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设计了一种集配料系统和搅拌系统为一体的混合系统,利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使用WinCC软件实现PLC与计算机的PROFIBUS通信,从而进行系统的监控和管理,通过PROFIBUS网络完成变频器的远程控制,是一套实用型,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配料混合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32.
李斌  侯利民  李洪珠  李超 《自动化应用》2023,(2):161-165+168
在新工科背景下,秉承德育首位,坚持以生为本、以产出为导向的育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改革优化电网专业本科培养体系,探索以学生自主研发实验装置为驱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课程综合训练项目——“基于红外传感器的教室灯光控制器”为题,采用“选题—设计—实施—调试—交流”模式,让学生自主研发、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家国情怀,形成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33.
采用梯形撕裂法对柔性复合材料的撕裂破坏进行分析,得出随织物中纱线的逐根断裂,受力三角区会逐渐增大,因此撕裂强力会出现一个最大值。通过在MTS-810材料实验机上进行撕裂破坏性实验,得到柔性复合材料在撕裂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通过观察撕裂曲线,分析讨论了柔性复合材料梯形撕裂破坏机理以及影响破坏形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4.
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端口受控哈密顿系统(PCH)的建模基础上,利用互联、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方法得到d,q轴电压,简化了控制器设计和使系统稳定性分析更加容易.利用自抗扰控制技术能实时估计并补偿系统受到的各种外扰及本身决定的内扰总和作用的特点,设计了自抗扰速度控制器,使系统对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由...  相似文献   
35.
为提高逆变器的变换效率,提出一种新型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它利用高频变压器的等效电感与谐振电容之间的谐振,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下降到零,实现逆变桥开关器件在零电压条件下完成切换,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或零电流开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也被有效降低。此外,电路中所有开关器件承受的电压都不超过直流电源电压,而且辅助谐振电路在每个开关周期内只工作一次,降低了辅助谐振电路的损耗。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制作一个5 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的主开关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该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能有效改善效率,降低开关损耗。  相似文献   
36.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在受到外部环境干扰、参数易变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系统鲁棒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金枪鱼群优化(ITSO)算法的PMSM自抗扰控制(ADRC)策略。首先,针对ADRC中fal函数在拐点处不平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fal函数,减小了系统的高频抖振。其次,由于ADRC中参数多且不易整定,利用ITSO算法对参数进行寻优整定。为了避免电流环在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时电流控制存在抗负载能力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将降低电感权值后的改进型无差拍预测控制应用到电流环。最后,进行仿真和半实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系统响应和控制精度,明显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7.
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性能,提出一种新型的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实现逆变桥开关器件在零电压和零电流条件下完成切换,因此减小了开关损耗和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损耗。此外,辅助谐振单元中的开关器件可以在零电流的条件下完成开关操作。该软开关逆变器控制简单且不依赖于负载条件,过渡过程所需时间可以自由选择。文中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和回路的参数设计方法。制作一个10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软开关逆变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针对硬开关逆变器开关损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简单的软开关PWM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其拓扑结构中没有辅助开关器件,每相设置有一组谐振电感,保证各相的谐振不会互相干扰.对拓扑结构及其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未改进的拓扑结构相比,开关器件开通时电流没有突变,开关器件开通时的电流变化率和关断时的电压变化率被有效地降低,各相的工作过程相互独立.实验结果表明:与硬开关逆变器相比,输出线电压的畸变率降低了,效率得到了改善.该软开关逆变器能减小开关损耗,有效地提高效率和输出波形的质量.  相似文献   
39.
报导了一种在纯铜基体上通过表面机械研磨和表面机械合金化共同作用原位合成Cu-Ni复合涂层的方法。采用XRD、OM、SEM、GDS对处理不同时间的样品进行组织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表面机械研磨预处理合金化4 h样品的表面涂层均匀、致密,且厚度达到40μm。涂层的形成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粉体与基体机械结合、形成冷焊层和互扩散过程。在弹丸与基体材料不断碰撞时,局部迅速升温,降低了原子扩散的势垒;通过预处理引入缺陷,使扩散通道增多,促进了元素扩散。  相似文献   
40.
针对在负载扰动情况下多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出现电机转速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同步协调滑模控制策略。从单电机高性能控制策略和三电机耦合结构角度出发,首先,在矢量控制基础框架下,设计了基于非线性负载转矩观测器的积分型滑模速度控制器,构成了单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PI速度补偿器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相比传统的偏差耦合控制结构能较好地实现在负载扰动下三电机的转速同步协调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