
44.
通过使用表面改性、金属氧化物、有机物、不同碳源等多种方法对膨胀石墨进行改性,使其吸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对污水中的油类、重金属、色素和酚类等难降解物质的处理能力,对多种典型废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5.
煤制气甲烷化过程能量利用评价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制气托普索甲烷化工艺中的典型反应装置和非反应装置,采用能量衡算法和有效能分析法,选定相关的计算基准,比较不同方法,同时对照比较了Aspen Plus的模拟计算结果。研究表明:在进行焓差计算中,平均热容法、统一基准焓法和统一热值法计算结果接近,后两者计算过程简单清晰,但Aspen Plus计算结果有较大差距;在计算物流焓时,3种方法计算结果各不相同,但统一基准焓法可与Aspen Plus的计算值相统一;在进行有效能分析中,化学有效能计算基准采用龟山-吉田模型,可与统一基准热值法相统一,便于比较。  相似文献   
46.
从理论上研究在盐水溶解平衡计算中,自由能最小化法与溶度积法的关系,并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二者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对于低四元的体系,溶度积法较为方便,而对更高元的体系,自由能最小化法有其优越之处。计算中,采用合适的算法至关重要。一维搜索法、插值法、多项式拟合求解法、坐标轮换法、MatLab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函数等,均可以顺利实现盐—水溶解平衡的体系自由能最小化计算;对于溶度积法,二分法、弦截法、优选法、牛顿法、最速下降法、抛物线法及MatLab求解联立方程问题的函数等都很有效。  相似文献   
47.
不同温度下的Na //Cl-,SO42-,H2O体系液固平衡是芒硝和盐生产过程重要的理论基础,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得较多,而多温下热力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Pizt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理论,建立了上述体系热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上述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了Pizter离子相互作用模型理论对于本体系多温情况的适用性。本文利用Pizter理论中的温度系数以及不同温度下该体系的溶解度实验数据,通过Matlab优化函数获得不同温度下各盐的活度积和两离子、三离子混合作用参数,并利用Matlab非线性方程求解函数,预测该体系0-150℃范围内的液固平衡数据,并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izter模型的多温适用性良好,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对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利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煤制气托普索甲烷化工艺第一级带循环回路的反应系统进行了模拟研究。考察了在恒温条件下,反应器的温度、压力、循环比、水蒸气比对反应器出口甲烷含量和热负荷的影响:在绝热条件下,反应器的压力、循环比、水蒸气比对反应器出口温度和甲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条件下,除循环比外各因素对甲烷平衡含量都有影响,其中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甲烷平衡含量越小;在绝热条件下,各因素对反应器出口温度和甲烷平衡含量都有影响,其中循环比影响较大,循环比越大,反应器出口温度越低,甲烷平衡含量越大,通过虚拟正交实验研究,得到各因素对反应器出口温度和甲烷含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循环比水蒸气比压力。  相似文献   
49.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修井、采油及地层结构的影响,油水井经常出现管外窜通和钻井液漏失等问题,严重影响采油速率和油水井的使用寿命。本文以环氧树脂作为封窜剂主剂,考察活性稀释剂缩水甘油丁醚加量、固化剂TEA加量、硅烷偶联剂KH-560加量对环氧树脂胶塞堵剂固化时间、固化强度、封窜等性能的影响,并根据简化的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模拟得到树脂胶塞封窜剂凝胶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胶塞封窜剂中稀释剂缩水甘油丁醚的最佳加量为15%(占环氧树脂用量),固化剂TEA加量为10%数20%时,在130℃下环氧树脂胶塞封窜剂的固化时间可控制在2数5 h,固化后抗压强度可达到20 MPa以上,封窜强度5.57 MPa,当KH-560加量为3%数4%时,树脂胶塞的封窜性能提升2倍左右,具有很好的封窜性能,完全能够满足套管封窜要求。通过模型模拟得到稀释剂加量15%、固化剂TEA加量15%的环氧树脂胶塞浆液的凝胶时间tgel与温度T关系为:■,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意义。图9表3参18  相似文献   
50.
针对费托合成预测模型不能适应较宽条件范围和预测精度低等问题,构建了费托合成产物链增长因子α关于温度、空速和H_2与CO分压比的三元双α模型来预测α值,同时关联幂函数动力学模型对产物分布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值与文献值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在较宽的操作条件范围内三元双α模型可以更准确预测费托合成产物两段分布的α值,误差基本小于±10%;该模型同样适用于Fe-Mn和Co-Ru催化剂;费托合成产物的预测值与文献值能很好地吻合,相对残差基本在±15%范围内。三元双α模型在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