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50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52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43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82篇
水利工程   2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58篇
冶金工业   1512篇
原子能技术   20篇
自动化技术   8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45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8篇
  1976年   115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100〉晶向硅片上通过各向异性腐蚀形成作为模板的倒金字塔形尖坑, 用LPCVD和PECVD法淀积一层约 1 μm厚的氮化硅膜, 通过等离子刻蚀形成悬臂梁图形,再把抛光玻璃片静电键合到氮化硅膜上, 最后把衬底硅片腐蚀掉,带有金字塔形针尖的悬臂梁就暴露出来,从而构成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描绘纳米图像的氮化硅纳米探针.对针尖的尖度和氮化硅膜悬臂梁的热应力补偿进行了深入研讨, 并报道一种特殊而有效的悬臂梁掩模板图形的新设计.制成的氮化硅纳米探针在原子力显微镜上成功地描绘出了纳米图像, 经检测, 其 Z向偏转检测精度优于10-9量级.  相似文献   
42.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稠油稠变阶段及其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夏地区稠油分布于距油源玛湖凹陷远距离的断裂上盘中生界超覆尖灭带上,埋深浅,构造简单。表现出高密度、高粘度、高沥青质、高酸值、低蜡、较高凝固点的特征,体现了生物降解原油的基本特征。根据其饱和烃色质谱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降解程度、三环萜烷和孕甾烷含量等将其降解稠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长距离通过不整合面运移遭受水洗、生物降解是导致原油稠变的主要因素,其成藏主要与不整合和浅部正断层有关,在后期成藏中对油气有重要的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43.
采用前躯体浸渍法合成了VOx/Al2O3催化剂,并采用XRD、Uv-Vis、H2-TPR、NH3-TPD以及吡啶吸附红外等技术对催化剂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二甲醚制备甲醛的反应性能。XRD的测试表明,V的氧化物在载体上处于高度分散状态,没有独立的V2O5晶相峰存在。Uv-Vis的测试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较之常规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位于更高波数,因而VOx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更加均一。H2-TPR的结果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对更加容易还原,催化氧化能力更强。NH3-TPD以及吡啶吸附红外的结果表明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对具有较少的B酸和较弱的酸性。前躯体浸渍法制备的VOx/Al2O3催化剂在DME选择氧化制备甲醛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甲醛的选择性和收率,选择催化的性能更佳。  相似文献   
44.
提出根据直方图特征去除视觉文档图像反渗噪声的方法.对于灰度直方图呈双峰特性的噪声图像,选取适当区域分别进行增强或归一化处理以达到去除反渗噪声的目的;而对于直方图呈单峰特性的含反渗噪声图像,建立了一种基于背景分离的新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视觉文档图像中的反渗噪声.  相似文献   
45.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含骨类食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波谱测定是检测含骨类食品自由基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工作研究了辐照诱导的含骨类食品的ESR波谱特征、样品制备方法及辐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辐照前后ESR波谱图形、g因子和△H皆有明显差异,据此很容易区分辐照与未辐照含骨类食品样品;冷冻干燥和磨碎是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吸收剂量(0.3-10.1kGy)与ESR信号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ESR信号的相对强度还与动物种类有关.这为制定我国含骨类辐照食品的ESR检测方法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6.
辐射诱导冷却肉脂肪氧化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辐照剂量、贮藏效应、氧气含量和抗氧化剂等因素对辐照冷却肉脂肪氧化的影响,提出了抑制辐照冷却肉脂肪氧化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辐照冷却肉的过氧化值与辐照剂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在包装实验中,真空包装和无氧包装(N2+CO2)可以咀显降低贮藏期间辐照冷却肉的过氧化值和TBARS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添加抗氧化剂后,辐照冷却肉的脂肪氧化明显降低,其过氧化值和TBARS值在贮藏期间不超过3meq/kg和0.4mgMDA/kg,而对照达到29meq/kg和1.13mgMDA/kg,其中抗氧化剂茶多酚和维生素E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7.
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γ射线辐照水溶液中氯霉素的降解规律,并对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辐照前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图谱中氯霉素峰面积变化,分析得出氯霉素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降解规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定性分析氯霉素的辐解产物.结果表明,氯霉素残留量随吸收剂量和初始浓度的变化关系满足指数方程;氯霉素辐射降解后形成了30个以上的辐解产物,它们在氯霉素检测波长278nm下的响应值均较低;确定了氯霉素在不同辐解条件下均出现的8种主要辐解产物,它们的准分子离子质量[M-H]分别为:353、337、335(A)、335(B)、319、289、127、166,并对主要辐解产物进行了初步的结构解析.  相似文献   
48.
A new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called VFI5 (for Voting Feature Intervals),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problem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rythemato-squamous diseases. The domain contains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known diagnosis. Given a training set of such records, the VFI5 classifier learns how to differentiate a new case in the domain. VFI5 represents a concept in the form of feature intervals on each feature dimension separately. classification in the VFI5 algorithm is based on a real-valued voting. Each feature equally participates in the voting process and the class that receiv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votes is declared to be the predicted cla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FI5 classifier is evaluated empirically in terms of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running time.  相似文献   
49.
50.
This study compared noninvasive preoperative functional imaging by using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with intraoperative direct cortical stimulation in ten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ery. The goal was to assess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MEG-based functional imaging in these patients as a possible replacement or adjunct for direct cortical stimulation with electrocorticography. Objective comparison of intraoperative mapping with preoperative MEG procedures was achieved by intraoperative recording of mapped cortical locations for motor responses using an interactive image-guided surgical device, the ISG viewing wand, with which mapping points could be marked on a previously acquired (MRI) set. In all ten patients, at least one stimulation site elicited a response during both MEG and intraoperative mapping. The central sulcus ipsilateral to the lesion was only directly visible on high-resolution MRIs in 3/10 cases and equivocally in 2/10. Coregistered with MRI to form magnetic source images (MSIs), MEG predictions of the postcentral gyrus were possible in all 10 cases. In all 10 cases, these were in agreement with intraoperative estimation of the precentral gyrus. Functional mapping of somatosensory cortex was achieved noninvasively in surgical patients by using MSI. The accuracy, compared with cortical stimulation, was always sufficient to define motor and somatosensory stri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