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7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293篇
电工技术   392篇
综合类   351篇
化学工业   420篇
金属工艺   381篇
机械仪表   284篇
建筑科学   247篇
矿业工程   153篇
能源动力   70篇
轻工业   399篇
水利工程   91篇
石油天然气   110篇
武器工业   83篇
无线电   27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8篇
冶金工业   1278篇
原子能技术   75篇
自动化技术   46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350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7篇
  1976年   85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核分析技术在环境和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汽车尾气颗粒物、同一污染源的不同粒径飞灰样品的分析,以及稀土元素对人和动物的毒性研究,获得了环境监测和方面的特定信息,展现了核分析技术在环境和医学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定位格架作为燃料组件中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不仅在结构上固定燃料棒,而且在燃料组件内热工水力性能同样显著,特别是对工质的搅混性能直接关系到反应堆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燃料组件内定位格架搅混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开展了棒束通道内定位格架上下游流场的可视化研究,对比了有无格架棒束通道内流场的分布特征,定量分析了定位格架对棒束通道流场搅混的贡献。对不同流速下定位格架下游横纵速度的沿程变化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了不同流速作用下定位格架对横向、轴向速度的促进和抑制规律。另外,通过速度均方根对下游的湍流特性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可为数值计算提供全场的数据验证,并可为定位格架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3.
丙三醇缩水甘油醚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三醇缩水甘油醚(GPE)改性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材料(pADM)的基本性能.通过考察不同温度、pH值、用量和反应时间对改性材料(GPE-pADM)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改性条件与改性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7~42℃,pH值10.0~10.5,反应时间48-72h,用量8%时综合性能较好.交联后材料的接触角明显降低,且随着GPE用量的增加,接触角降低程度增大,表明交联提高了材料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104.
交叉定位模糊区的精确几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似几何方式无法准确衡量交叉定位误差的问题,研究了交叉定位模糊区与目标方位的关系。基于精确几何法展开分析,通过对模糊区与目标几何关系的研究,数学推导得出模糊区的完整数学表达,描述了模糊区面积的变化规律。模糊区面积的最小值出现在两个测向站附近,测向交叉点(θ1=π/6,θ2=5π/6)的模糊区面积是局部极值,并与近似几何方式的结论进行了对比,讨论了两者的适用范围。在特定条件下,近似几何分析可以代替精确几何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相关结论的合理性,从而可实现定位策略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5.
干燥方法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热风干燥、冷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3种干燥方法对南美白对虾色泽、虾青素含量、组织结构、质构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干燥后L*下降,其大小依次为微波真空干燥>冷风干燥>热风干燥;虾青素含量降低,微波真空干燥产品虾青素含量最高,为77.5μg/g;热风干燥后肌纤维断裂严重,而冷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产品肌纤维结构较为完整;干燥后南美白对虾硬度、胶着性、咀嚼性提高,其中微波真空干燥产品增加最为显著;感官方面,微波真空干燥产品口感风味更好。综合来看,微波真空干燥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6.
轧钢技术的现状和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荻  米振莉  陈雨来 《钢铁》2007,42(11):1-4
介绍了最近十几年轧钢行业的技术进步、最新发展和目前的状况,分析了热轧带钢、宽厚板、冷轧、不锈钢生产的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品种开发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The speed profiles of arm movements display a number of regularities, including bell-shaped speed profiles in straight reaching movements and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d and curvature in extemporaneous drawing movements (described as a 2/3 power law). Here we propose a new model that simultaneously accounts for both regularities by replacing the 2/3 power law with a smoothness constraint. For a given path of the hand in space, our model assumes that the speed profile will be the one that minimizes the third derivative of position (or "jerk"). Analysis of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smoothness constraint and the 2/3 power law revealed that in both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the power law is equivalent to setting the jerk along the normal to the path to zero; it generates speed predictions that are similar, but clearly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predictions of our model. We have assesse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on a number of motor tasks in two and three dimensions, involving discrete movements along arbitrary paths, traced with different limb segments. The new model provides a very close fit to the observed speed profiles in all cases. Its performance is uniformly better compared with all existing versions of the 2/3 power law, suggesting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eed and curvature may be a consequence of an underlying motor strategy to produce smooth movement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th and the speed profile of a complex arm movement is stronger than previously thought, especially within a single trial.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quite uniform over movements of different shape, size, and average speed. We did not find evidence for segmentation, yet prediction error increased with movement duration, suggesting a continuous fluctuation of the "tempo" of discrete movem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motor planning and on-line control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