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3篇
冶金工业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结合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100 t转炉的生产实际,对原有氧枪喷头结构进行了优化。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喷头优化后的氧枪,转炉吹炼喷溅减少,初渣成渣时间提前1.2 min,吹氧时间缩短了49.8 s,氧气消耗降低了1.82 m3/t,终点一次倒炉渣中FeO含量降低了0.45%,磷合格率提高了3.11%。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DF-J73A型柴油机电子调速器的总体控制策略及软件控制流程,并介绍了主要控制参量的采集与处理。结果表明,良好的控制策略与数据处理为调速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精确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LF精炼调铝、造渣、脱氧工艺、吹氩搅拌、钙处理和连铸全程保护浇注等工艺的优化,成功解决了小方坯生产SAE系列钢种容易发生絮流的技术难题,满足了小方坯生产SAE系列钢种的纯净度要求,确保了小方坯生产顺利进行,产品质量完全满足用户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四分厂260 t转炉终点碳氧积较高和底枪堵枪频繁的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改造氧枪喷头的主要参数和枪位,调整底吹流量。采取上述措施后,转炉终点碳氧积控制在0.002 2左右,底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钢水在钢包中的热量损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260 t钢包采用了全程加盖工艺.实践表明,钢包加盖后,钢包内壁温度提高约320℃;转炉出钢温度和出钢温降分别降低15.5℃和减少2.2℃;LF加热时间和处理周期分别缩短3.1 min和7.6 min,LF白灰加入量减少1.95 kg/t;RH铝氧升温幅度降低4℃/罐以下,减少了夹杂物的生成,提高了钢水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稳定控制260 t转炉采用轻烧镁球冶炼时的终点磷含量,分析了转炉出钢温度、终点氧值、炉渣碱度和返干时机等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炉终点氧值大于0.04%、炉渣碱度为2.5~3.3、转炉出钢温度小于1 680℃、返干时间小于2 min时,转炉脱磷率较高且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18.
针对鞍钢260 t转炉钢包顶渣氧化性强的问题,优化了渣系、转炉出钢挡渣工艺、小粒白灰与改质剂的加入量及钢包底吹氩搅拌工艺。采取措施后,钢包顶渣Fe O含量由12.52%降至9.54%,中间包T.[O]含量由0.002 875%降至0.002 237%,提高了钢水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19.
以鞍钢六流小方坯T型中间包为对象设计了中间包结构优化方案,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方案的中间包钢液流动状态和温度场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中间包纵向侧壁钢液液面高度处内部宽度为463 mm时的优化效果最佳。结构优化后的中间包用于浇铸高碳钢,各流钢水出口最大温差降低了7℃,塞棒侵蚀减轻,单中包浇铸由12罐提高到17~18罐。  相似文献   
20.
针对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二分厂高碳硬线钢铸坯废品率高的问题,采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分析了工艺技术、设备和基础管理几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二冷水比水量、稳定拉速并控制电磁搅拌频率和电流,高碳硬线钢铸坯的废品率降至0.12%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