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6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电工技术   176篇
综合类   143篇
化学工业   292篇
金属工艺   89篇
机械仪表   139篇
建筑科学   303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63篇
轻工业   112篇
水利工程   51篇
石油天然气   12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1篇
冶金工业   85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19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design of three novel fatty nitrogen mustard-based anticancer agents with fluorophores incorporated into the alkene structure(CXL 118,CXL121,and CXL122)is described in this repor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are selectively located in lysosomes and exhibit effective antitumour activity.Notably,these compounds can directly serve as both reporting and imaging agents in vitro and in vivo without the need to add other fluorescent tagging agents.  相似文献   
42.
由于伸缩缝宽度不足或主梁位移过大等,强震作用下桥梁结构可能产生碰撞,甚至落梁等严重震害.因此,对减小上述震害的防碰撞和防落梁装置,如限位装置、阻尼器和模数式伸缩缝装置等进行了综述,探讨了这些装置优点、不足及应用;介绍和比较了国内外防落梁装置的设计方法;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抗震设计规范中梁端最小支承长度的规定.对我国强震区防落梁、防碰撞装置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大型地下结构抗震性能评价尚不完善,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的多层多跨地下结构横断面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方法.选用典型三层三跨地铁车站建立土-结构二维整体分析有限元模型,采取等效线性化模型模拟土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剪切模量退化和阻尼增加特性,纤维梁单元模拟多层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滞回特性.基于PEER强震记录数据库的21条地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将其统一调幅到不同强度水平,作为非线性IDA的输入地震动.根据IDA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于浅埋多层地下结构而言,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是有效且合适的地震动强度指标,可以用来构建地下结构的易损性曲线.通过与现有的矩形地下结构经验地震易损性曲线和数值地震易损性曲线比较,验证了数值模拟得到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快速评价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究断层错动对隧道及围岩的损伤机理及破坏特性,以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依托,通过开展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黏滑错动模型试验,并采用ABAQUS进行数值建模,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过程中,衬砌主要发生受拉破坏,局部位置衬砌受压破坏;衬砌发生变形及破坏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破碎带范围内,以错动面处衬砌变形、破坏最为突出,衬砌的变形随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衬砌横断面内拱顶、右腰位置破坏最为严重;断层错动起始时刻,破碎带中间部位拱顶处衬砌拉损伤已经达到较高量级,衬砌局部开裂破坏,随着断层错动量的增加,损伤不断累积,当错动量达25 mm(相当于实际错动量1 m)时,衬砌整体损伤已累积到较高量级,此时衬砌的破坏接近试验的最终状况.岩体的破裂区域主要集中在距错动面两侧30 cm范围内,围岩变形随着距错动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5.
为提高桥墩建造效率、降低桥墩局部损伤,将钢管混凝土(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CFST)用于预制桥墩节段,发展基于可恢复功能的自复位预制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在后张预应力预制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缩尺模型的低周往复试验的基础上,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自复位桥墩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利用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和分析水平拟静力往复加载下自复位预制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力学行为和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基于ABAQUS软件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体现自复位节段桥墩的局部损伤和非线性往复滞回力学行为.自复位节段拼装钢管混凝土桥墩的力-位移曲线为明显的旗帜形态.墩顶最大偏移率超过5.0%时,桥墩仍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轴心预应力筋张拉力随水平加载位移基本呈线性增加,加载结束后出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墩底节段局部钢管发生屈服,但上部节段未出现明显局部屈曲现象.  相似文献   
46.
文章主要研究了某实际电网新能源消纳困难时段。通过负荷特性分析,得出地区电网低谷负荷出现季节和典型日负荷特性,通过风电场、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分析,得出风电、光伏季节分布特性及日出力特性。在地区电网新能源消纳的困难时段分析基础之上,对困难时段负荷概率进行统计,得出困难时段的负荷取值,为新能源接纳能力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7.
为了有效改善大跨度桥梁中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的耐久性的问题,提出采用耐候钢代替普通钢的管翼缘箱型截面梁。同时,为了研究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填充混凝土后在全熔透和部分熔透条件下的单轴承载力性能,开展了焊接矩形截面在三种不同焊缝熔深下的耐候钢管混凝土截面轴压短柱试验研究。分别测试每个试件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静态应变、动态应变,以及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对比构件承载力的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得出不同熔深下焊接箱型截面管翼缘组合构件的承载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的全熔透焊缝承载力高于部分熔透焊缝承载力。2)全熔透试件开裂时的竖向位移较部分熔透试件的位移值大,而不同熔深下构件的横向位移测点L4随轴压荷载的增大而有增加,L3测点横向位移规律不明显。3)不同耐候钢管翼缘焊接箱型截面构件横向整体受拉,局部在顶部角部位置受压。构件的混凝土内部和钢板表面应变情况复杂,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8.
为提升地下承插式接口铸铁管线抗震可靠度的计算效率,提出基于主动学习Kriging代理模型的Monte Carlo模拟方法(AK-MCS)进行地下管线抗震可靠度计算.采用梁单元模拟管线结构,均布弹簧反映管土相互作用,接口弹簧模拟邻接管道约束作用,建立了地下管线地震响应分析模型;考虑管线接口允许位移、管线埋深、土体容重和内...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受力筋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抗震加固方法,以受力筋灌浆套筒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和灌浆套筒-预应力筋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两个1/6缩尺模型,并依据二者的震害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外置金属耗能装置(简称CFRP-EMD)的组合加固方法。选取近断层地震波作为输入,开展了单、双向激励下模型桥墩的振动台试验,从试验现象、基本动力特性、地震响应规律等方面分析了CFRP-EMD对两类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两类试件的主要震损包括墩身开裂、墩底接缝开合、接缝混凝土剥落压碎等;附加预应力筋连接可提高构件刚度和自复位能力,降低墩身和接缝的损伤速率和损伤程度;采用CFRP-EMD组合加固能够显著提高震损装配式构件的刚度、抗震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CFRP-EMD加固后灌浆套筒-预应力筋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桥墩的塑性变形更加合理。提出的组合加固设计方法和实施原则可用于装配式混凝土桥墩抗震加固中。  相似文献   
50.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structural development and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a series of poly (ethylene glycol)-poly(ε-caprolactone) diblock copolymers (PEG-b-PCL) were investigated vi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In these copolymers, both blocks were crystallizable and biocompatible. The mutual effects between the PEG and PCL blocks were significant, leading to the obvious block composition dependence of the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of the PEG-b-PCL copolymers. The relative block length determined which block crystallized first.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XRD measurements confirmed which block crystallized first from the copolymer during the cooling procedure. Single crystals of the PCL and PEG homopolymers and the PEG-b-PCL copolymers were obtained and observed by AFM. The block (PCL or PEG) crystallized first would determine the crystal morphology. The block crystallized later acted as a solvent, which was advantageous to forming perfect single crystals of the whole block copoly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