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2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6篇
电工技术   46篇
综合类   127篇
化学工业   322篇
金属工艺   126篇
机械仪表   102篇
建筑科学   271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31篇
轻工业   147篇
水利工程   42篇
石油天然气   45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0篇
冶金工业   2779篇
原子能技术   34篇
自动化技术   13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84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9篇
  1977年   76篇
  1976年   153篇
  1975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究偏重亚硫酸钠对微生物法测定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vitamin B12,VB12)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在标准工作液和样品待测液中添加质量浓度梯度为0、0.0025、0.005、0.02、0.08和0.16 mg/mL偏重亚硫酸钠,测定不同处理组实验样品中VB12含量值并对质控样品进行质控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IntroductionFe-based 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obtained byappropriately annealed amorphous ribbons above the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consist of a--FeSt finegrains and some residual amorphous phase. Thismicrostructure leads to their excellent soft magneticproperties, such as high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high permeabilityll'2]. The quite effective methodo f studying the structure on an atomic scale is themeasurement of the MAE[3-5]. On the other hand,positron annihilation character…  相似文献   
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IntroductionStability of magnetic materials is very importals for application. It has been known that themagnetic st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are closelyconnected. An effectual method for studying thendcrostructure instability is to measure magneticaftereffect (MAE)l'~'].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the MAE between the amorphous and the crystalline ferromagnetic materials, revealing distinctionof their microstructure. In this work, the MAE andthe microstructure were studied at differ…  相似文献   
64.
朱桂华    张傲林  巴赛  陈勇  胡志坤 《化工进展》2019,38(9):3947-3955
目前对卧螺离心机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大多采用传统欧拉模型,考虑其内部伴有盐析等固相粒子微观行为过程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基于群体平衡模型与多相流Eulerian模型、RNG k-ε模型耦合方法,对卧螺离心机内部盐析两相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通过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卧螺离心机内盐析流场的晶体颗粒粒径分布、组分数分布和浓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卧螺离心机内伴有盐析的流场晶体颗粒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卧螺离心机内盐析晶体粒径的分布随液环半径的增大而增大,螺旋叶片正壁面粒径明显较背面大,从排液端至排渣端的晶体粒径分布有整体逐渐变大的轴向粒径梯度;流道内晶体粒径随转鼓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进口固相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大粒径晶体的组分数在液环外侧及螺旋叶片正面附近相对较大,而中、小粒径晶体组分数的分布规律则与之相反;盐析颗粒浓度在液环外侧较高且分布均匀,且随转鼓转速的提高而提高,PBM模型与Euler模型计算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与差异。  相似文献   
65.
针对碳分子筛对氮气/甲烷分离体系分离比低的问题,采用浸渍法以市售空分碳分子筛(CMS)为基体,制备了分离氮气/甲烷的铁离子改性碳分子筛。通过静态吸附量、分离比、吸附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考察了铁离子负载量对碳分子筛吸附分离氮气/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Ⅲ)的负载减小了CMS的比表面积、微孔体积和孔径,使CMS超微孔的孔径分布呈现更集中的趋势。这种集中性以动力学性能下降为代价,明显提高了碳分子筛对氮气/甲烷的吸附分离比。在303 K、0.7 MPa条件下,综合性能优异的0.3%铁改性CMS具有6.03的氮气/甲烷吸附分离比。  相似文献   
66.
目前大规模地基固态相控阵由于成本原因,普遍采用大单元间距以减少通道数。在这种间距下,可视空间会出现栅瓣效应,天线性能恶化,雷达扫描范围受限。对阵面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不等间距阵面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λ×λ单元口径下,实现±20°的扫描角度内栅瓣低于-20 dB;由于阵面口径增大,阵面方向性增强,单元数减少18%。  相似文献   
67.
结合石油钻铤小直径厚壁管结构和40CrMnMo材质的特性,优选了窄间隙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方法,针对窄间隙焊存在气体保护差与侧壁熔合缺陷的难点,进行了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探讨了窄坡口中电弧的气体保护、电弧形态、电弧稳定性、焊缝成形质量,优化了窄间隙连续多层焊接工艺参数.设计了专用窄间隙焊枪,其结构简单紧凑可达性好、气体保护效果好,具有易引弧、电弧燃烧稳定、避免侧壁打弧的特性.通过对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及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完全满足石油钻铤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8.
开发高效环保型抗红外烟幕已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为此,世界各国积极致力于发展低毒固体红外消光材料,现已报道的有金属类、新型碳材料类和抗红外复合材料。本文介绍了固态气溶胶粒子红外消光特性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上述三类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气溶胶粒子的消光特性仿真研究、纳米新型碳材料和金属薄膜复合材料仍是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建议积极关注和探索纳米红外吸波材料、单向吸波材料和金属化生物体红外吸波材料,这些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红外烟幕消光材料。附参考文献63篇。  相似文献   
69.
基于循环前缀相关性的OFDM调制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思玉  巴斌  吴瑛  徐闻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13(4):448-453,459
针对多径衰落信道下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单载波信号之间调制识别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OFDM与单载波信号调制分类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信号的自相关进行能量归一化并取绝对值,去除抖动、频偏和相位噪声的影响,然后对能量归一化自相关进行形态学滤波,减少由于信号观察长度有限和背景色噪声所产生的影响,提取经过处理后信号自相关的次峰值作为识别特征,最后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实现了对OFDM与单载波信号之间的调制分类.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具有稳健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0.
曹墨源  巴特尔  柏浩 《化工学报》2018,69(11):4592-4604
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是一类新兴的功能材料。此类界面材料与特定流体之间存在极致的相互作用,如完全浸润、完全不浸润及可调性浸润等,使其在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都发挥出特殊的功能。通过学习自然界具有特殊结构与化学组成的生命体,研究人员可以构筑多种对流体具有排斥、吸引、疏导等作用的特殊浸润界面材料,从而优化目前科研及生产中的流体操控过程。“三传一反”中存在大量的固/液/气多相作用过程,这为仿生特殊浸润界面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所,同时也对此类材料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仿生特殊浸润界面材料在传统化工相关领域的几类应用,包括冷凝换热、多相分离体系、设备防腐防污,非均相催化,以及定向流体传质等方向,并总结仿生特殊浸润界面材料在化工过程中应用的挑战与机遇,对此类界面材料在化工过程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