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HNO3/H2O2湿法微波消解制样、再应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对油麦菜中的矿物元素组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测定。共检出K、Ca、Na、P、Mg、S、Al、Si、Fe、Zn、Mn、Sr、B、Cu、V、T、Cr、As、Ba、Pb、Ga、Cd、Co等23种矿物元素,定量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在0.15%~13.3%之间,标准样品回收率在89.0%~109.6%之间。实验结果可为油麦菜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2.
郑敏燕  杜帅  李学超  李宏艳  刘姣 《陕西化工》2014,(4):613-615,620
对氨基苯甲醛、亚硝酸钠在盐酸条件下完成重氮化反应,再与苯酚偶合,生成对羟基偶氮苯甲醛,GC/MS测定产品纯度97.4%。氯仿溶剂中,对羟基偶氮苯甲醛特征吸收波长为359 nm和241 nm,摩尔消光系数分别为23 572,8 270 L/(mol·cm)。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359 nm吸收峰强度逐渐降低,241 nm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停止紫外照射,则两吸收峰强度逐渐恢复原状,证实对羟基偶氮苯甲醛具备反式构型和顺式构型之间的光致变色特性,其光致变色动力学过程表现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2.99×10^-3min^-1。  相似文献   
93.
刘姣  周有祥  徐琪  李利  杨洁  彭立军 《食品科学》2018,39(18):94-99
红曲菌可产生红曲色素(Monascus pigments,Mps)等多种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但部分红曲菌产生的橘霉素(citrinin,CIT)引起了人们对红曲产品安全性的关注。本研究以22?株红曲菌(含14?株模式菌株)为研究材料,通过复合萃取剂前处理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发酵红曲米中Mps和CIT含量,结果表明13?株菌可同时产生Mps和CIT,4?株菌只产生CIT不产生Mps,5?株菌既不产Mps也不产CIT,Mps产量最高的菌株是紫色红曲菌3.4443,CIT产量最高的菌株是橙色红曲菌3.4384。利用主成分分析发现在产Mps和CIT的红曲菌株中,黄、橙色素与橘霉素呈正相关,而红色素与橘霉素呈负相关。该结果可为系统分析红曲菌株代谢产物差异,高产Mps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不同城市的公共站点空间分布对城市的交通状况有着不同影响,对比不同城市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总结得出利于公共交通的空间特征。以内蒙古中西部核心区经济圈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知网统计年鉴、百度地图API开放平台等收集基础数据,采用平均最邻近、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公交站点覆盖率及空间可达性来分析城市公交站点的可达性。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公交站点多为聚集分布,越靠近城市边缘密度越低;(2)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均匀度越好,空间可达性就越高;(3)城市公交站点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形态与城市形态越契合,其空间可达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95.
通过浸渍沉淀法分别制备Ni/Al2O3、Ni/CeO2和Ni/CeO2-Al2O3催化剂,并对其分别进行不同CO/CO2比例下COx共甲烷化性能评价。发现Ni/Al2O3催化剂催化CO转化为CH4的能力明显高于Ni/CeO2,而催化CO2甲烷化的性能则相反。采用Ni/CeO2-Al2O3催化剂,可以在提高CO转化率的同时而不降低CO2转化率。结合BET、XRD、TPR、TPD和原位红外等各种表征手段,发现CeO2掺杂虽然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金属Ni的分散度,但却可明显提高其吸附活化CO2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具有较高含量氧空位的CeO2的掺杂可以提高载体表面碱性位,促使共甲烷过程中CO...  相似文献   
96.
为提高聚酯纤维的疏水性能,首先使用碱化学刻蚀法在聚酯纤维表面产生活性基团羟基和羧基,同时形成粗糙结构,其次使用气相沉积法将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沉积在纤维表面形成点击点,最后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化学将含氟丙烯酸酯接枝到纤维表面,对纤维进行疏水化处理,制备超疏水聚酯纤维纺织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纤维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进行分析,并探究了超疏水化处理后纤维表面化学稳定性及机械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超疏水纺织品经2500次机械摩擦、100次家庭水洗、144 h紫外光照、72 h溶剂浸泡后依然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97.
采用电化学噪声、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掠射角X射线衍射等技术,研究电沉积电流密度(Jk)和镀液温度对Ni沉积层结构和电化学噪声能量(ED)的影响规律,并详细探讨沉积层结构与ED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ED主要反映电极表面状态的剧烈变化程度或局部阴极的反应速率,而不是反映整体阴极的反应速率;与Jk密切相关的Ni镀层初始成核/生长机制对ED产生显著影响。晶粒在异质基底上的成核(新相的形成)/生长过程对ED的影响远远大于薄膜晶粒的后续同质生长过程对ED的影响,能够加速电极表面状态剧烈变化的因素都能导致ED值的增加。  相似文献   
98.
由于兰炭末粒径小、挥发分低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大规模利用。因此,兰炭末高附加值改性制备是当前极具吸引力和前景的研究课题。通过KOH协助微波热解低阶粉煤制备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研究了KOH添加量(碱碳比)对改性兰炭末的形貌和结构、石墨化度、微晶结构和碳纳米管(CNTs)含量的影响,推测了改性兰炭末中碳纳米管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当碱碳比为1.0时,改性兰炭末中生成了直径在30~50 nm,长度约为几十微米的碳纳米管,其含量为3.01%(质量)。随着碱碳比增加,K的刻蚀和原煤所含矿物质产生的Fe3C对碳纳米管的生成具有促进作用,改性兰炭末的有序性有所增强,石墨层间距的交互作用增强,Raman光谱中出现碳纳米管的标志特征峰G′,表明生成了含有碳纳米管的高附加值改性兰炭末。此外,FT-IR光谱中改性兰炭末中的C—C、C—H和醚键C—O—C结构强度明显减弱。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碳结构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成为了碳纳米管直接生成的固相碳源;二是这些碳结构热分解释放出CO和CH4,这些气体可作为碳纳米管的气相碳源。高附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