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38篇
化学工业   50篇
金属工艺   53篇
机械仪表   51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2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3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采用Ag-Cu-Ti活性钎料真空钎焊Cf/SiC与钛合金,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对钎焊接头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利用剪切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接头反应产物主要有TiC,Ti3SiC2,Ti5Si3,Ag,TiCu,Ti3Cu4和Ti2Cu.在Cf/SiC复合材料附近形成TiC+ Ti3SiC2/Ti5S...  相似文献   
72.
采用Al-Si-Cu合金粉末扩散钎焊铝铜异种金属,采用SEM,EDS和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结合三元相图分析了接头形成机理,最后检测了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连接温度530℃,保温时间60 min,压力为1MPa时可形成均匀致密的接头,接头中存在大量条状和鱼骨状的Al-Si-Cu共晶组织,中间层与两母材结合界面处的组织结构不同,在靠近铜侧界面存在三种层状金属间化合物,其成分依次为Cu3Al2,CuAl和CuAl2,在靠近铝侧界面存在一个扩散区,没有形成层状金属间化合物.接头的抗剪强度随保温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保温60 min时达到35 MPa.  相似文献   
73.
在提升管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模型和重油反应动力学集总模型的基础上,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与反应耦合模型,对实验室小型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气固两相的流动、传热、传质与反应过程。结果表明,提升管反应器内气固两相在轴向和径向的流动、传热与反应的分布不均匀。在入口附近。原料和催化剂温度变化显著,各组分的浓度变化剧烈,在提升管上部,变化平缓。反应器出口各组分质量分数的模拟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对提升管反应器出口参数和反应结果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74.
ABSTRACT

A novel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operated arc welding method (HFAW) was developed to join aluminium and steel of 3.0?mm thickness without groove. Owing to the skin effect and proximity effect of high frequency current, a part of welding heat was directly distributed all over weld side wall. Consequently, sound double-sided weld formation was achieved under a low MIG heat input and high welding speed.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interfacial layer was limited to 2.3?µm. Benefitted from the balanced heat input and thin interfacial layer,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HFAW joint was necking at Al base metal. For traditional MIG joint, however, poor back weld formation and thick interfacial layer resulted in spontaneous fracture at interface.  相似文献   
75.
利用超级电容的功率密度高及可大电流充放电等特点,提出并设计了锂电池与超级电容双能源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建立了基于交流电力测功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在环综合测试台架。采用70.4V/40A·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与48.6V/165F超级电容模组进行混合,并设计了基于综合测试台架的后向工况测试流程。最后采用UDDS动态工况,完成对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双能源能量管理策略系统的在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混合结构及能量管理策略,锂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均限制在1C范围内,超级电容承担大部分电流波动,保护了锂电池组。  相似文献   
76.
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在东濮凹陷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下岩层存在速度各向异性时,常规各向同性偏移成像方法不仅可能导致成像位置误差,也会影响地震偏移成像质量。利用东濮凹陷实际地震数据探讨一种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首先利用双谱法速度分析获得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然后进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在实际资料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7.
由于石墨矿山的工艺设施不尽完善,很多矿山缺乏基本的"三废"治理条件,在资源开发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极大地制约了行业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石墨矿山"三废"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8.
关于弹丸焦形成机理的研究,国内外起步都比较晚,目前关于其深层的机理研究并不多。就国内而言,大多来源于炼油企业的生产报道,实验室研究较少,未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根据弹丸焦的形态及物性,提出了弹丸焦气相成核的动态过程,认为形成弹丸焦的本质原因是塔内气速过大,造成气相中焦粒(或前驱物)浓度过大,且停留时间过长。气相中的焦粒经融合、摩擦等过程后,最终形成弹丸焦。根据此机理,可以很好地统一解释各种影响弹丸焦形成的因素。该理论认为,塔内气速为原料性质、操作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函数,是弹丸焦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该机理,可以很好地解释弹丸焦生成过程中各种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塔内气速是弹丸焦生成的一个综合判据,它是原料性质、操作条件的函数。如果能够结合装置工况、原料性质等因素,通过流体动力学计算,拟合出弹丸焦生成的临界气速,可以对装置操作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参数对活动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活动空间问题。由于活动空间的边界曲线为刀具刀尖所能达到的最远点,所以根据从六条腿中一条腿达到最大长度时计算机构的位置反解,可求得其边界点。并通过实例,求得了不同截面下的活动空间的轮廓曲线。同时通过改变结构参数,进而求得这些参数对活动空间的影响,并绘制了相应的曲线。  相似文献   
80.
输变电工程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必须及时准确地监测土壤侵蚀状况。传统测钎法存在需人工测量、难以获得实时监测数据等局限性。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是新近研发的土壤侵蚀监测设备,具有自校准功能、实时监测、无线数据传输等优点。为测试该设备对土壤侵蚀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开展了人工模拟降雨土壤侵蚀测试试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绝对误差不大于2.1 mm,不随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大而增大;绝对误差在0~2 mm范围内可靠性为90%;测量精度随着土壤侵蚀厚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土壤侵蚀厚度超过10 mm时,测量精度在10%以内的可靠性为82.5%;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在线监测系统在土壤侵蚀量监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精度、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土壤侵蚀量的自动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