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510篇
  免费   11491篇
  国内免费   7091篇
电工技术   8125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9079篇
化学工业   12988篇
金属工艺   5952篇
机械仪表   6697篇
建筑科学   7400篇
矿业工程   3466篇
能源动力   2827篇
轻工业   10231篇
水利工程   2707篇
石油天然气   3908篇
武器工业   1449篇
无线电   10695篇
一般工业技术   8549篇
冶金工业   3330篇
原子能技术   1365篇
自动化技术   14321篇
  2024年   553篇
  2023年   1996篇
  2022年   4220篇
  2021年   5405篇
  2020年   3820篇
  2019年   2872篇
  2018年   3028篇
  2017年   3193篇
  2016年   2833篇
  2015年   4566篇
  2014年   5533篇
  2013年   6155篇
  2012年   7810篇
  2011年   7922篇
  2010年   7132篇
  2009年   6835篇
  2008年   6729篇
  2007年   6470篇
  2006年   5671篇
  2005年   4471篇
  2004年   3322篇
  2003年   2629篇
  2002年   2733篇
  2001年   2380篇
  2000年   1628篇
  1999年   925篇
  1998年   439篇
  1997年   354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42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7篇
  1979年   1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地震测井施工中,为监测地下检波器的运动特征,需应用三维监测技术。首先从映射几何的角度深入分析OpenGL的三维监测技术,建立OpenGL虚拟场景,然后分析检波器模型内外方位元素的表达,利用三维绘图技术建立检波器的立体模型,最后对所获取的坐标数据进行快速的三维绘图技术处理,形成实时可靠的立体模拟界面。实验结果表明:检波器的方位角模拟精确度能保证在1°以内,满足后期简化数据处理的要求。该技术应用在地震测井中时,具有远程、可靠、无损检测等特点,为操作人员提供直观可靠的观测决策平台,并且结合实际需求能够扩展多种功能模块,可广泛应用于测井过程中方位数据的获取。  相似文献   
32.
在国标法GB 7494—1987的基础上,将在线萃取、在线分离技术与分光光度法相结合,研究了自动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使国标法中的各个操作步骤完全实现自动化。结果表明,新的自动测定法在0.034~2.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08 6 mg/L,相对标准偏差3.8%(n=6),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8.3%~100.0%。测定全过程相对密闭,人体不接触三氯甲烷,保护了分析人员的自身安全,方法操作简便,测定时间也较短,单个样品测定时间7 min。  相似文献   
33.
This paper addresses a tracking problem for uncertain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in which the uncertainties, including parametric uncertainty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are periodic with known periodicity. Repetitive learning control (RLC) is an effective tool to deal with periodic unknown components. By using the backstepping procedures, an adaptive RLC law with periodic parameter estimation is designed. The overparameterization problem is overcome by postponing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to the last backstepping step, which could not be easily solved in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adaptive RLC law without overparameterization can guarantee the perfect tracking and boundedness of the states of the whole closed‐loop systems in presence of periodic uncertainti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controller is demonstrated by an implementation example on a single‐link flexible‐joint robot.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4.
使用气-质联用仪测定餐饮废油生物柴油(WCME)和-10号柴油(-10PD)的组成,使用冷滤点试验器和运动黏度试验器测定WCME的低温流动性,同时使用调合、添加低温流动性改进剂的方法改进WCME的低温流动性。实验结果表明,WCME主要由饱和脂肪酸甲酯和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组成,质量分数分别为27.63%和71.81%;WCME冷滤点为0℃,运动黏度(40℃)为4.41mm2/s;WCME与-10PD调合后,冷滤点降低,其中B20的冷滤点最低,为-13℃,运动黏度随着WCME的体积分数的减少,逐渐接近-10PD的运动黏度。通过添加低温流动性改进剂,WCME,B10,B20的冷滤点分别从0,-8,-13℃降至-4,-26,-25℃。  相似文献   
35.
应急避难场所广播体系由应急广播、场所广播室、接收端、网络接收、广播管理群、监测系统等6部分组成.针对电台在市区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广播作出设计,在学校、社区、广场上安装广播系统,做到市区全方面覆盖.  相似文献   
36.
某核电厂辐照监督管运输容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7.
38.
在通讯设备爆炸式增长的时代,移动边缘计算作为5G通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对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显得尤为重要。移动边缘计算的思想是把云计算中心下沉到基站部署(边缘云),使云计算中心更加靠近用户,以快速解决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但是,相对于大型的云计算中心,边缘云的计算资源有限,传统的虚拟机分配方式不足以灵活应对边缘云的计算资源分配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根据用户综合需求变化的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DRFAA),采用"分治"策略,并将资源模拟成"流体"资源进行分配,以寻求较大的吞吐量和较低的传输时延。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动态计算资源和频谱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与边缘云之间的传输时延,也可以提高边缘云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39.
以从自然腐败的樱桃上分离的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LD3.0086为指示菌,研究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抑制作用靶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卡尔科弗卢尔荧光增白剂染液(calcofluor white,CFW)染色观察苯乳酸对菌丝顶端生长的破坏作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链格孢霉的超微结构变化,通过测定苯乳酸作用前后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变化研究苯乳酸对菌丝细胞壁的破坏作用,应用荧光双染色法观察苯乳酸对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12.5 mmol/L的苯乳酸能有效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与对照组(无菌水处理)相比,苯乳酸处理后链格孢霉顶端生长细胞无明显形变,经12.5 mmol/L苯乳酸处理的链格孢霉上清液中N-乙酰葡萄糖胺质量浓度基本不变;苯乳酸处理24 h,链格孢霉菌丝细胞壁表面无明显损伤,细胞内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苯乳酸短时间(4 h)处理链格孢霉,菌丝细胞膜仍较为完整,加入苯乳酸较长时间(8 h)后细胞膜发生破裂。综合分析可知,苯乳酸对链格孢霉的主要作用靶位应不是菌丝体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而是在菌丝体内部,通过破坏菌丝内部细胞器结构或引起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从而抑制链格孢霉的生长和繁殖,发挥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0.
0.5 at.% Cr:ZnGa2O4 precursor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ith nitrates as raw materials, using ammonium carbonate as the precipitant. Low-agglomerated Cr:ZnGa2O4 powders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43 nm were obtained by calcining the precursor at 900℃ for 4 h. Using the powders as starting materials,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n average grain size of about 515 nm were prepared by presintering at 1150℃ for 5 h in air and HIP post-treatment at 1100℃ for 3 h under 200 MPa Ar. The in-line transmittance of 0.5 at.% Cr:ZnGa2O4 ceramics with a thickness of 1.3 mm reaches 59.5% at the wavelength of 700 nm. The Cr:ZnGa2O4 ceramics can be effectively excited by visible light and produce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at 700 nm. For Cr:ZnGa2O4 transparent ceramics, the brightness of afterglow was larger than 0.32 mcd/m2 after 30 min, which is far superior to that of Cr:ZnGa2O4 persistent luminescence pow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