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4篇 |
免费 | 117篇 |
国内免费 | 1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9篇 |
综合类 | 89篇 |
化学工业 | 172篇 |
金属工艺 | 91篇 |
机械仪表 | 117篇 |
建筑科学 | 89篇 |
矿业工程 | 41篇 |
能源动力 | 22篇 |
轻工业 | 93篇 |
水利工程 | 16篇 |
石油天然气 | 106篇 |
武器工业 | 9篇 |
无线电 | 12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79篇 |
冶金工业 | 90篇 |
原子能技术 | 10篇 |
自动化技术 | 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56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69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地质灾害是建设用地选址时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危险性区划的主要参考要素,其直接或间接危害到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降低建设用地规划中地质灾害的影响,应将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考虑到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当中。以干旱河谷山区丹巴县为研究区,运用确定系数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体系对该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选择安全因子、自然因子、社会因子和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研究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对丹巴县进行危险性分区,极高危险区217.20km2,高危险区744.95km2,中度危险区1352.44km2,低度危险区1295.08km2以及极低危险区875.32km2。(2)丹巴县建设用地最适宜区面积为115.72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57%,适宜建设的土地少且多集中在小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和大渡河沿岸河谷地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和禁止建设区面积分别为683.47km2、623.21km2、590.66km2、2494.21km2。(3)已建成的城镇空间中38.50%和37.62%分布在最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整体分布状况良好。有5.85%的城镇空间建设在较不适宜区,2.67%在禁止建设区,存在生态安全风险,该区域应加强灾害预警与防灾减灾工作,有条件地适度搬迁。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地下水微生物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我国地下水微生物研究现状与重点,为后续污染修复提供参考,利用Excel、CNKI可视化分析模块和CiteSpace软件对国内该领域397篇期刊论文和199篇硕博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地下水微生物研究主要围绕地下水污染开展,一方面使用多种修复技术对地下水污染环境进行生物修复,为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地下水污染环境进行监测,为地下水污染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张胜研究员、林学钰院士、刘菲教授、王焰新教授和席北斗研究员是该领域不同研究阶段的重要学者,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该领域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下,充分发挥微生物群落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作用潜力仍是当下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的影响,勉县是陕南地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为了研究勉县地质灾害分布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别绘制了各影响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的叠加图,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勉县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汉江盆地年平均降雨量为850mm~900 mm的区域、中低山区和丘陵区以及志留系-奥陶系下统和侏罗系地层岩性区。地质灾害沿主要水系、断裂、公路等两侧一定范围内呈"带状"分布。汉江两侧1 km范围内灾害点最多,灾害点密度最大;勉县—略阳构造带两侧1 km范围内灾害点最多,灾害点密度最大;十天高速两侧1 km范围内灾害点最多,灾害点密度最大。分析结论为勉县移民搬迁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用透射电镜和高分辨电镜观察研究了PTC型BaTiO_3陶瓷的孪晶和孪晶界结构,并提出了可能的{111}孪晶及孪晶界的原子结构模型。结果表明,{111}孪晶形成氧八面体共面的共格倾斜孪晶界,在孪晶界处可能存在一定量的A空位且原子密度要低于孪晶体内。同时还发现两种其它特征的孪晶现象。 相似文献
108.
An ecophysiologic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biochemical effects of acidified seawater containing elevated concentration of CO(2) (C(CO2) 0.08, 0.20, 0.50 and 1.00%) on the copepod Centropages tenuiremis. AchE, ATPase, SOD, GPx, GST, GSH level and GSH/GSSG ratio of the copepo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levated C(CO2) and the duration of culture tim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everal biochemical indices in C. tenuiremis (ATPase, GPx, GST, GSH and SOD). Furthermor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72.32% of the overall variance was explained by the firs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GPx, SOD and GSH). Changes in GPx and GSH levels may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antioxidant defense of copepods against seawater acidification. The long-term response of copepods to seawater acidification and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cidification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trace metal need furthe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09.
N—二茂铁烷基氮丙啶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α-二茂铁烷基碳正离子氟硼酸盐和二茂铁甲基季铵盐与氮丙啶反应合成了12种 N-二茂铁烷基氮丙啶衍生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