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对自孕育法制备ZA96镁合金半固态坯料进行了部分重熔,研究了等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温度增加和保温时间延长,半固态组织中固相率降低,其晶粒尺寸和圆整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530℃保温20min可获得理想的半固态组织,其平均晶粒尺寸、圆整度和固相率分别为75.69μm、1.45和58%。保温10min左右,其晶粒的粗化、枝晶臂合并及分离基本结束,其后晶粒发生球化、吞并和长大,其长大规律符合Ostwald熟化理论。  相似文献   
62.
采用液-液混合受控扩散凝固技术(CDS)制备过共晶Al-20%Si合金,研究高硅合金温度对目标合金组织中初生硅的影响及混合过程中初生硅细化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液-液混合制备过共晶铝硅合金,可以细化初生硅,初生硅平均尺寸可达到37μm;但随着高硅合金温度的升高,初生硅的平均尺寸增加,板条状和五瓣星状初生硅也增多,当高硅温度超过790℃时,初生硅细化效果丧失。分析得出,只有当混合前两种合金吉布斯自由能的加权平均值小于混合后目标合金在液相线的吉布斯自由能(liquidusfinal,m G=-39.336 6 kJ)时,初生硅才能得到明显的细化。  相似文献   
63.
张玉  黄晓锋  马颖  闫峰云  李元东  郝远 《材料导报》2018,32(8):1283-1288
采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法对添加0%、2%(质量分数)稀土SmΦ10mm和Φ20mm的Mg-6Zn-0.4Zr合金坯料非枝晶组织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未添加Sm的两种尺寸合金坯料的半固态组织都存在明显的尺寸效应。从试样的边缘到芯部,固相颗粒尺寸由小逐渐变大,圆整度趋于恶化,液相逐渐减少;此外,随着坯料尺寸增大,由边缘到芯部的半固态组织的差异也增大。添加Sm的两种合金坯料经等温热处理后,固相颗粒的尺寸效应基本消除。固相颗粒尺寸整体变得均匀且细小,同时颗粒圆整度趋于完美,适宜触变成形要求。此外,添加2%的Sm使合金的非枝晶组织演变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64.
研究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可以将普通金属型铸造的AZ91D镁合金锭中的枝晶组织转变为球形晶粒组织 ,其演变过程为 :在升温过程中晶界处部分γ相先发生溶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γ相开始熔化 ,继而δ相也发生熔化 ,并在等温处理中逐渐演变为球状 ;保温温度越高 ,半固态重熔和δ相演变过程越快 ,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试样易发生变形 ,同时 ,球状晶粒也容易趋于长大。AZ91D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所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 5 70℃左右 ,保温时间 2 5~ 35min ;或加热温度 5 80℃左右 ,保温时间 15~ 2 0min。  相似文献   
65.
AZ91D镁合金半固态挤压铸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研究了AZ91D镁合金在不同半固态温度下的挤压铸造。结果表明: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可以将金属型铸造的AZ91D镁合金锭中的枝晶组织转变为球形晶粒组织,并能进行半固态挤压成形。AZ91D镁合金半固态挤压成形所需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热温度570℃左右,保温时问25~35min,或加热温度580℃左右,保温时问10~20min。  相似文献   
66.
镁合金半固态压铸成形及控制技术的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镁合金半固态成形的主要技术,详细分析了镁合余半固态触变成形压艺要领.认为半固态锭料的成形温度必须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且锭料温度须保持均匀,建议采用中频加热和分段控制温度;半固态锭料的输送必须采用气体保护下的密闭输送;建议采用实时控制系统,实现压射曲线的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7.
采用静态压力试验方法,在不同的温度和载荷下,对半固态ZA27合金的金属型和砂型试样的静态剪切应变特征曲线进行了测试和比较。发现在半固态温度高于430℃时,金属型试样的应力水平明显低于砂型,而且进入触变成型的时间短。比较481℃变形组织演变过程,发现起初金属型的液相转化速度慢于砂型,而保温15 min后液相较多,且枝晶明显细化。  相似文献   
68.
采用负压铸渗法制备了铸铁表面FeCr复合渗层,观察了渗层与基体结合形貌并研究了渗层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渗层组织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在热循环过程中渗层与基体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氧化现象,渗层的抗热疲劳性优良.  相似文献   
69.
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工、料、机)资源,它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综合性强,关系到建设各方的经济利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而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投资控制实质上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技术与经济、  相似文献   
70.
采用液淬法研究2024变形铝合金半固态浆料在连续冷却和不同温度保温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在连续冷却过程中,浆料固相率、初生固相颗粒尺寸及形状因子均随温度降低而连续增大;不同温度保温时,浆料固相率在对应值作微小波动,初生固相颗粒尺寸连续增大,形状因子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到1.3-1.4之间。连续冷却前期浆料固相率的增加主要受固相颗粒的析出控制,而后期主要由固相颗粒的长大控制。保温过程中浆料组织演变可分为聚集组织分解、颗粒合并粗化和颗粒熟化3个阶段,初生固相颗粒的长大规律符合动力学方程Dt -D 3=Kt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