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9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89篇
金属工艺   6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篇
冶金工业   98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改性油页岩灰吸附Cu2+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页岩灰经HNO3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比较了各种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的吸附性能,分别讨论了吸附时间、Cu2 浓度和溶液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经50%HNO3、20%NaOH溶液处理制备的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以化学吸附作用方式为主.该改性油页岩灰吸附剂对Cu2 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252.
利用油页岩渣制备微晶泡沫玻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宗玉  薛向欣  李勇 《材料导报》2008,22(3):131-133
用油页岩渣通过烧结法制备微晶泡沫玻璃,使油页岩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在分析油页岩渣成分的基础上,确定了微晶泡沫玻璃配方.研究表明,选用碳酸钙作为发泡剂,在合适的温度制度下,可以制备孔径小于2mm的微晶泡沫玻璃.运用XRD、SEM等方法分析了微晶泡沫玻璃的析出晶相和显微结构.主晶相为普通辉石,次晶相为钙长石.微晶泡沫玻璃内部有较多的针状、粒状晶体交织在玻璃介质中,因此使微晶泡沫玻璃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53.
采用静态熔滴法研究了模拟高炉软熔带渣对原位TiN/O′sialon材料的侵蚀机制。利用高温X射线透视装置观察炉渣的熔化和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XRD分析残渣中的物相 ,EPM分析材料被侵蚀部位的显微结构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 :熔渣对材料的侵蚀主要是熔渣渗透并与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材料被侵蚀后结构发生变化 ,可大致分为渣带、渗透带和未变带。熔渣与材料相互作用生成的新的高熔点相以及熔入的TiN使熔渣的粘度增大、流动性降低 ,进而阻止熔渣的进一步侵入。材料中TiN含量的增加将提高材料的抗渣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254.
我国铁尾矿的资源现状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阐述我国铁尾矿资源的形势、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铁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指出了铁尾矿综合利用对于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今后铁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55.
张志宏  薛向欣  杨合  段培宁 《钢铁》2012,47(11):59-62
 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含硼低碳钢的时效行为,对时效后的试验钢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组织及析出物,分析时效工艺和硼含量对硬度及析出粒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铜钢的时效是析出硬化与组织软化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随时效温度升高,析出峰值由双峰变为单峰及无峰值。添加微量硼可替代部分铜而硬度变化不明显,在稳定马氏体结构、推迟基体软化方面,复合添加硼和铜比单纯加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56.
采用两步法制备硼化钨陶瓷, 首先将硼粉与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 在高温下合成硼化钨粉体, 再以此为原料采用冷压和高温烧结制备硼化钨陶瓷。研究硼钨比例对合成粉体物相组成的影响, 以及烧结温度对硼化钨陶瓷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硼钨摩尔比为2.5时, 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WB2粉体。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WB2陶瓷的显气孔率减小, 相对密度增加, 材料的抗弯强度与显微硬度明显增大, 当烧结温度达到1800℃时, WB2陶瓷的开口孔隙率为5.2%, 相对密度86.0%, 抗弯强度72 MPa, 显微硬度2088.5 MPa。WB2陶瓷的断裂行为也从沿晶断裂转变为穿晶断裂模式。  相似文献   
257.
采用熔盐法对含钛高炉渣进行高效分解并提取含钛组分,利用含钛滤液为原料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对熔盐分解含钛高炉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碱渣比、熔盐反应温度及熔盐反应时间对钛组分浸出率的影响和pH及水解温度对二氧化钛产品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炉钛渣在氢氧化钠熔盐中反应生成钛酸钠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确定了最佳的碱渣比为3:1,最佳熔盐反应温度为500℃,最佳反应时间为3 h,在此条件下钛元素的浸出率为99.8%。得出较佳的水解pH范围为0.1~0.2,最佳水解温度为100℃。实验中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球形度好,粒度大小均匀且分散性好,颗粒直径为1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258.
 通过烧结杯制备了全钒钛以及配加一定量印粉(YD)、马粉(MF)及自产普粉(ZF)的钒钛烧结矿,并对其烧结速度、烧损率、成品率、转鼓强度、RDI>3. 15 mm以及软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钒钛烧结矿质量较差,尤其是RDI>3. 15 mm过低,产率较低,需配加普矿提高其质量及产量。选择普粉时应兼顾其制粒性以及化学成分等,应保证烧结矿中一定量的SiO2、MgO以及Al2O3不宜过高。配加3种普粉均有利于提高烧结速度及提高软化区间,配加自产粉有利于提高钒钛烧结矿的转鼓强度(64. 25%)以及RDI>3. 15 mm ,但降低了成品率;配加印粉有利于提高转鼓强度、成品率,但是降低了RDI>3. 15 mm;配加马粉有利于提高强度和RDI>3. 15 mm ,但是其铁品位低、烧损大。配加13%(印粉+马粉+自产)钒钛烧结矿的指标优于配加6. 5%(印粉+马粉+自产)的钒钛烧结矿。  相似文献   
259.
为了评价不同形貌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粒子(nano-HA)对脑胶质母瘤细胞系U87细胞的作用,合成了三种不同形貌的nano-HA,与U87细胞共培养,培养基中同时还添加了聚乙二醇(PEG),以保持nano-HA的稳定性.透射电镜(TEM)及动态光学散射(DLS)测定高度分散在培养基中nano-HA的稳定情况和粒子大小,MTT法检测了nano-HA对U87细胞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nano-HA可显著抑制U87细胞增殖;并且,针状纳米粒子的抑制能力要强于另外两种粒子.此外,通过RT-PCR检测发现不同形貌的nano-HA可不同程度的下调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其具有不同生物学活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0.
含钛高炉渣作为一种光催化材料其量子利用率以及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都很低,考虑到稀土元素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在形成氧化物时具有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其金属氧化物的掺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含钛高炉渣的光催化性能的特点,将掺杂稀土氧化物的含钛高炉渣用于紫外线照射条件下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试验中,并通过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检测寻找最佳稀土元素掺杂量。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CeO2,Y2O3的最佳掺杂量分别为0.5%、1.0%,此时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2.2%、7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