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36篇
  免费   6941篇
  国内免费   4642篇
电工技术   498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6222篇
化学工业   9222篇
金属工艺   4179篇
机械仪表   4465篇
建筑科学   5544篇
矿业工程   2381篇
能源动力   1825篇
轻工业   6913篇
水利工程   1784篇
石油天然气   2715篇
武器工业   797篇
无线电   740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378篇
冶金工业   2742篇
原子能技术   1117篇
自动化技术   9045篇
  2024年   405篇
  2023年   1174篇
  2022年   2627篇
  2021年   3387篇
  2020年   2443篇
  2019年   1768篇
  2018年   1953篇
  2017年   2145篇
  2016年   1960篇
  2015年   2869篇
  2014年   3576篇
  2013年   4238篇
  2012年   5062篇
  2011年   5345篇
  2010年   4994篇
  2009年   4771篇
  2008年   4782篇
  2007年   4483篇
  2006年   3881篇
  2005年   3210篇
  2004年   2284篇
  2003年   1725篇
  2002年   1619篇
  2001年   1450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922篇
  1998年   540篇
  1997年   516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395篇
  1994年   334篇
  1993年   220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6篇
  1962年   42篇
  1961年   39篇
  1960年   16篇
  1959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介绍了装备维修任务指派时的一种算法,主要包括任务分解、任务划分、任务重组、任务排队和任务指派,重点讲述了任务重组的方法,给出一种求解任务指派的思路与算法,并给出了一简单示例,供装备维修决策、管理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基于非结构嵌套网格的旋翼前飞流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了一种基于线性弹簧理论的非结构动态嵌套网格方法,通过求解非定常Eu ler方程模拟了旋翼的前飞流场。根据距离参数快速生成便于计算的两个重叠网格子域,利用运动区子域网格的转动来模拟旋翼的旋转运动,并对其运用线性弹簧动态网格技术来处理旋翼的挥舞和变距运动。发展了一种快速查找插值贡献单元的方法,无需建立Inverse网格,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使用高效双时间方法分区求解非定常Eu ler方程,两个子域的流场参数在重叠区进行耦合。计算了旋翼的两种前飞状态,所得结果与实验和文献结果都很吻合。  相似文献   
993.
首先介绍了基本蚂蚁算法原理和改进的蚂蚁算法,即最大-最小蚂蚁算法,根据传热学原理用微元体热平衡法建立了电子系统热分析求解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并采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热平衡方程组,通过仿真实验证明用蚂蚁算法来优化电子元件的布局能够显著降低最大温度值,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4.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地质图件编绘工作对于制图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GIS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日益受到地质工作者的青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GIS具有不同于一般制图系统的强大的空间数据库以及建立在数据库基础上的查询和分析功能。本文以MAPGIS编制地质图的过程为例,着重从地质图数据库的建立来讨论GIS在地质图件编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文化差异与英汉语言中"红色"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折射出其文化背景、习俗;作为语言的一部分,颜色词的使用使得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多彩。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红色体现出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译文应传递颜色词红色所包含的语言文化信息,而不是仅仅追求语义层面的对等。同时,译文还应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俗。这样,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欣赏原文。  相似文献   
996.
在实际求解过程中,一些非线性互补问题没有导数或很难获得导数,因此提出了无导数下降算法.通过讨论了非线性互补问题在经过价值函数的极小化变形之后的解决方法,提出求解非线性互补问题的一个无导数下降算法,在一定条件下证明了该算法的适定性及收敛性,利用数值例子表明了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7.
Modelling of water permeability in cementitious materia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twork model to predict the permeability of cement paste from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ts microstructure. Based on a linked list pore network structure, the effectiv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s estimated and the fluid flow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Hagen–Poiseuille law. The pressure gradient at all nodes is calculated with the Gauss elimination method and the absolute permeability of the pore network is calculated directly from Darcy’s law. Finally, the permeability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direct water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 predicted permeability of hydrating cement pastes is extremely sensitive to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ement and especially to the minimum size of the cement particles. Both i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the permeability of cement paste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ritical diameter and by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pore structure, regardless of w/c ratio and curing age. The permeability of cement pastes could be predicted reasonably well when a minimum particle size 1 μm was chosen for the cement.
Résumé Cet article présente un modèle de réseau visant à prédire la perméabilité de la pate de ciment à l’aide d’une simulation numérique de sa microstructure. Sur la base d’une liste liée de la structure du réseau de pores, la conductivité hydraulique efficace est estimée et le flux de fluide est calculé selon la loi de Hagen–Poiseuille. Le gradient de pression est calculé à tous les nœuds par la méthode d’élimination de Gauss et la perméabilité absolue du réseau de pores est directement calculée à partir de la loi de Darcy. En conclusion, le modèle de perméabilité est validé par comparaison avec des mesures de perméabilité à l’eau. Selon ce modèle, la perméabilité prévue des pates d’hydratation de ciment est extrêmement sensible à la distribution des dimensions des particules du ciment et particulièrement à la taille minimale. Dans les simulations ainsi que dans les expériences, la perméabilité des pates de ciment est principalement déterminée par le diamètre critique et par la connectivité de la structure de pore, indépendante du rapport de l’eau au ciment et de la période de traitement. La perméabilité des pates de ciment pourrait être raisonnablement bien prédite lorsque l’on choisit 1 μm comme dimension de grain minimale du ciment.
  相似文献   
998.
Interface changes induced by electric poling treatment between an Ag electrode deposited by vacuum thermal evaporation and a polymer thin fil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polymer film poly (vinylidene fluoride) (PVDF), a fluoropolymer of repeat unit (–CH2–CF2–) was treated under electric poling at high temperature of 90°C. The characterization was accomplish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s a primary too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iezoelectricity of PVDF thin films and adhesion force between polymer thin film and metallic electrode are improved by electric poling and chemical bond joint.  相似文献   
999.
Reproducible and stable p-type ZnO thin film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N–Al codoping metho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N and Al are incorporated into ZnO. The resistivity, carrier concentration, and Hall mobility are typically of 50–100 Ωcm, 1×1017–8×1017 cm−3, and 0.1–0.6 cm2/Vs, respectively, for the N–Al codoped p-type ZnO films. Hall measurement, X-ray diffraction, and optical transmission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the properties with the storage period. Results show that the p-ty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l codoped ZnO films are of acceptable reproducibility and stability. In addition, the N–Al codoped p-type ZnO films have good crystallinity and optical quality. The properties are time independent.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了窑炉红外温度检测装置的组成及数据采集方案,通过步进电动机的细分定位控制实现了窑体温度无重复、无盲区的扫描检测,克服了由于窑体速度变化、扰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扫描不完全的缺点。四台回转窑试运行一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