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17篇
  免费   1013篇
  国内免费   398篇
电工技术   662篇
综合类   484篇
化学工业   2025篇
金属工艺   494篇
机械仪表   554篇
建筑科学   688篇
矿业工程   149篇
能源动力   379篇
轻工业   1167篇
水利工程   206篇
石油天然气   268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17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57篇
冶金工业   9947篇
原子能技术   157篇
自动化技术   178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477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747篇
  2012年   774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34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80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187篇
  1997年   1812篇
  1996年   1211篇
  1995年   691篇
  1994年   569篇
  1993年   658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68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34篇
  1986年   138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73篇
  1980年   110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227篇
  1976年   504篇
  1975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1.
裂缝周边脱砂带对裂缝扩展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脱砂压裂过程中,裂缝周边一旦形成砂桥,裂缝会在周边法向(缝长和缝高方向)停止增长,而缝宽则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并形成相对意义上的“短宽裂缝”。从岩石造缝机理、流体力学和渗流力学的角度探讨了裂缝周边脱砂带对缝长和缝高的控制作用,并对“脱砂质量”问题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12.
介绍了DLA—Ⅰ型钻井液润滑性分析仪的仪器结构、性能、实验测定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在性能和操作方面均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第一台能模拟井下动态条件对钻井液润滑剂和解卡剂进行评价的仪器。  相似文献   
913.
天然气脱水系统的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河南省开封市CNG一号加气站中的高压脱水装置,存在着因压缩机油污分子筛干燥剂,导致干燥剂使用周期短、更换困难、能耗大等诸多弊端,亟需改造。为此,将高压脱水装置改为低压脱水装置,延长了吸附周期,减少了再生频次,并大大降低了电能和天然气消耗量,获得年减少电、气开支3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14.
本研究在包含Mo边、S边和角位的六边形团簇模型基础上,通过DFT计算对硫化物和氮化物在NiMoS相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活性中心上喹啉的吸附均强于苯并噻吩,但含有Ni的Mo边和角位对硫化物的选择性更高。这解释了氮化物对加氢脱硫抑制作用,也表明增加助剂Ni可能会减弱氮化物对加氢脱硫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15.
基于蚂蚁算法的断裂追踪技术在乌夏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裂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重要内容,解释的可靠性对储层研究有很大影响。在乌夏地区地震资料进行预处理并综合应用相干体、方差体等技术手段检测地震反射不连续性的基础上,应用蚂蚁追踪技术进行断裂系统解释,对蚂蚁追踪属性体提取过程中涉及的6个参数的合理取值进行对照试验,并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多次验证。文中利用构造平滑、方差计算增强断裂边界,通过参数试验,确定属性提取最优参数组合,并由产状控制滤除低角度层位痕迹,进而生成蚂蚁追踪属性体;对属性体提取积分厚度,预测平面裂缝发育情况,通过碎片拾取,确定裂缝大致方位及角度,以加深对乌夏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断裂系统的认识。应用分析表明,蚂蚁追踪的属性体断裂痕迹比相干体、方差体更为清晰,并能在平面及剖面解释上体现更多的细节。  相似文献   
916.
CO2置换CH4水合物是一种开发CH4的新方法,该方法既可以开发CH4,又可以永久储存CO2。通过自行优化设计的实验装置,研究了石英砂介质体系中温度和压力对置换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置换压力为2.5MPa,温度为273.15K、274.15K、275.15K、276.15K、277.15K、278.15K时,置换率分别为1.75%、6.99%、13.43%、5.53%、22.64%、44.90%;在温度为275.15K,置换压力为2.0MPa、2.5MPa、3.0MPa、3.5MPa时,置换效率分别为37.11%、13.43%、3.44%、4.58%。可见,温度和压力都是推动CO2置换CH4水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17.
针对龙004-X1井?365.1 mm套管悬挂273.05 mm套管的固井需求,研制了XG70 365×273非标全通径高压尾管悬挂器。通过室内性能测试和现场成功应用表明,该悬挂器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单,具有悬挂负荷大、可不严格找"中和点"倒扣丢手、胶塞碰压自锁、后期无需钻件等特点,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18.
目的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涂层,提高C/C复合材料抗烧蚀性能。方法采用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纯Si涂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对涂层高温热处理,纯Si涂层与C元素在高温下反应,原位生成SiC涂层。利用电弧加热器在不同烧蚀温度下,分别考核涂层的驻点烧蚀性能,并采用OM、SEM、EDS和XRD等对烧蚀前后的微观形貌和物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致密的SiC涂层,涂层中没有明显的裂纹存在,并在涂层下方产生较深的渗透区域,深度超过涂层厚度。制备的SiC涂层在1400℃下烧蚀50 s,涂层完整,具有良好的驻点烧蚀性能;在1600℃和1650℃下烧蚀50 s,涂层部分剥落,C/C复合材料基体产生烧蚀。结论 SiC涂层在高温下氧化成Si O2玻璃态膜,并覆盖在C/C复合材料表面,对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随着烧蚀温度的提高,在超音速气流的冲刷下,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SiC主动氧化的原因,涂层在烧蚀面边缘出现剥落,且剥落现象越来越严重,涂层失去对C/C基体的保护作用,烧蚀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919.
中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浅析家具产业的低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家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实践低碳设计。本文从园区规划、用料规划、产品设计、销售渠道等方面论述我国家具产业在实践低碳经济过程中的行动与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0.
Cell localisation in the matrix microstructure of fermented food is important for microbial activity and ripening.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in these phenomena, the physicochemical behaviour of four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investigated after inoculation of raw milk or milk fractions.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physicochemical and metabolic properties, media were (i) rapidly acidified to avoid cell division or (ii) bacteria were allowed to ferment milk.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ilk components, cells were dispersed in protein or fatty globule fractions. From two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biovar. diacetylactis strains selected from their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investigated in previous studies, after rapid acidification one was encountered in fatty globules and protein gels whereas the other was found in serum and on the surface of globules. After fermentation, the first one formed colonies in the lipid phase or next to it in the whey and the second formed colonies in the protein gel. Strains forming long chains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and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were always found in contact with fatty globules, where they develop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ocalisation and subsequent spatial colonisation depend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ell surfaces, on the structure in chains as well as on the metabolic ability to develop on proteins or lip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