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5篇
  免费   1787篇
  国内免费   1252篇
电工技术   1454篇
综合类   1591篇
化学工业   1768篇
金属工艺   1004篇
机械仪表   1099篇
建筑科学   1097篇
矿业工程   644篇
能源动力   420篇
轻工业   1771篇
水利工程   516篇
石油天然气   507篇
武器工业   326篇
无线电   14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31篇
冶金工业   587篇
原子能技术   291篇
自动化技术   2145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546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663篇
  2014年   838篇
  2013年   1071篇
  2012年   1268篇
  2011年   1391篇
  2010年   1270篇
  2009年   1152篇
  2008年   1124篇
  2007年   1185篇
  2006年   988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10篇
  1973年   8篇
  1966年   6篇
  1965年   16篇
  1964年   7篇
  1959年   15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主要介绍在面临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升,废气排放指标不断降低的情况下,使用臭氧氧化+液碱脱硝技术对稀贵卡尔多炉和旋转顶吹炉生产回收金、银、硒、碲、铅、铋等金属产出的烟气的治理。治理后二氧化硫指标小于50mg/m3、氮氧化合物小于60mg/m3、尘指标小于10mg/m3,满足A类企业环保要求,同时其他重金属指标都满足国家国控指标要求,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提高G102Cr18Mo高碳不锈轴承钢的洁净度、细化碳化物组织,采用真空感应熔炼、两次真空自耗重熔、大锻压比锻造的工艺路线,研究了真空处理及大锻压比锻造对化学成分、气体含量、夹杂物分布、二次枝晶间距及碳化物颗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感应熔炼过程(VIM)中,随着铝含量的增加,碳的脱氧能力大幅降低,即使铝质量分数为0.003%也对碳的脱氧能力有明显的阻碍作用;真空自耗重熔过程(VAR)由于高的真空度、高的重熔温度等热力学条件以及反应动力学条件的改善,氧含量显著降低,第一次自耗重熔后氧质量分数从0.001 49%降低至0.000 57%,降低了61.7%,第二次自耗重熔后氧质量分数降低至0.000 50%。真空感应熔炼、真空自耗重熔过程,夹杂物的成分变化不大,主要以Al-Si夹杂为主,其次为Al2O3夹杂,再次为MnS夹杂、Mg-Al-Ca、Mg/Ca-Al夹杂。双真空冶炼后,钢中夹杂物主要为0~5 μm的细小夹杂物,未发现大于20 μm的夹杂,含有少量10~20 μm的夹杂,钢的洁净度大幅度提高。在真空自耗锭横断面上,从边部向芯部二次枝晶的形貌变化不大,二次枝晶间距逐渐增大,但是变化趋势缓慢,二次枝晶间距为85~95 μm,这主要得益于低的自耗重熔速度。对真空自耗锭进行大变形处理,最终锻造成40 mm的圆棒,碳化物颗粒的最大尺寸不大于20 μm,平均尺寸为15 μm,且没有碳化物聚集的现象。低的自耗重熔速度和大锻压比锻造是碳化物细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3.
范文娟  常会 《冶金分析》2022,42(8):81-86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NH2-MIL-101(Cr)。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分析仪对NH2-MIL-101(Cr)的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NH2-MIL-101(Cr)为正八面体形貌,比表面积高达1 656 m2/g。使用NH2-MIL-101(Cr)对水体中Pb(Ⅱ)进行吸附,结果表明:在30 mg/L含Pb(Ⅱ)溶液中,加入0.03 g NH2-MIL-101(Cr)吸附剂,振荡吸附100 min,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量为49.84 mg/g。NH2-MIL-101(Cr)对Pb(Ⅱ)的吸附过程满足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NH2-MIL-101(Cr)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分布均匀,对Pb(Ⅱ)的吸附属于均相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实验饱和吸附量为71.25 mg/g。NH2-MIL-101(Cr)吸附材料利用EDTA再生使用6次后,吸附量仅下降20.97%,说明NH2-MIL-101(Cr)具有较好的再生循环使用性。取某电池车间经处理过的Pb(Ⅱ)质量浓度为30 mg/L的废水,加入0.03 g NH2-MIL-101(Cr)吸附剂,控制pH值为6,振荡吸附100 min后,测定溶液中剩余的Pb(Ⅱ)质量浓度为0.1 mg/L(低于国家最高排放标准0.5 mg/L),说明NH2-MIL-101(Cr)是一种良好的Pb(Ⅱ)去除剂。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研究了高纯Fe中的氢损伤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0.5mol/L H_2SO_4溶液中不加毒化剂电解充氢时,产生氢损伤的临界电流密度为20 mA/cm~2;而在0.5mol/L H_2SO_4溶液中加少量As_2O_3作为毒化剂电解充氢时,即使很小的电流密度也会产生氢损伤,配合慢拉伸试验,还发现试样内部产生氢损伤以后,它将控制随后的形变和断裂过程  相似文献   
105.
106.
常安全  眭小利 《无损检测》2006,28(4):179-181
主要介绍了RD2、提速车和DF4轴型超声波探伤半轴试块的研制,同时介绍了主要的技术要求及制作工艺。该试块适用于在役轮轴超声波探伤,为现场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探伤基准。  相似文献   
107.
介绍国内外连续重整催化剂研究进展情况。最新开发了R-264、PV-V I等一系列高密度连续重整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新型分离技术--工业高效制备色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  韩金玉  常贺英 《现代化工》2004,24(10):63-65
工业高效制备色谱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分离技术.介绍了模拟移动床色谱、VariCol色谱和超临界流体色谱3种主要的工业高效制备色谱的原理和应用,并扼要介绍了工业高效制备色谱分离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Fe2+和Fe3+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西亮  赵金安 《山西化工》2003,23(3):27-28,42
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Fe2 和 Fe3 的方法 ,结果表明 ,在 λ1 =4 0 0 nm,λ2 =5 4 2 nm处 ,显色时间在 6 0 min~ 80 min,p H =4~ 5时能联合测定水中 Fe2 和 Fe3 ,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0.
橙花醇和香叶醇是重要的基础香料,沸点差仅为2℃,具有热敏性。以往研究中应用减压间歇精馏分离橙花醇和香叶醇的混合物,一次精馏得到90%以上的产品收率低(仅为46%),且塔釜温度较高,操作周期长,不宜于工业生产。本文针对沸点差较小的热敏性物系,采用减压高效间歇精馏方法对橙花醇和香叶醇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考察全回流时间、回流比、加热负荷和压力等操作因素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塔顶压力为600Pa~700Pa,塔压降为4800Pa~4900Pa,釜温在150℃~152℃之间,全回流6h,采用20 1,10 1,5 1的变回流比操作。实验结果显示,单塔精馏即可得到含量大于90%的橙花醇和香叶醇,收率在65%以上,提高20%无热分解现象,过程稳定,为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