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51篇 |
免费 | 487篇 |
国内免费 | 36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36篇 |
技术理论 | 1篇 |
综合类 | 712篇 |
化学工业 | 1128篇 |
金属工艺 | 399篇 |
机械仪表 | 631篇 |
建筑科学 | 1100篇 |
矿业工程 | 513篇 |
能源动力 | 179篇 |
轻工业 | 1393篇 |
水利工程 | 589篇 |
石油天然气 | 517篇 |
武器工业 | 134篇 |
无线电 | 86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00篇 |
冶金工业 | 322篇 |
原子能技术 | 109篇 |
自动化技术 | 10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260篇 |
2020年 | 228篇 |
2019年 | 260篇 |
2018年 | 273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87篇 |
2015年 | 181篇 |
2014年 | 694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642篇 |
2011年 | 672篇 |
2010年 | 502篇 |
2009年 | 486篇 |
2008年 | 599篇 |
2007年 | 693篇 |
2006年 | 632篇 |
2005年 | 582篇 |
2004年 | 519篇 |
2003年 | 448篇 |
2002年 | 316篇 |
2001年 | 301篇 |
2000年 | 350篇 |
1999年 | 299篇 |
1998年 | 241篇 |
1997年 | 238篇 |
1996年 | 205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123篇 |
1993年 | 104篇 |
1992年 | 116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4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4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6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压电式振动给料器作为自动化装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使物料输送更加平稳、高效及噪音更低。针对矩形压电振子以垂直驱动式进行驱动上的动力不足、有效驱动频率区间小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侧边垂直驱动式压电振动给料器,分析了给料器的工作原理,建立振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和料斗振幅的主要因素。制做了振动给料器样机,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电压为100 V时,样机的有效输送频率范围为116~134 Hz,在共振点处物料拥有最大的输送速度,分析了流经给料器的电流与阻抗之间的关系,得出样机的固有频率为122 Hz。当样机共振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给料器对物料的输送速度呈线性增长。与同类型的压电给料器相比耗能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2.
43.
44.
锚杆(索)支护掘进巷道一般采用每50 m设置围岩变形观测站和顶板离层观测站的方式进行围岩变形量、顶板离层量矿压观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不高,尤其是长距离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为降低长距离锚杆(索)支护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强度,提高矿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发现顶板离层量、离层速率等关键参数变化,防范顶板事故发生。陕西黄陵二号煤矿418工作面胶带巷采用在线围岩观测系统对巷道表面收敛、顶板离层、锚杆(索)受力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分析巷道围岩变化情况,及时优化支护参数,采取可靠的顶板加固措施,有效防止了顶板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5.
以黄陵二号煤矿二盘区211回风巷与420胶带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锚杆预紧扭矩与预紧力转化试验、井下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某矿煤巷支护锚杆合理预紧力的确定。试验研究表明,锚杆预紧力与螺母预紧力矩成正比,且取决于系数k,k值越大,减摩效果越好,相同的预紧扭矩对应的锚杆预紧力越大;通过提高螺母预紧力矩和转换系数k值可以增大锚杆预紧力,而减摩垫片可使锚杆预紧力显著提高,且预紧扭矩越大,减摩垫片的作用越明显。对比井下试验发现,矿用锚杆预紧力转化系数低,建议预紧扭矩为400 N·m,转化后预紧力为32~72 kN,预紧力大,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国内油田伴生气乙烷回收均采用液相过冷工艺(LSP),解决该工艺在乙烷回收运行工况中存在的能耗较高、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方法基于LSP工艺流程和气相过冷、气液相混合过冷的原理,提出气液两相过冷改进工艺(GLSP)、原料气分流过冷工艺(FGSP),并进行工艺流程对比分析,重点研究改进工艺的特性和对原料气中CO2的适应性。 结果①GLSP工艺适用于外输气压力低的油田伴生气乙烷回收,具有乙烷回收率高、CO2适应性强(CO2摩尔分数为0.5%~2.5%)等特点;②GLSP工艺流程最优增压压力范围为4.0~4.5 MPa,乙烷回收率不宜超过95%;③在原料气中CO2含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气质变富,脱甲烷塔控制CO2冻堵的能力不断增强;④在同一气质条件下,装置总能耗随着原料气中C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结论提出的改进工艺提高了乙烷回收率,确定了最优增压范围,并提高了对原料气中CO2的适应性,为实际低压富气乙烷回收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研究前板桩墙与卸荷平台群桩基础连接为整体的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与工程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前板桩墙弯矩分布、卸荷平台下各排桩桩身弯矩与轴力分布、拉杆力及锚着点水平变形,推荐了各结构构件受力的设计控制值,分析了整体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异构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TCP)算法。该算法不仅能够动态寻求网络中的性能最优点,尽量使网络流量保持在该点,而且能够判断网络中数据包丢失的原因,合理地调整参数,避免了TCP-Reno中盲目将发送窗口减半的机制。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性能优于TCP-Reno和其他同类改进协议。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