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1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88篇
电工技术   231篇
综合类   112篇
化学工业   187篇
金属工艺   110篇
机械仪表   91篇
建筑科学   227篇
矿业工程   108篇
能源动力   42篇
轻工业   216篇
水利工程   95篇
石油天然气   120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2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93篇
冶金工业   33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4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测量MnZn铁氧体的磁性能及Fe2+、Mn3+含量,考察了MnZn铁氧体中的Fe2+含量与配方中Fe2O3、MnO含量的关系及其对MnZn铁氧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MnZn铁氧体的导电机制。结果表明:随着(Fe2O3)a(MnO)b(ZnO)c主组成配方中a值递增(52.55≤a≤53.35)、b值递减(38.33≥b≥37.52),呈现出Fe2+、Mn3+含量均增加的趋势。随着Fe2+含量增加,Pcv谷底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Pcv(min)先减后增,Pcv(20/70/100℃)均先减后增,均在Fe2+含量=1.55%附近达到最小值;起始磁导率μi(20/70/100℃)均先增后减。根据Pcv-Fe2+含量和μi-Fe2+含量两个关系图在Fe2O3=53.15mol%附近出现极值点这一现象,初步推测铁氧体Znα2+Mnβ-x2+Mnx3+Fey2+Feχ-y3+O4+σ(0.1794≥α≥0.1786,0.754≥β≥0.734,0.0031≤x≤0.0040,0.051≤y≤0.070)的导电机制为:y0.064时小极化子间的束缚能主导,y0.064时电子跃迁主导。  相似文献   
112.
基于主动配电网分层协调控制的特点与储能系统的控制特性,提出应用于主动配电网自治区域的协调控制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并利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在Matlab 中对主动配电网储能的协调控制进行了场景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应用预测控制方法的区域控制器比传统的 PI 控制器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3.
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动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接入给配电网电压控制提出了更高需求。与此同时,可控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及新型配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等可控元素的加入在相当程度上增大了配电网电压控制复杂程度,使现有的控制方式受到了挑战。结合主动配电网可控元素复杂多样及控制结构灵活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配电网辐射状网架结构将控制区域划分为自治控制区域与协调控制区域两部分,并利用等效节点电压上下限指标区分控制边界,规避常规电压控制常见的调节振荡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充分利用主动配电网有载调压变压器、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容器等电压调节设备实现电压越限的调节,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的仿真测试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配电网技术通过调度分布式电源及储能单元,实现对配电网双向潮流的主动控制,提高了配电网对间歇式能源的消纳能力。完善的监测控制系统是实现主动配电网主动控制的关键。针对控制系统研究其测试平台,以主动配电网协调控制方法为例,通过分析其测试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IgSILENT的测试平台方案,详细说明了平台接口的实现方法。根据实际的测试效果总结了测试系统的测试时序,并结合示范工程算例的典型场景对控制器和主站进行测试,通过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测试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5.
大气遥感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由于可实现对大气参数的精确反演,在大气遥感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介绍了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探测气溶胶、大气温度以及风速的基本原理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系统中的鉴频技术、激光技术、锁频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等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6.
现代工科院校桥梁工程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桥梁工程课程是工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文章在探讨该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提出了扩展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以笔者在民用建筑能源审计项目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为基础,结合现有的民用建筑能源审计情况,提出了高效开展该项工作的最优化工作方法,明确指出了该类能源审计工作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而后,针对不同深度要求的能源审计工作,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效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8.
针对传统物体检测算法识别堆叠工件存在准确率低以及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算法的堆叠工件检测方法。首先,引入Inception结构增强特征检测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提高堆叠工件检测的准确率;其次,引用增强型特征金字塔结构(enhanced feature pyramid network, EFPN),提高模型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改善算法漏检率高的问题;最后,利用K-means聚类融合交并比损失函数(intersection over union, IOU)重新确定工件锚框,解决YOLOv3网络预设锚框尺寸不适合现有工件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均值平均精确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达到92.89%,相较于原始YOLOv3算法提高了5.32%,F1值为0.95,召回率为93.33%,精确率为97.65%,满足堆叠工件检测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9.
针对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中动态响应速度差和同步控制精度低等问题,在偏差耦合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超扭曲非奇异滑模控制器与误差因子速度补偿器相结合的新型控制策略。将新型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函数与超扭曲算法结合,设计超扭曲非奇异滑模控制器,利用其优良的动态调节性能,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引入误差因子概念,重新确定每台电机的速度补偿信号,增强系统中各电机之间的耦合性,在受负载扰动后转速波动小,减小系统同步误差。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策略的跟踪性提高了约33%,同步性提高了约40%,具有更好的跟踪性和同步性,可实现多电机的精密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120.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分析了GH2907合金在变形温度950℃~1100℃、应变速率0.01s<sub>-1</sub>~10s<sub>-1</sub>、变形量60%条件下的高温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而显著降低。利用Arrhenius双曲正弦方程和Zener-Hollomon参数计算得出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463.043kJ.mol<sub>-1</sub>;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明显的动态再结晶(DRX)特征,变形量、变形温度以及应变速率对DRX体积分数均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应力-位错关系和DRX动力学,建立了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两个阶段的机理型本构模型,可用于描述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误差分析相关系数R为0.987,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可用于表征预测GH2907合金的热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