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4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28篇
自动化技术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目的:从母乳婴儿粪便筛选获得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并对其所产细菌素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预测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方法:以课题组从母乳婴儿粪便分离得到的23株乳酸菌为试材,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选取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指示菌筛选产广谱细菌素的优良菌株。通过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并从耐酸、耐热、蛋白酶敏感性、抑菌谱等角度分析菌株所产细菌素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得到1株产广谱细菌素菌株BL-1,发现该菌株所产细菌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耐受性,在pH为2、121℃条件下细菌素活性仍然保持稳定,酶敏感性强,胃蛋白酶可将其完全分解,使用安全性较高,且抑菌谱较广,对受试的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ereu)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阴性菌均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最后该菌株经分类学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结论:从母乳婴儿粪便中分离出一株产广谱细菌素鼠李糖乳杆菌BL-1,该菌所产细菌素具有优良的食品加工特性,有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2.
为明确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对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佳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固定方法;在此条件下,采用结晶紫法结合扫描电镜研究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添加时间下对肉源性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30 ℃培养24 h生物被膜测定值最高。提取物对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在生物被膜形成0 h加入的清除效果显著强于在24 h加入的清除效果(P<0.05)。当提取物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时,主要通过抑制菌体生长而清除生物被膜;当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主要通过破坏生物被膜立体结构而清除生物被膜。提取物破坏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构,使生物被膜形成孔洞,从而清除生物被膜。本研究证明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能够清除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肉的保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3.
那乌东金矿床位于墨江—黎府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金铜铅锌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带及北西向—北北西向张性控矿断裂中,矿体类型主要为残坡积红土型、构造蚀变岩型、构造破碎带型,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及次生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孔雀石化等。通过与墨江—萨纳坎一带的典型矿床对比,认为那乌东金矿床为浅成中低温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综合分析认为,那乌东金矿区Ⅳ矿段,Ⅱ、Ⅴ矿段已发现矿体的走向和倾向方向,Ⅰ矿段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44.
245.
目的:粪肠球菌Gr17分离自中国传统发酵酸鱼,可以代谢合成新型广谱IIa类细菌素enterocin Gr17,有作为发酵食品功能性菌株的巨大应用潜力,然而该菌株应用于实际发酵环境时会面临各种胁迫条件,酸胁迫是其中主要的胁迫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酸胁迫条件对菌株Gr17生长及代谢合成细菌素的影响。方法:在筛选可正向影响细菌素合成的酸胁迫条件参数基础上,测定该条件下细菌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影响机制。结果:与正常生长条件pH 7.0相比,在pH 4.5~6.5的酸胁迫条件下,菌株Gr17的菌体密度会随pH值的下降而降低;pH 5.0~6.5的酸胁迫条件可明显正向提高细菌素的分泌合成量,其中pH 5.5的酸胁迫条件最为明显。在此条件下,细菌素生物合成相关ABC转运系统as-48H、as-48G、as-48F、as-48E基因表达在处理时间48 h内没有显著变化,种内群体感应调控系统自诱导肽基因entIP在8 h时表达量明显提高,双组分基因entPK、entR以及细菌素编码基因entGr17在12 h时表达量明显提高。结论:基于以上结果,推测pH 5.5的酸胁迫条件可以促进自诱导肽的分泌表达,正向调控种内群体感应系统,从而增加细菌素的合成。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分子水平上全面揭示实际发酵环境中乳酸菌细菌素的合成调控行为,最大限度地提高产细菌素乳酸菌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6.
为提高干燥效率、优化干燥效果,采用以含油污泥为黏结剂,与粉煤掺混干燥制备型煤的方式对含油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理。研究了掺煤量、干燥风速、干燥温度和型煤粒径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并得到含水率和干燥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以含油污泥为黏结剂制型煤的干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升速阶段、等速阶段和降速阶段。掺煤量主要影响降速阶段,风速主要影响升速阶段,温度主要影响升速阶段和等速阶段,粒径主要影响降速阶段。掺煤量越大、风速越大、温度越高、粒径越小,则干燥速率就越大。试验筛选出最佳干燥条件:掺煤量为65%、风速为2.75m/s、温度为105℃、粒径为10mm。对最佳干燥条件下的干燥过程进行干燥动力学模型拟合,求解干燥方程,得出Page(Ⅱ)模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991时,拟合效果较好,能够反应其干燥特性。  相似文献   
247.
248.
为了揭示乳酸菌细菌素和超高压联合处理对低温切片火腿的防腐保鲜效果,并探讨乳酸菌细菌素和超高压联合处理在低温肉制品防腐保鲜应用中的可行性,在不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的情况下,分别以乳酸菌细菌素(enterocin LM-2)添加量320AU/g、600MPa超高压处理5min以及两者联合处理低温切片火腿,考察联合处理对样品中微生物数量、理化指标以及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nterocin LM-2和超高压技术的联合使用可明显延长低温切片火腿的货架期,有效减少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及脂肪氧化,并保持产品原有色泽、气味、质构等感官特性。综合微生物和理化特性分析结果,联合处理组的防腐效果最好,可将低温切片火腿的货架期延长至100d。  相似文献   
249.
主要采用化学修饰法制备油溶性栀子蓝色素,对其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评价其性能表征。采用硬脂酰氯对栀子蓝色素分子结构进行化学修饰,利用单因素逐级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经SEM、FTIR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油溶性栀子蓝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物摩尔比n水溶性栀子蓝色素∶n硬脂酰氯∶n三乙胺为1∶5∶5,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30 h,在此条件下目标产物产量为(402±8.2)mg,色价为26.3±0.6;紫外-可见光谱图显示油溶性栀子蓝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24 nm;观察微观形貌发现化学改性前后栀子蓝色素微粒呈现明显不同的微观结构;FTIR分析显示目标产物在2919.98 cm-1和2851.17 cm-1处出现极强的吸收峰,而C-O、C-O-C-O和C-C的特征吸收峰明显降低,表明经化学改性发生了酯化反应,引入了脂肪酸长链和酯基等疏水性基团;栀子蓝色素衍生物可溶于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石油醚和食用油等溶剂;制得的油溶性栀子蓝色素在室内散射光强度、阴暗避光条件及低温条件下稳定性良好。该研究得到一种油溶性栀子蓝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栀子蓝色素在食品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50.
移动IPv6中的一种分布式动态型微移动管理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弥补移动IP不能支持主机高速移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动态型微移动管理方案.该方案在网络中放置多个区域移动代理来实现分布式的域内主机移动管理,并提出一种由主机根据自身的移动特点及获悉的网络参数动态地选择区域移动代理和区域大小的算法,该算法使得主机在域内产生的信令代价和分组传递代价达到最小,且没有对网络拓扑结构和区域移动代理的位置做任何强制性要求.分析表明,当主机的平均分组到达率增加时,区域大小减小而总代价增加;当主机在接入路由器的平均驻留时间增加时,区域大小和总代价均减小.最后,在与分层移动IPv6方案的性能比较中发现,分层移动IPv6方案在几种不同区域大小情况下产生的总代价都比该方案可能产生的最大总代价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