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88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97篇
金属工艺   83篇
机械仪表   64篇
建筑科学   104篇
矿业工程   41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1篇
冶金工业   61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多孔体制备工艺对C/C-SiC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坯体,采用CVD和树脂浸渍/炭化混合法增密制备了4种C/C多孔体,然后熔硅浸渗C/C多孔体制备了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炭涂层、高温热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炭涂层可减少制备过程中炭纤维的损伤,具有适中的界面结合强度,使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达到161.5MPa,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适当选择高温热处理工艺可制备弯曲性能较高,具有一定“假塑性”的C/C-SiC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成分对C/C-SiC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与机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SiC、石墨和树脂炭成分对C/C-SiC材料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SiC在摩擦表面摩擦膜的形成过程中起骨架作用,提高SiC的含量有利于提高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树脂炭在材料中具有粘结各成分和提高摩擦系数的作用,但其成膜性较差,易增大磨损率;石墨粉在制动过程中起润滑作用,适量石墨粉有助于形成稳定的摩擦膜降低磨损率;摩擦表面摩擦膜的形成有利于减少C/C-SiC材料的磨损率.  相似文献   
13.
以沥青、沥青加焦炭粉和树脂加焦炭粉3种预浸料制备纤维预浸体,模压成型制备初坯体,然后用沥青液相法制备了3种单向C/C复合材料试样,对这些试样的密度、孔隙率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观察。在热压成型初坯体内,收缩微裂纹沿纤维轴向与外界相通,可被再浸渍填充,而孔洞则大多与外界隔绝,不能被再浸渍填充。添加焦炭粉作填料有利于C/C复合材料中纤维体积含量的控制、减少封闭气孔的形成,提高材料的密度。但焦炭粉末将扰乱基体层状结构组织,甚至使其出现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温压?原位反应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利用QDM150型摩擦试验机研究短炭纤维(SCF)长度和纤维体积分数对C/C-SiC制动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C-SiC制动材料能够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摩擦因数;SCF的体积分数将影响C/C-SiC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纤维体积分数为10%时,材料具有适中的摩擦因数和较低的磨损率;SCF长度对C/C-SiC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显著影响,炭纤维长度为12 mm时,材料具有最佳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的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在5个试验单元中,分别选用焦炭、沸石、火山岩、砾石和生物质焦作为填料,比较了不同试验单元对水体净化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地去除河水中的氮、磷、有机污染物,针对不同水质要求和修复目标,应选用适当的填料基质。  相似文献   
16.
以发动机缸体为对象,本文研究了复杂结构试验模态参数的精确识别方法。基于缸体有限元模型的模态分析结果,采用预试验方法确定模态试验测点布置方案;利用模态置信度MAC、模态相位共线性MPC以及平均相位偏移MPD等指标检验模态识别精度;基于变形协调原理利用结构分析软件对试验模态进行模态扩展分析,得到较好的模态振型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硅微加速度计中微小差分电容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解调方法的闭环检测电路,介绍了该闭环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和实现途径。分析了基于单路载波的前置电容-电压( C-V)转换电路,证明了基于相关芯片的解调方法的有效性,其解调效率仅对开环输出有影响;基于双路反馈电路的静电力平衡回路有效提高该检测系统的线性度。结合硅微加速度计参数和电路设计参数,对加速度计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显示系统稳定,刻度系数为0.9 V/gn 左右,带宽700 Hz左右。结合表头进行的精密转台实验结果表明该加速度计系统刻度系数0.88 V/gn,量程可达±13 g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处理的特点和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基于FPGA和DSP传统组合模式的LPI雷达信号检测处理平台。在一款基于Keystone构架的多核DSP处理板上,创新性地运用并行关联流水线体系结构和多层任务调度分配信号处理机制,构建了针对LPI雷达信号从预处理到检测结果输出的一整套信号处理模型。经过仿真实验验证,该信号处理模型适合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LPI雷达信号进行检测,且系统资源分配合理占用逻辑资源少,具有实时检测LPI雷达信号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肖鹏  路莹  李媛媛 《计算机教育》2013,(14):21-23,41
分析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结合大连工业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顺应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潮流,探讨网络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方法,提出教学内容由传统C/S编程模式转向B/S编程模式和移动互联网开发;教学方法采用实例化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实际项目开发过程;教学过程中依托学院研究室制度让学生团队参与开发,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紧缺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多阈值采样法是以闪烁脉冲特征模型为先验知识,通过预设多个阈值电压,对脉冲上升沿数字化得到的时间-阈值采样点进行最小均方误差拟合以精确获取脉冲起始时间.高计数率是目前PET仪器发展的一个热点方向,这就要求采用多阈值方法提取时间信息的数据获取系统具有快速高效处理脉冲以减少系统死时间的能力.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闪烁脉冲上升沿拟合算法,通过数据预处理技术、流水线设计结构和并行处理简化算法复杂度,实现实时闪烁脉冲时间信息快速获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FPGA上实现该算法的处理速度和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可以满足在高计数率环境下对闪烁脉冲进行实时处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