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012篇 |
免费 | 17563篇 |
国内免费 | 906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2294篇 |
综合类 | 12016篇 |
化学工业 | 13710篇 |
金属工艺 | 8223篇 |
机械仪表 | 8862篇 |
建筑科学 | 9216篇 |
矿业工程 | 4206篇 |
能源动力 | 3484篇 |
轻工业 | 14727篇 |
水利工程 | 5116篇 |
石油天然气 | 3321篇 |
武器工业 | 1732篇 |
无线电 | 1284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0333篇 |
冶金工业 | 4346篇 |
原子能技术 | 2191篇 |
自动化技术 | 180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2306篇 |
2023年 | 2411篇 |
2022年 | 4907篇 |
2021年 | 6096篇 |
2020年 | 4412篇 |
2019年 | 3033篇 |
2018年 | 3146篇 |
2017年 | 3616篇 |
2016年 | 3359篇 |
2015年 | 5182篇 |
2014年 | 6513篇 |
2013年 | 7964篇 |
2012年 | 9586篇 |
2011年 | 10023篇 |
2010年 | 9735篇 |
2009年 | 9470篇 |
2008年 | 9783篇 |
2007年 | 9660篇 |
2006年 | 8233篇 |
2005年 | 6645篇 |
2004年 | 5021篇 |
2003年 | 3221篇 |
2002年 | 3046篇 |
2001年 | 2866篇 |
2000年 | 2187篇 |
1999年 | 806篇 |
1998年 | 213篇 |
1997年 | 177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03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23篇 |
1977年 | 5篇 |
1959年 | 21篇 |
1951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低碳Ti-Mo系的热轧板进行了组织分析,同时对其中的纳米粒子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强化机理分析表明析出强化对于屈服强度的贡献值可达291 MPa.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纳米粒子相间析出的排间距会减小,相间析出的排间距与其在铁素体中形核点位置有一定的离散值,但基本上呈一定的固定值.α/γ界面的观察和采用不同理论的计算结果表明相间析出的产生主要与α/γ界面的台阶形成有关,相间析出的排间距大小由台阶高度、晶界扩散系数、等温温度、台阶面迁移速率等决定. 相似文献
72.
为研究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在劈拉受载下的破损行为,该文对广东从化地区新鲜、微风化、中风化三种风化程度的花岗岩进行微观特征测量及巴西圆盘试验研究。分别基于考虑空间相关特征的随机模型和数字图像技术两种方法实现对岩样细观结构的表征,结合细观参数反演技术,建立反映岩石细观非均质组构特性的颗粒离散元模型,对花岗岩劈拉试验进行数值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风化级别的提高,花岗岩中粘结力较强的长石等矿物向粘土矿物转化,结晶强度降低,微孔隙等软弱结构增多,岩石宏观力学性能不断劣化,劈拉破坏由单一裂纹主导转为多条分叉状裂纹,岩样脆性也逐渐减弱。基于两种方法建立的细观随机力学模型仿真结果均表明岩样的劈拉强度随风化级别的提高逐渐降低,与试验结果变化趋势相符,分析得到不同风化花岗岩的劈拉破裂响应特征与试验结果一致,且从细观层面对花岗岩样受劈拉作用的渐进破裂响应提供了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73.
基于分离相似设计方法,开展了顶板厚度和溶洞直径变化下桩端顶板的破坏特征模型试验,并构建了相应的安全厚度理论计算模型。1)溶洞顶板厚度的大小影响了桩基嵌岩端荷载的传递路径,厚度越大传递范围越广,形成的剪切带体积越大。顶板厚度t≤1.0d时(d为桩径)顶板临空面处易发生冲切破坏,此时溶洞顶板的自身稳定性起控制作用,顶板厚度越小,溶洞临空面处脱落体积越小;顶板厚度1.0d< t ≤2.0d时,表现为锥形冲切失稳驱动上部剪切错动的破坏;顶板厚度t >2.0d时,表现为上部剪切错动驱动临空面的锥形冲切失稳,且溶洞直径小于剪切错动体的横向宽度时,剪切破坏最终发生在桩-岩界面的竖向投影范围以内。顶板厚度较小,对应的Q-S曲线为典型的陡降型曲线,而厚度较大时Q-S曲线为典型的缓变型。2)顶板具有一定厚度情况下(t≥2.0d),洞径较小(l≤3.0d)时,桩端剪切变形较为显著,上部剪切错动达到一定程度后,顶板临空面才发生冲切破坏,此时Q-S曲线呈现缓变型趋势;洞径较大时(l >3.0d),顶板临空面处冲切现象较显著,且洞径越大锥形冲切块的体积越大,此时Q-S曲线呈陡降型变化特征。3)以锥形冲切破坏计算模型进行工程设计风险较大,而冲-剪破坏理论模型与顶板岩体强度、完整性、桩径、嵌岩深度、施工方法及工艺等相关,故现场条件下即可计算出顶板的最小安全厚度值。 相似文献
74.
75.
冷弯薄壁型钢房屋抗震性能优越,适合工业化建造,在国内外建筑行业已占有一席之地,符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房屋建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该文对国内外在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规范的设计规定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发现传统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在传力机制、受力构件截面种类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新型组合截面的冷弯薄壁型钢“非盒子”式的框架结构体系,总结该体系中受力构件、节点以及整体框架受力性能的研究进展,给出了组合柱稳定承载力、节点极限弯矩和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最后对该类组合截面冷弯薄壁型钢框架结构体系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6.
77.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琯溪蜜柚果汁酚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了吸附脱苦对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汁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它们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5.0%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48%2.9%之间。经XAD-16树脂吸附脱苦后,柚汁中的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等三种酚类成分已检测不到,而绿原酸、柚皮苷和咖啡酸的损失率分别为97.2%、93.5%、87.9%,说明树脂吸附脱苦导致琯溪蜜柚汁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含量严重降低。 相似文献
78.
为了高效制备玉米寡肽,本实验对玉米蛋白粉进行超声预处理,以寡肽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6种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筛选出碱性蛋白酶为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水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制备玉米寡肽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660U/g、底物浓度8.0g/100mL、反应温度57.0℃、反应pH为9.0、反应时间3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玉米酶解产物的寡肽得率为34.34%±0.22%,与理论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水性模拟物中三聚氰胺和苯代三聚氰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样品根据拟装食品类型不同,经水、3%(w/v)乙酸水溶液、4%(v/v)乙酸水溶液、10%(v/v)乙醇水溶液、20%(v/v)乙醇水溶液或50%(v/v)乙醇水溶液6种不同水性模拟物提取,0.45μm滤膜过滤后直接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分离采用强阳离子交换与反相C18混合填料分析柱(混合比例1∶4),柱温35℃,流动相为乙腈-20mmol/L乙酸铵缓冲溶液(pH3.0)(40∶60,v/v),流速为0.2mL/min,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三聚氰胺和苯代三聚氰胺标准品在0.22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方法定量限(S/N>10)为0.0150.033mg/dm2。在0.0250.70mg/dm2三个水平加标测试,平均回收率在80.0%103.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0.5%4.0%。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可用于食品接触材料水性模拟物中三聚氰胺和苯代三聚氰胺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80.
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舱内电子设备对雷电间接效应的防护能力, 依据SAE-ARP5412等相关标准的规定, 以飞机舱内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电磁环境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雷击时飞机舱内电磁环境的仿真模型, 对仿真参数进行了设置.仿真比较了雷击飞机时不同舱室内的耦合场, 并获得了舱内电子设备所接线缆的瞬态耦合电流.仿真结果表明:同一放电通道下驾驶舱内的耦合场最强; 舱门处定义了缝隙结构以后, 舱门附近的电场和磁场强度都增大; 同轴线缆有较好的屏蔽效能, 在飞机遭受雷击时, 可以有效避免芯线产生较大的瞬时感应电流研究结果对飞机舱内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