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3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电工技术   128篇
综合类   191篇
化学工业   697篇
金属工艺   202篇
机械仪表   233篇
建筑科学   270篇
矿业工程   87篇
能源动力   107篇
轻工业   304篇
水利工程   55篇
石油天然气   270篇
武器工业   31篇
无线电   3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3篇
冶金工业   320篇
原子能技术   26篇
自动化技术   5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5篇
  1973年   7篇
  1971年   4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The influences of gas compositions on the rates of coke formation over a Pt?CSn/Al2O3 catalyst are studied. The coke formed on the catalys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wo kinds of coke are identified from the TPO profiles and assigned to the coke on the metal and the coke on the support, respectively. The coke formed on the metal is softer (containing more hydrogen) than that formed on the support. The rate of coke formation on the metal is weakly dependent on the propylene and hydrogen pressures but increasing with the propane pressure, while the rate of coke formation on the support is increasing with the propane and propylene pressures and decreasing with the hydrogen pressure. Based on the kinetic analysis, a mechanism for the coke formation on the Pt?CSn/Al2O3 catalyst is proposed, and the dimerization of adsorbed C3H6 is identified to be the kinetic relevant step for coke formation on the metal.  相似文献   
82.
多孔阳极氧化铝表面的润湿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体积分数的磷酸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得到多孔阳极氧化铝(PAA),在PAA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得到疏水性良好的表面.研究了在不同的阳极氧化及后期工艺条件下,PAA表面润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接触角为155°的超疏水表面;试样粗糙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的润湿性有影响,粗糙度越小,所得到的试样镀膜后的接触角越大;纳米孔的直径大小是影响多孔氧化铝膜润湿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直径范围内(160~190 nm之间)的氧化膜疏水性最好;大于1.7 μm的膜厚即能调节表面润湿性,恒压或恒流状态对接触角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3.
利用DS1302实现时间锁定及密码保护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引 言 DS1302时钟芯片功能强、功耗低,可以提供年、月、日、时、分、秒及带闰年补偿等信息.它内部有一个31字节RAM的高速数据暂存器,工作电压在2.0~5.5 V范围内选择.它与时钟/RAM间的通信仅需3根线: RST(复位)、I/O(数据线)和SCLK(串行时钟).  相似文献   
84.
基于非常稀疏随机投影的图像重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非常稀疏随机投影引入可压缩传感CS(Compressed Sensing)理论,提出一种新的CS测量矩阵:非常稀疏投影矩阵。利用非常稀疏投影分布的渐近正态性,证明了新的矩阵满足CS测量矩阵的必要条件。该矩阵由于其构成的非常稀疏性大大简化了图像重建过程中的投影计算,从而提高重建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非常稀疏投影矩阵在满足一定测量数目要求的条件下可以精确重建。最后给出了新的测量矩阵与一般采用的高斯和贝努里测量矩阵的重建结果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85.
张路  赵濉 《油田化学》1998,15(4):348-353
考察了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石油磺酸盐Cy体系与胜利孤东原油及萃取其酸性组分后的剩余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特性,发现复合驱油体系中的外加表面活性剂、碱与原油原位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离子强度下短时间内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外加表面活性剂对高离子强度下长时间的界面张力影响较大。动态界面张力的最低值与界面上各表面活性物质的浓度和比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为了克服高斯混合模型(GMM)的局限性,利用 Gibbs 理论和图像结构信息构造各向异性 Gibbs 随机场,并将其引入到 GMM 框架中,完善 GMM 的分类效果,使其在克服噪声影响的同时,还能够保持细长拓扑结构区域信息以及角点区域信息.实验结果证明,文中算法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87.
综合自适应阈值与多尺度的TV图像修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磊  韦穗  梁栋  王年 《计算机工程》2007,33(22):18-20
基于TV模型的图像修复算法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但其对参数的选取较敏感,且运算量较大。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自适应阈值与多尺度的TV图像修复算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TV图像修复模型的修复稳定性,还可以进一步压缩运算量,提高修复速度。  相似文献   
88.
DMD全息系统重构灰度级分数傅立叶全息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DMD投影系统的全息重构系统,用VC++实现分数傅立叶变换全息图生成平台并生成灰度全息图,由DMD全息系统实现灰度级分数傅立叶变换全息图重构,验证了DMD全息系统的可行性。此系统可为动态全息显示提供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89.
桩西馆陶组油藏物性较差,地层胶结疏松,易出砂,开发效率低,部分井因地层能量不足伴随出砂等情况,导致防砂后地层严重供液不足,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为提高桩西油区馆陶组油藏的开发水平,进行了射孔防砂工艺的优化研究与应用,采取增孔疏通近井地带后再防砂工艺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
Receptors are macromolecules that transmit information regulating cel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migration and apoptosis, play key roles in oncogenic processes and correlate with the prognoses of cancer patients. Thus, targeting receptors to constrain canc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has gained widespread interest. Small molecule compounds of natural origin have been widely used as drugs or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n cancer therapies due to their activities of selectively killing cancer cells, alleviating drug resistance and mitigating side effects. Meanwhile, many natural compounds, including those targeting receptors, are still under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for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In this review, we classify the receptors by their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illustrate the natural compounds targeting these receptors and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ies. We aim to provide primary knowledge of mechanistic regul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ancer therapies through targeting deregulated recep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