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72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52篇
化学工业   289篇
金属工艺   43篇
机械仪表   94篇
建筑科学   98篇
矿业工程   16篇
能源动力   36篇
轻工业   244篇
水利工程   35篇
石油天然气   63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1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2篇
冶金工业   478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4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525篇
  1997年   825篇
  1996年   538篇
  1995年   316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30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8篇
  1976年   224篇
  1975年   10篇
  197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An 8:1 multiplexer (MUX) and 1:8 demultiplexer (DMUX) implemented with AlGaAs/GaAs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s are described. The circuits were designed for lightwave communications, and were demonstrated to operate at data rates above 6 Gb/s. These are among the fastest 8-b MUX-DMUX circuits ever reported. Each contains about 600 transistors and consumes about 1.5 W. The pair provides features such as resettable timing, data framing, and clock recovery circuitry, and a built-in decision circuit on the DMUX. Emitter-coupled logic (ECL) compatible input/output (1/O) signals are available. The circuits were implemented with bi-level current mode logic (CML) and require a -5.2-V power supply and a +1-V bias for ECL compatibility  相似文献   
52.
谢骏  笪良龙  唐帅 《兵工学报》2013,34(3):294-300
为了解决螺旋桨空化噪声的连续谱及其调制谱特性的建模与仿真问题,在对空化噪声 连续谱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空泡的崩溃时刻的随机性和准周期性及其辐射噪声 的波形结构,分4 种情况分别对各空泡辐射噪声的合成功率谱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行了仿真验 证,提出了空化噪声连续谱的时域蒙特卡罗仿真模型;结合螺旋桨空化噪声时变特性的物理机理, 提出了螺旋桨空化噪声调制波形仿真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螺旋桨空化噪声调制特性 频域不均匀性本质是空化噪声连续谱形状的不稳定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决大深度水听器的耐压问题,对空气背衬压电圆管和压电球壳换能器的强度与稳定性失效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使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进行结构静力仿真和特征值屈曲仿真。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空气背衬压电圆管和压电球壳自身具有相当的耐压性能,可以用于制作耐压3 km以上的大深度水听器。随后制作了1个直径?30 mm、厚3 mm的压电球壳水听器,并通过了30 MPa耐压测试。最后采用有限元仿真法研究了高静水压对压电圆管和压电球壳换能器灵敏度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高静水压会导致压电圆管和压电球壳换能器灵敏度损失,且静水压越高,灵敏度损失越快。  相似文献   
54.
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距离修正定位算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陈昌祥  达维  周洁 《通信技术》2011,44(2):65-66,69
节点自身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目标定位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包括基于距离和距离无关两类。其中基于RSSI的定位算法由于实现简单而被广泛使用,但RSSI方法的测距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了节点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距离修正定位算法。该算法通过RSSI测距,计算近似质心的位置,以此为参考点进行距离修正,然后确定节点的位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高节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5.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工业上十分重要的反应。以纳米碳材料为催化剂,催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是纳米碳材料领域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纳米碳材料既可以在较低温度下高活性地催化乙苯氧化脱氢,也可以高选择性地催化乙苯直接脱氢,且反应过程中无需通入水蒸气,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综述了近年来纳米碳材料催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纳米碳材料的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纳米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催化乙苯脱氢反应机理等方面,同时总结了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6.
以硅/铝摩尔比(n(SiO2)/n(Al2O3)=24的ZSM 5分子筛为母体,通过酸处理脱铝制备了具有不同硅/铝摩尔比(50、85、110、140)的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吡啶红外吸附(Py-FTIR)、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其应用于正辛烷和乙基环己烷催化裂解反应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正辛烷和乙基环己烷的转化率与ZSM-5分子筛硅/铝比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即硅/铝比越低、酸量越高,转化率越高;但ZSM-5分子筛硅/铝比低、酸量过多会导致非选择性副反应发生,降低目的产物低碳烯烃收率和选择性。不同硅/铝比ZSM-5分子筛在正辛烷和乙基环己烷催化裂解反应中显示出不同的催化性能,对于相同碳数的烷烃正辛烷和乙基环己烷,由于其分子结构不同,所适宜的硅/铝比不同;在相同硅/铝比分子筛条件下,环烷烃乙基环己烷的总体反应活性低于相对应的直链烷烃正辛烷;正辛烷在ZSM-5-85分子筛上具有更优异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乙基环己烷在ZSM-5-50分子筛上具有更优异的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7.
利用结构优化改性前后的分子筛作为活性组元制备出一系列催化剂,并通过重油微反及ACE-Model R+固定流化床评价其催化裂化性能,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气相超稳制备的分子筛再经稀土离子优化改性后,用其制成的催化剂的催化裂化反应的转化率显著提高,重油裂化能力明显增强,汽油中烯烃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58.
针对传统桥式整流升压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效率较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最小电压应力的软开关无桥PFC电路拓扑.在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台300 W的实验样机.结果表明,改进的无桥PFC电路拓扑具有通态损耗低、电流采样简单,能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关断和零电流开通,同时实现整流二极管零电压导通和接近零电流软关断...  相似文献   
59.

无人机(UAV)的便携性和高机动性使其与认知无线电(CR)结合的应用场景更加实用。在构建的无人机认知无线网络(CRN)模型中,该文提出UAV单弧度吞吐量优化方案,在确保检测概率的前提下优化感知弧度最大化UAV平均吞吐量。考虑在信道条件不理想情况下进一步改善感知性能,提出基于协作频谱感知(CSS)的多弧度吞吐量优化方案,利用交替迭代优化(AIO)算法对感知弧度和弧度数量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大化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多弧度协作频谱感知方案在信道衰落严重时,对于主用户(PU)服务质量(QoS)和UAV吞吐量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0.
温度控制在现代自动化工业现场非常普遍:比如在;台金、化工、建材等各类现代工业中,均广泛使用反应炉、加热炉等设备,这类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温度进行准确的测控。常规的温度控制算法往往是采用PID等基本过程的控制算法,但是PID往往难以达到很多场合对于控制速度、精度等方面的要求。尝试使用遗传算法来进行温度控制,并进行了Multisim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新的算法,其控制效果改进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