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建立一种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配有电喷雾离子源(ESI±)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在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同时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7种目标化合物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71~0.9996,检出限为0.001~0.006 mg/kg,定量限为0.002~0.020 mg/kg,平均回收率为73.4%~114.3%,相对标准偏差(n=6)为0.3%~19.9%。该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满足茶叶中47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2.
借助K.Atanassov提出的直觉Fuzzy集,推广原有的Fuzzy综合决策模型,给出基于直觉Fuzzy关系的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有望在实际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现有的微数据发布隐私保护匿名模型均没有考虑敏感属性间的关联关系,不能抵制基于敏感属性间关系的攻击.为此,论文提出抵制敏感属性关联攻击的(l,m)-多样性模型,该模型要求匿名数据的每个等价类中,每维敏感属性上多样性至少为l,并且当某一敏感值从等价类中删除后,该等价类剩下的敏感值仍满足(l-1,m)-多样性.本文也提出了实现(l,m)-多样性的两个算法-BottomUp算法和TopDown算法.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均能实现面向多敏感属性的(l,m)-多样性模型,有效保护多敏感属性微数据的个体隐私.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水玻璃固定氟技术从机理上进行了探讨,并对生产应用进行了总结,说明该项技术在锌精矿焙烧烟气制酸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5.
采用单次快拍数据实现相干信号DOA估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该文针对均匀线性阵列的相干信号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次快拍数据的解相干算法,该算法直接利用快拍数据构造一个Toeplitz矩阵,经理论推导,该Toeplitz矩阵的秩不受信号的相干性影响,仅和入射信号的个数有关,因此对该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可得到正确的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结合MUSIC,ESPRIT等子空间算法,即可实现对相干信号的DOA估计。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6.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超音速反舰导弹弹引连接模型,分析影响弹引系统过载传递特性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螺纹连接预紧力对弹引系统过载传递特性不产生显著影响,螺纹连接面摩擦系数对弹引系统过载传递特性影响大。  相似文献   
47.
针对以往对反舰导弹引信延期作用时间研究都集中在亚音速条件,对超音速穿甲缺乏研究,从动能定理出发分析了超音速反舰导弹着速对引信延期作用时间的影响,得出的规律是随着超音速反舰导弹速度增加,穿目标后反舰战斗部能量损失率逐渐减小,速度降低越来越小,舰船侧舷对引信延期作用时间影响越来越小。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着速的增加,反舰战斗部存速率具有逼近1的趋势,着速在800m/s以上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引信可以忽略3.5cm厚舰船侧舷对引信延期作用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引进区间值直觉 Fuzzy集的截集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区间值直觉Fuzzy集的分解与表现两种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49.
对盈千累万且错综复杂的数据集进行分析,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检测数据中的异常值的技术在该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聚类捕获异常的方式,在日趋流行的异常检测技术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类方法.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近邻的异常检测算法(anomaly detection based second-order proximity, SOPD),主要包括聚类和异常检测两个阶段.在聚类过程中,通过二阶近邻的方式获取相似性矩阵;在异常检测过程中,根据簇中的点与簇中心的关系,计算聚类生成的每一个簇中的所有的点与该簇中心的距离,捕捉异常状态,并把每个数据点的密度考虑进去,排除簇边界情况.二阶近邻的使用,使得数据的局部性以及全局性得以被同时考虑,进而使得聚类得到的簇数减少,增加了异常检测的精确性.通过大量实验,将该算法与一些经典的异常检测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SOPD算法整体上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