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图像边缘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自动测量与识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Canny算子只能检测图像中的强边缘而出现弱边缘漏检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弱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用提出的改进梯度倒数加权滤波方法对图像进行斑点噪声滤除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边缘;其次用改进的Sobel算子计算梯度幅值,以提高边缘的定位精度;对非极大值抑制后的梯度图像进行分块,根据各个子块的类型自适应确定各子块的高低阈值,并对平滑块进行再分块,以检查平滑块中是否含有细小的弱边缘。最后,为了克服传统高低阈值连接中部分弱边缘的漏检问题,提出基于局部区域生长法的边缘连接算法,使之能够保留连接性较好的弱边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去除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并能检测出图像中的弱边缘,为图像弱边缘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2.
本文系统论述了由地表各种障碍物(不均匀体)所次生激发的地震干扰波,并指出它是地震勘探中最值得注意的干扰波。次生干扰的复杂性在于:(1)次生干扰可以分布于全记录,无法躲开,也不能切除。(2)它与有效反射波几乎有相同的频带范围,无法用频率滤波滤去。(3)次生低速干扰常常表现为“随机性”,而克服随机干扰一般采用的是统计法,但统计法克服干扰的本领总是很有限的。(4)次生干扰可以从四面八方传到排列,因此在记录上的视速度常常很高,最高可接近无穷大。侧面次生高速干扰可以与反射有效波十分相象,真假难分。有些次生高速干扰甚至在叠加时会得到加强。(5)由于次生高速干扰的视速度普遍高于折射初至波的速度,因此与反射有效波在视速度域及视波长域总是难解难分,不可能在野外组合中把次生干扰去除干净,只能留给室内处理。本文又指出了传统的地震教科书中论述干扰波调查方法的片面性。次生高速干扰往往在干扰波调查记录上不易被发现。相反地在生产记录及水平叠加剖面上却清晰可见。文中指出,克服次生干扰波最有效的方法是面积组合,直线组合会带来不可弥补的缺陷,并对面积组合的各种形式作了具体介绍,强调用玫瑰图的分析方法指导组合实践。在处理过程中,克服干扰波不能只在一个地震道上做文章。文中指出目前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通病,并认为混波、二维滤波及相干加强等方法是克服各种次生干扰波有效的方法。目前,进一步从记录中彻底消除干扰波的技术尚待研究完善。本文初步提出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目前地面显著性目标检测取得了较大进展,而水下场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导致水下显著性目标检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实现复杂水下环境的显著性目标快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水下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对水下采集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变换预处理,针对提取的低频子带图像,利用自适应中值滤波去除其中的斑点颗粒,对相应的高频子带进行显著性边缘检测以强化目标边缘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小尺度超像素分割与合并策略分割处理后的低频子带图像,通过基于区域对比度的显著性检测方法进行图像显著性计算.融合低频子带显著图和高频子带显著边缘图,得到最终的显著性检测结果.USOD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水下显著性目标检测时该算法的整体度量值达到93.9%,平均绝对误差低至3.08%,能较好地实现水下大目标和成群小目标的准确检测,且在处理大分辨率水下图像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在CPU平台上每帧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时间为168 ms,算法适用于水下机器人显著性目标快速检测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齿轮油GL-5的润滑性能研究,探讨其在接触区承受接触压力的变化。在四球试验机上开展20和100℃下GL-5的磨损试验研究,分析GL-5磨斑直径与负荷的变化规律,探讨其接触压力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温度对GL-5的润滑油性能有影响,温度从20℃升高到100℃时,其最大无卡咬负荷从1 236 N降低到981 N;接触压力与负荷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当负荷超过最大无卡咬负荷时,接触压力急剧降低,对应的Streibeck量纲一特征参数显著增加;摩擦因数随负荷呈非线性增加,温度对GL-5摩擦因数的影响较小。若GL-5承受更高的接触压力,则需提高其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6.
检波器组内高差对高频信息压制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目前普遍采用地表低速带的速度〖WTBX〗V0〖WTBZ〗乘以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4视周期来计算检波器组内高差允许值,即使在沙漠及山地的地震资料采集中也是如此。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模型试验证明:在主频不是很高而次生干扰波非常发育的一些工区,采用降速带的速度〖WTBX〗V1〖WTBZ〗乘以最浅目的层反射波主频的1/2视周期计算组内高差,就可以得到信噪比较高的用于构造解释的低频剖面;相反,如果在这类地区拘泥于原先关于组内高差的规定,就会因为强烈的次生干扰波没有得到有效压制而导致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大大降低,进而使得企图通过减小组内高差、保护高频信息、提高分辨率的初衷也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新疆地区含油气规律的认识,认为其油气聚集与断裂带关系密切,指出塔里木盆地玛扎塔克断裂带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含油气区带,对吐鲁番盆地火焰山的深层隆起提出三步走的勘探方法。在渤海湾地区,作者认为曙光应在海上。 文中提出了今后深化地震勘探工作的若干建议,强调沿海地区要抓好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新区勘探方面,地震、地质条件将愈来愈复杂,野外采集与室内处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目前地震资料处理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关键在于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58.
论检波器横向拉开组合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地震勘探中,普遍采用主要沿排列 (in-line) 方向的检波器组合方式进行野外采集。这种组合方式主要压制沿排列方向传播的原生干扰波,但不适用于我国西部某些次生干扰高度发育的沙漠及山地地区。为此,本文在分析次生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将检波器沿垂直排列(cross-line)方向拉开一个最长干扰波视波长的距离进行组合的方法。经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表明,此法可以压制即使通过室内处理也无法消除的侧向次生干扰波。此外,压制干扰波必须遵循野外与室内联合压噪的原则,即在静校正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室内混波等措施,压制沿排列方向传播的原生面波、折射波等规则干扰波,便可有效地提高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在塔里木盆地克拉苏及西秋立塔克地区使用宽线加检波器横向大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可以成为复杂地区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的一个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9.
在Q235钢与45钢干摩擦实验条件下,分别改变载荷和滑动速度,利用摩擦功对Q235钢的摩擦磨损特性及机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且针对间歇接触上下冲击的情况和水平往复移动情况进行了特殊的讨论,发现此时摩擦系数突然升高,磨损加重.此研究对工程实际中Q235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壮筱凯  李庆忠 《硅酸盐通报》2015,34(8):2291-2297
雾化施液CMP抛光后的硅片依然存在亚表层损伤,会严重影响硅片的使用性能.首先利用化学腐蚀法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观测了亚表层的微裂纹以及不同部位的位错蚀坑形貌和位错密度.然后利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分析了抛光前后硅片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行为以及应力的分布情况.最后利用差动蚀刻速率法测取了亚表层的损伤深度并分析了抛光参数对损伤深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表层到亚表层深度的增加,微裂纹损伤愈加严重,硅片边沿处的位错密度和形貌要明显好于中心区,位错平均密度为1.2×104/cm2;雾化抛光后的硅片表面被引入残余拉应力,应力沿硅片对角线方向呈对称分布;亚表层的损伤深度大约为0.99 μm,随着雾化器电压的增大呈递减趋势,而抛光垫转速和抛光压力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参数使损伤深度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