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8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2 毫秒
71.
郑敏燕  杜帅  李学超  李宏艳  刘姣 《陕西化工》2014,(4):613-615,620
对氨基苯甲醛、亚硝酸钠在盐酸条件下完成重氮化反应,再与苯酚偶合,生成对羟基偶氮苯甲醛,GC/MS测定产品纯度97.4%。氯仿溶剂中,对羟基偶氮苯甲醛特征吸收波长为359 nm和241 nm,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23 572,8 270 L/(mol·c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359 nm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241 nm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停止紫外照射,则两吸收峰强度逐渐恢复原状,证实对羟基偶氮苯甲醛具备反式构型和顺式构型之间的光致变色特性,其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表现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2.99×10^-3min^-1。  相似文献   
72.
采用沉淀-浸渍法合成一系列Ni-Mo基双金属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其催化活性和耐硫性能进行评价,并辅以不同的表征手段阐释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以MCM-41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优于以Na Y、γ-Al_2O_3和拟薄水铝石(PB)为载体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则说明Ni-Mo分子间适宜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催化剂性能的关键。MCM-41载体催化剂中适宜的Ni-Mo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得此催化剂中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适中,还原后的活性金属Ni能够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耐硫稳定性和抗积炭能力。不同Ni-Mo比同样会影响Ni-Mo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考察确定20Ni-10Mo/MCM-41的活性和稳定性最优。  相似文献   
73.
以Zr(NO34·5H2O和CH3COOLi·2H2O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将Li2ZrO3包覆在LiNi0.8Co0.1Mn0.1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表面,研究Li2ZrO3不同包覆比例对LiNi0.8Co0.1Mn0.1O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SEM、TEM、EDS谱图分析表明,Li2ZrO3层均匀地包覆在LiNi0.8Co0.1Mn0.1O2表面,其厚度约为8 nm。与纯相相比,1%(质量分数) Li2ZrO3包覆的Li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在1.0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4.7 mA·h·g-1、100次循环之后放电比容量为169.5 mA·h·g-1,其容量保持率达到91.77%,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Li2ZrO3包覆层抑制了正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减小了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锂离子电池富镍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产物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电化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氧气气氛下,锂与金属元素摩尔比为1.05:1、烧结时间15 h、烧结温度750℃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按最佳工艺合成的样品在1C首次放电容量高达174.9 mA·h·g-1,50次循环后比容量为158.5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0.62%,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XRD和SEM表征表明,在氧气气氛下烧结的样品有良好的层状结构,阳离子混排程度小,具有较好的类球形,粒径均匀分布在10~20 μm。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EIS(结果表明,工艺条件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75.
生物磁场强度测定仪用于测定趋磁细菌产生的磁场,其硬件部分包含了磁场传感器、微控制器、显示部件、输入部件和实时时钟等,微控制器通过对磁场传感器配套的ASIC进行读取获得当前方向磁场的强度,通过一定的运算后由直观的人机界面显示出来,并可通过微控制器的串口和上位机建立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该系统用于磁场强度的测量可达到0.01 G,功耗小,显示直观。  相似文献   
76.
结合工程实际,对传统煤矿企业不规范建造的小型建筑屋内外挡墙结构出现严重破损时,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通过现场调查、测绘、勘察、原因分析和制定治理方案以及工程实施中的动态调整,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治理效果,可供同类型小微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7.
刘姣 《河南建材》2010,(3):150-150
以西安市居民商品住房消费市场为例,进一步研究居民住房消费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房价成功地实现了消费者群体类型的构建,同时消费者又自觉地按照被房价所构建的群体类型进行对号入座。房价及其住房状况构建了城市居民的住房阶层化意识,同时这种阶层化意识为更多的人们所认同,反过来又影响、塑造着房价及住房的类型。  相似文献   
78.
不同城市的公共站点空间分布对城市的交通状况有着不同影响,对比不同城市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总结得出利于公共交通的空间特征。以内蒙古中西部核心区经济圈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知网统计年鉴、百度地图API开放平台等收集基础数据,采用平均最邻近、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公交站点覆盖率及空间可达性来分析城市公交站点的可达性。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公交站点多为聚集分布,越靠近城市边缘密度越低;(2)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均匀度越好,空间可达性就越高;(3)城市公交站点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形态与城市形态越契合,其空间可达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79.
由于CO甲烷化的快速表面反应、强放热特性,相比固定床,采用小颗粒催化剂的流化床甲烷化技术在反应活性和催化剂稳定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从高耐磨催化剂、流化床反应器及其创新、短流程两段甲烷化技术构建及其验证等方面总结了流化床甲烷化技术开发的最新进展。优化催化剂前体制备方法、调变催化剂组成可获得具有较高骨架强度和均匀性的催化剂一次微粒,进而通过优化的喷雾造粒工艺和填充黏结剂,制备出具有可调变粒度分布、高强度和高球形度的流化床用粉末催化剂,但其黏结剂的添加明显影响催化剂的低温活性。通过改性如Al2O3和FCC催化剂的球形颗粒,进而负载活性组分,开发了制备高活性、磨损指数小于1.5的流化床甲烷化Ni基催化剂的另一种技术方法。实验室研究证实了流化床甲烷化反应速率极快,在分布板上数毫米处即可实现可能的最高转化率,且在转化率和催化剂稳定性方面明显优于固定床,不仅由于流态化催化剂床层温度均匀,而且催化剂在床层内不停循环,加快了颗粒表面的更新。增大空速和表观气速,流化床的催化剂床层膨胀,反应气体与催化剂颗粒表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使得流化床甲烷化对空速和表观气速的可调范围大。操作在更高气速条件的输送床甲烷化避免了操作气速的上限限制,可大幅降低反应器尺寸,有效提高单位截面的原料气负荷能力。输送床甲烷化可采用高热导率的催化剂颗粒传递反应热,相对于气体移热效率高、能力大。流化床甲烷化已在生物废弃物利用和焦炉煤气甲烷化方面开展了侧线示范,形成了相对多段绝热固定床工艺更简单的短流程两段甲烷化新工艺。  相似文献   
80.
陆少鸣  黄海真  方平  王娜  刘姣  杜敬 《水处理技术》2006,32(10):57-59,62
本文以中试实验为基础,以枯水期的水质实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治理微污染水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炭滤出水COD。平均值为1.25mg/L,平均去除率为64.53%;NH3-N平均值为0.449mg/L,平均去除率为73.90%;UV2-4。的平均值为0.015cm^-1,平均去除率为68.69%;NO2^--N平均值为0.004mg/L;浊度平均值为0.258NTU,都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