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7篇
原子能技术   4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41.
胡学敏  曾晟  宋良灵 《黄金》2024,(1):12-16
为改善露天矿爆破作业过程中的峰值质点速度在采用传统经验公式和单一仿生算法时预测精度不够的问题,引入灰狼算法(GWO)优化了随机森林算法(RF)中决策树的棵数和层数2个超参数,成功构建了基于灰狼算法改进的GWO-RF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模型。结合某爆破工程69组爆破监测数据,以爆心距、最大段药量、总装药量、微差时间、炮孔数、孔距、孔深及排距为输入参数,运用GWO-RF预测模型和RF模型进行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对比。结果表明:GWO-RF组合算法能够考虑更多符合实际的爆破振动速度影响因素,GWO-RF组合算法误差率比RF算法提高了37.83百分点;GWO-RF组合算法的爆破振动速度预测精度达到97.72%。说明GWO成功优化了RF中决策树的2个超参数,也证明GWO-RF组合算法能很好进行露天矿爆破振动速度预测。  相似文献   
42.
矿岩破碎块度分布分形特征对铀浸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晟  谭凯旋 《矿冶工程》2011,31(1):16-18
为了研究矿岩破碎块度分布对铀浸出率的影响, 以曼得勒罗特提出的体积-尺寸分形尺度关系为基础, 用筛分法研究了矿岩块度分布规律。铀的酸性浸出试验研究表明, 铀金属浸出率随矿岩块度分布分维值的增加相应增大, 但当分维值大于2时, 铀浸出率随时间的增大比较缓慢。酸性浸出该铀矿时, 矿岩破碎块度的分维值取2.0时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3.
HI-13串列加速器上的次级束装置自建成以来己产生了从6He到18F等的多种次级束,其中,13N和17F次级束是流强最大的。为开展次级束引起的弹性共振散射的厚靶实验研究,建立了包含双面硅条探测器(DSSSD)和1mm厚硅探测器的轻粒子△E—E组合,并用他C+p弹性共振散射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4.
为了对比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两种起爆方式的爆破振动信号,开展了某露天采石矿两种雷管起爆的深孔爆破振动测试。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和Matlab程序小波工具箱,对爆破振动信号按照频率划分为10个频带,分析各频带能量和峰值质点速度(peak partide velocity,PPV)的分布特征及随爆心距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起爆时,90%的爆破振动能量分布在2~6频带(9.77~312.50 Hz)和2~7频带(9.77~625.00 Hz),且PPV分布在3~4频带(19.53~78.13 Hz)和4~5频带(39.06~126.25 Hz),即电子雷管起爆的爆破地震波能量和PPV均向低频带分布,且信号的PPV更小;中、高频带能量大小与段药量成正比,与爆心距成反比;各频带能量占比和PPV大小是反映爆破振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采用电子雷管能有效地减少爆破振动。  相似文献   
45.
基于应力波反射法,通过不同围岩级别和锚固介质中锚杆的瞬态动力响应实验研究,对锚杆的加速度响应曲线的波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长,固端反射信号非常强烈,而底端反射信号越来越微弱,甚至很难识别;围岩和锚杆介质均匀密实的锚杆其信号相对平缓一些.  相似文献   
46.
石油运输管理因其运输的介质与一般的管道不同,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也应与一般管道的设计有着较大的区别。所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为了更好地促进石油运输管道的设计质量,本文首先对强化石油运输管道设计的必要性;其次就石油运输管道设计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再次提出了注意事项;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确保石油运输管道的设计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7.
重庆市常年具有较大的冷暖供应的需求,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区域性冷暖联供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华能重庆燃机电厂为热源,以其附近的江北开发区为用户区,初步设计了两种冷暖联供方案,并与一般中央空调、家用空调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区域性冷暖联供是可行的,并以方案1较佳。  相似文献   
48.
孙冰  刘顺  曾晟  樊军伟  尹裕  陈寅 《黄金》2022,43(1):42-47
工程实际中的岩体常常受到地质构造运动、工程施工及次生应力场等循环荷载作用,表现出与单调荷载不同的力学特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对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及破坏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在更宽频率范围内研究频率对循环力学特性的影响,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将现...  相似文献   
49.
赵庆峰  曾晟 《建筑技术》2011,42(2):120-123
设置后浇带是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与设计中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并且在质检中经常接触到后浇带的各种问题。成都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大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温度后浇带共2246m,沉降届浇带共583m,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后浇带结构。通过采用快易收口网模板技术施工,既保证了后浇带质量,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0.
岩石材料在静荷载和动荷载作用下,其力学特性差异很大。采用直径100 mm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装置和波形整形技术对岩石进行动态冲击压缩试验,研究应变率范围为10~100 s~(-1)岩石的动态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及破坏形态的应变率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动态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均随应变率增加而增大,最大动态抗压强度约为静态强度的2倍。试件动态破坏形态从低应变率下径向劈裂破坏到高应变率下粉碎破坏,随着应变率增加碎块数量明显增多而粒径变小,碎块粒径和块度分布变化显示出试件破坏形态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