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116篇 |
免费 | 10411篇 |
国内免费 | 657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8098篇 |
综合类 | 9525篇 |
化学工业 | 10935篇 |
金属工艺 | 6020篇 |
机械仪表 | 5861篇 |
建筑科学 | 6142篇 |
矿业工程 | 3918篇 |
能源动力 | 2502篇 |
轻工业 | 10916篇 |
水利工程 | 3053篇 |
石油天然气 | 3085篇 |
武器工业 | 1586篇 |
无线电 | 810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986篇 |
冶金工业 | 1112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52篇 |
自动化技术 | 117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25篇 |
2023年 | 1576篇 |
2022年 | 3648篇 |
2021年 | 4592篇 |
2020年 | 3323篇 |
2019年 | 2260篇 |
2018年 | 2439篇 |
2017年 | 2792篇 |
2016年 | 2540篇 |
2015年 | 4040篇 |
2014年 | 4994篇 |
2013年 | 5902篇 |
2012年 | 7414篇 |
2011年 | 7674篇 |
2010年 | 7311篇 |
2009年 | 6710篇 |
2008年 | 6815篇 |
2007年 | 6645篇 |
2006年 | 5677篇 |
2005年 | 4394篇 |
2004年 | 3238篇 |
2003年 | 2194篇 |
2002年 | 1934篇 |
2001年 | 1785篇 |
2000年 | 1463篇 |
1999年 | 741篇 |
1998年 | 2722篇 |
1997年 | 1559篇 |
1996年 | 1003篇 |
1995年 | 582篇 |
1994年 | 487篇 |
1993年 | 541篇 |
1992年 | 111篇 |
1991年 | 116篇 |
1990年 | 119篇 |
1989年 | 114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81篇 |
1986年 | 75篇 |
1985年 | 53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39篇 |
1981年 | 41篇 |
1980年 | 72篇 |
1979年 | 17篇 |
1977年 | 158篇 |
1976年 | 283篇 |
1975年 | 13篇 |
1959年 | 36篇 |
1951年 | 1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宽带无源光网络的类型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典型功率分配无源光网络 (PSON)的功能结构和参考配置 ,阐述各种无源光网络 (PON)的发展现状 ,并结合图例介绍各种PON的工作原理、帧结构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 ,分别从标准制定、带宽损失、传输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APON和EPON的特点 ,并对传统的PSPON和WDM PON进行了比较 ,说明WDM PON优于PSPON .对未来网络发展作了展望 . 相似文献
112.
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32
从仿真计算与实验两方面对感应电机转子绕组故障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断条数量对电机的影响:讨论了转子断条故障后转子备导条电流以及备段端环电流分布及变化情况,转子断条数量与定子电流中转子绕组故障特征量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对电机影响很大,过去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电机转子断条位置与故障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转子断条位置与转子导条电流、转子端环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其规律,指出哪些位置导条进一步断裂的可能性较大。该文还揭示了过去人们试图把故障特征量的大小作为电机转子断条根数多少的判据的局限性,提出了把断条引起电机的不对称性作为电机转子绕组故障程度判据的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3.
114.
介绍了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形成和采空区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场地稳定性的评价 ,用工程实例来说明了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并给出了一些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5.
PDE造型方法在复杂曲面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偏微分方程曲面造型方法在飞机外形设计中的应用.该飞机模型的机翼具有边条,因而给曲面造型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应用周期PDE曲面片,构造出了机身与机翼之间G1光滑拼接的过渡面.同时,用PDE方法构造出机身与前小翼及尾翼间的过渡面.实践表明,PDE方法在光滑拼接过渡面的设计中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16.
文章提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多声部乐谱原文转换成可编辑乐谱文本。系统首先在乐符检测阶段将图象切分为谱表,然后再其切分成个别对象。 相似文献
117.
基于PI技术,在原多项式表示的并行处理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自适应滤波结构。新结构的复杂度远远低于基于多项式表示的并行结构,与普通串行的自适应FIR滤波器相当,所以在保证数据通过率较高和系统功耗较低的同时,因为结构简单而更易于实现。MATLAB实验仿真运行结果表明新结构算法在收敛速度上明显优于前两者,从而为并行自适应实时处理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