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篇 |
免费 | 55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2篇 |
综合类 | 51篇 |
化学工业 | 137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33篇 |
建筑科学 | 10篇 |
矿业工程 | 4篇 |
能源动力 | 49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 |
冶金工业 | 6篇 |
原子能技术 | 27篇 |
自动化技术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石油开采过程中油水流型对压力等参数影响很大,准确识别流型可以提高传输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利用INV306型智能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电导探针测量系统,采集垂直上升管中三种不同油水两相流流型的电导波动信号.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对电导波动信号进行了IMF特征参数的提取,然后分别提取各模态的能量特征,并将其作为Elman神... 相似文献
83.
在一定的来流速度下,采用有限容积法计算了不同含气率、不同来流速度与双圆柱圆心连线角度情况下,整个流场的变化.夹角选取为α=90°(并列)、60°、45°、30°、0°(串列).结果表明:当α=90°(并列)时,两圆柱后产生稳定的同步反相旋涡脱落.随着夹角的减小,两柱之间产生了强大的排斥力,上游圆柱振动受到抑制,尾涡的长... 相似文献
84.
85.
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对截面为3 mm×43 mm的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内流型转化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研究。借助高速摄影仪记录可视化数据,观察到泡状流、弹状流、搅拌流和气膜塞状流等4种主要流型,并详细描述了各种流型发生时通道内气泡转化的过程。记录不同流型转化时的临界点,绘制出三面加热窄矩形通道的流型图,分析流型图中流型转化边界曲线的趋势及形成机理。将本实验流型图与现有相似通道尺寸流型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三面加热条件下的流型转化过程与绝热条件下的空气 水流型转化过程差异很大,某些流型转化曲线存在趋势上的不同;由于窄边加热部分的影响,与单面加热通道的流型转化过程也存在明显差异。气膜塞状流在绝热条件和单面加热条件下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86.
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液两相流压差波动信号的非平稳特征和BP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流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气-液两相流压差波动信号分解为多个平稳的固有模态函数之和,并形成初始特征向量矩阵;对初始特征向量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矩阵的奇异值,将其作为流型的特征向量,根据LS—SVM分类器的输出结果来识别流型。对水平管内空气-水两相流4种典型流型进行识别,结果表明,与神经网络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相似文献
87.
88.
利用高速摄像仪采集了节距比分别为1.3和1.8,排序为10排×4列和10排×6列两种管束间的不同流型的流动图像,并针对泡状流、间歇流、雾状流三种典型流动图像,提取流型图像的信息熵序列,采用递归分析法研究了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以及过渡流型熵序列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流型图像的熵序列的递归结构不同。泡状流图像的信息熵序列递归图为点状结构;间歇流为点和块相结合结构,而雾状流对角线结构最清晰。过渡流型图像的熵序列递归结构清晰的演化了流型转变过程。信息熵序列的递归结构图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型演化机理,且递归特征量随气相折算流速变化敏感,为研究气液两相流流型机理提供了一种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
多头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实际工程设计需要出发,对高温气冷堆用多头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头螺旋管束受热面结构的设计方法,推荐了螺旋管内、管外传热,阻力设计计算关系式以及防止管间脉动,发生流动不稳定性的方法,给出了设计计算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0.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基于流体体积模型(VOF)分别对5.07,10.13,17.22 MPa高压环境下垂直管内水蒸汽-水搅混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环境压力、汽速和液速对汽液搅混流界面波临界振幅、形成周期和相界面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伴随压力的增大,汽液相界面的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界面波的形成周期也随之延长。界面波临界振幅随环境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液速的降低或汽速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界面波临界振幅,但是环境压力越大,这种影响越小。根据汽液两相流动特性,分析认为出现以上现象是由于汽液物性的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