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13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41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21.
北京市城区内建设的5座污泥处置中心已陆续全部投入使用,沼气产量稳步提升,急需扩大沼气利用规模,充分发挥沼气能源价值。通过分析污泥产气率、产气量等,确定沼气利用规模;探讨多种沼气利用形式,确定采用沼气发电的方式。根据发电机对燃气特性的要求和气源性质,确定生物脱硫+一级增压+干式脱硫+二级增压+除硅氧烷的沼气处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22.
静压沉桩过程中沉桩速率决定着桩周土体扰动程度与范围,而目前在静压沉桩中考虑沉桩速率对桩周土体变形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基于透明土相似材料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开展静压沉桩可视化模型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沉桩速率下桩周土体位移场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沉桩速率下桩周土体位移模式表现出斜向下挤密扩张→侧向挤压→斜向上挤出的动态变化过程;沉桩初期和后期扰动范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高速沉桩下桩端下提前产生了高应力区;高速沉桩对桩周土体扰动范围略大于低速沉桩;桩周土体总的运动趋势为向上运动,且沉桩速率越大,距离桩体越近,土体竖向位移量越大。研究成果可为合理设计沉桩速率和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23.
为研究不同工业固废粉末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机理,对掺入不同比例粉煤灰、矿渣、石灰粉末、煤矸石粉末和大理石粉末的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坍落扩展度、T50流动时间、L型仪和V型仪流动时间来评估其施工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超声波波速和抗压强度来分析其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通电量和水渗透深度来表征其耐久性。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石灰粉末、煤矸石粉末及大理石粉末可用于配制施工性能和耐久性均佳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粉煤灰和矿渣粉末的允许掺量分别为35%(质量分数,下同)和60%,煤矸石、石灰粉末和大理石粉末的允许掺量各为30%,粉煤灰的添加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坍落扩展度最大可达到750 mm;除石灰粉末外,增加工业固废粉末掺量也可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但增加细粉的掺量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压强度,其中,掺入30%石灰粉末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下降最明显,降幅达到20.8%。  相似文献   
224.
针对铅锌选矿废水对氧化锌浮选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研究了废水影响氧化锌浮选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选矿废水影响氧化锌浮选的机理,考察了铅锌选矿废水的pH值和各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对氧化锌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使用尾矿废水氧化锌的回收率减少4.84个百分点,氧化锌只有在pH值为7~10的范围内可浮性较好,在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回收率和品位均较低。钙离子对氧化锌的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钙离子影响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碳酸钠可以消除废水中钙离子的影响,改善氧化锌的浮选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废水回用和提高氧化锌资源利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5.
讨论了基于PIC单片机的等离子体热处理工艺自动控制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结构 ,并利用VisualBasic制作了上位机监控软件 ,实现了对等离子体热处理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