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205篇 |
免费 | 15371篇 |
国内免费 | 733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121篇 |
技术理论 | 8篇 |
综合类 | 11692篇 |
化学工业 | 16087篇 |
金属工艺 | 7493篇 |
机械仪表 | 7516篇 |
建筑科学 | 9114篇 |
矿业工程 | 3981篇 |
能源动力 | 3371篇 |
轻工业 | 14292篇 |
水利工程 | 3457篇 |
石油天然气 | 4388篇 |
武器工业 | 1449篇 |
无线电 | 1305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216篇 |
冶金工业 | 4387篇 |
原子能技术 | 1465篇 |
自动化技术 | 1682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4篇 |
2024年 | 2342篇 |
2023年 | 2530篇 |
2022年 | 4602篇 |
2021年 | 5802篇 |
2020年 | 4532篇 |
2019年 | 3444篇 |
2018年 | 3450篇 |
2017年 | 3942篇 |
2016年 | 3665篇 |
2015年 | 5549篇 |
2014年 | 6803篇 |
2013年 | 8027篇 |
2012年 | 9397篇 |
2011年 | 9921篇 |
2010年 | 9012篇 |
2009年 | 8439篇 |
2008年 | 8508篇 |
2007年 | 8051篇 |
2006年 | 6989篇 |
2005年 | 5562篇 |
2004年 | 4034篇 |
2003年 | 3065篇 |
2002年 | 2984篇 |
2001年 | 2648篇 |
2000年 | 1803篇 |
1999年 | 1124篇 |
1998年 | 532篇 |
1997年 | 436篇 |
1996年 | 377篇 |
1995年 | 256篇 |
1994年 | 201篇 |
1993年 | 170篇 |
1992年 | 155篇 |
1991年 | 99篇 |
1990年 | 81篇 |
1989年 | 69篇 |
1988年 | 37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14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9篇 |
1977年 | 2篇 |
1959年 | 10篇 |
1951年 | 2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104.
为提高冷藏南美白对虾的贮藏品质,分别采用0.05%溶菌酶、0.1%植酸、0.5%柠檬酸、0.15%抗坏血酸、0.5%L-半胱氨酸和1.5%壳聚糖保鲜对虾,通过感官评价、pH、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多酚氧化酶相对酶活力的测定评价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5%壳聚糖能有效减缓新鲜对虾感官品质的下降,并抑制微生物生长,0.5%柠檬酸对挥发性盐基氮抑制效果最好,并有较强的抑制多酚氧化酶作用,0.5%L-半胱氨酸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和黑变,而0.05%溶菌酶、0.1%植酸和0.15%抗坏血酸对南美白对虾的品质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获得适宜甘蔗醋酿造的高产菌株,以自然发酵的甘蔗渣为筛选材料进行筛选。通过对筛选样品进行富集培养和平板分离,获得116株菌株,再采用产醋酸发酵、耐酒精性发酵以及传代稳定性发酵等方法进一步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分析发酵液的乙酸含量,最后获得1株具有产酸高、耐酒精性强、遗传稳定的菌株C22。菌株C22在12%(v/v)的酒精度下仍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发酵作用,在起始酒精度为6%(v/v)和12%(v/v)的培养基中,菌株C22的醋酸产量分别为41.8g/L和62.2g/L。经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等方面的分析,鉴定菌株C22为巴氏醋酸杆菌。 相似文献
106.
107.
辐照作为一种低能耗、安全、有效的加工方式在食品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辐照对储藏谷物的主要作用包括:适宜剂量的辐照可杀害储粮中的害虫,且不会影响谷物品质;控制谷物中常见的致病菌,产毒菌素的生长,降解致病霉菌;通过作用于淀粉颗粒,提高谷物的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另外,辐照还可延缓谷物老化,劣变的过程,提高保鲜期,提高谷物成品的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辐照对谷物食品品质和营养的影响,分析评价了食品辐照的优劣及国际机构对辐照食品的认可进程,并对消费者的接受度等辐照领域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以江西瑞昌山药皮为主要发酵原料,采用粗壮脉纹孢菌(Neurospora crassa)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合固态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发酵时间、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和粗壮脉纹孢菌接种量四个因素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发酵时间60h,植物乳杆菌接种量10%,粗壮脉纹孢菌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产类胡萝卜素的量为(179.22±1.44)μg/g培养物。 相似文献
110.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micals,PFC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被列入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已成为环境与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领域。全氟化合物主要包括稳定态和离子态氟化物,被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食品包装、不粘锅涂层等与食品包装及加工相关的领域。本文对PFCs的理化性质、应用、毒性作用以及在食品中的污染水平进行了评述,重点探讨了其在食品中的分析测定方法,以期为我国开展食品领域内全氟化合物的风险评估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