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123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71.
针对3个制件(西南区域失效件:重庆件;华南失效件:广州惠州件和正常人为破坏件)分别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3种仪器对它们进行观察并作对比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清洁溶剂异丙醇对支架的影响。结果表明,清洁溶剂异丙醇对支架的影响极小;,2个失效件的底涂部位和脱胶部位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和裂纹,说明黏结部位的界面结合力降低是支架脱落的直接原因;底涂的厚度对支架的界面结合力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2.
将双酚A型聚碳酸酯(PC)注射成型,基于流动残余应力与分子取向关系的讨论,利用光学双折射法表征样品中的平均分子取向,并考察其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近浇口取向大于远浇口,且分子取向态与其动态黏弹性参数间存在关联。当选取损耗角正切值(tanδ)=1的损耗模量值时,发现更高的积分双折射值对应更小的损耗模量,即取向越大动态黏度越小;当储能模量选取玻璃态平台末端值时,尽管双折射值与储能模量的关系受自由体积因素干扰相对不明朗,但材料依然表现出弹性随取向增加而增加的整体趋势。  相似文献   
173.
以不同的速率牵引等规聚丙烯(iPP)熔体中的玻璃纤维(GF),并逐步增加剪切时间,得到了不同的iPP/GF界面结晶形貌。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以及对界面剪切应力的分析,研究了不同速率下形成界面β横晶的临界剪切时间以及在该时间范围内界面剪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10,30,60,90μm/s的牵引速率下,所需临界剪切时间分别为220,105,60,50s;所有牵引速率下界面剪切应力随剪切时间均先快速增大,在出现1个平台期后又逐步上升;界面剪切应力随牵引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4.
介绍单、双螺杆挤出机的特征,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典型挤出口模。  相似文献   
175.
任意平面域渐变三角形网格的自动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结合前沿生成法和Delaunay三角化方法的优点,利用节点间距函数来控制区域内网格尺寸变化,并优先处理前沿上的最长边,尽可能在局部生成边长逐渐减小的Delaunay三角形,最终实现区域内网格的疏密过渡。  相似文献   
176.
针对连续纤维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在大曲率位置易导致纤维断裂、褶皱、撕裂等缺陷问题,本文基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随模铺覆仿真方法,理论分析了铺覆起点、初始取向对铺覆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减少纤维成型缺陷为目标,开展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柱加强板的结构优化和铺覆优化设计,确定了面向热压成型工艺的B柱加强板几何结构和预浸料铺覆方式。通过分块铺覆优化,使0°、90°、45°、-45°的铺层不合格占比分别由45.18%、52.83%、72.21%、71.78%降至2.47%、3.45%、5.31%、4.77%,有效提高了连续碳纤维的随模铺覆性。基于优化的铺覆设计,成功试制出满足性能要求的B柱加强板。  相似文献   
177.
压力传感器是人工触觉感应的基石.尽管人们对高性能压力传感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解决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宽线性响应范围和宽工作温度范围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在此,我们创新性地应用三乙胺实现了疏水聚酰亚胺纤维(PIFs)在碳纳米管(CNT)水溶液中的均匀分散,同时纤维的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并利用冻干和热酰亚胺化技术制备了强健超弹的蜘蛛网状(PIF/CNT)导电复合气凝胶.该气凝胶作为压力传感器具有宽线性感应范围(0.01-53.34 kPa)、超低检测限(10 Pa)、高灵敏度(0.507 kPa-1)、快速响应/恢复时间(85/80 ms)、稳定的快速压缩响应(500 mm min-1)和优异的抗循环疲劳能力(5000次)等优异的传感性能.有限元分析表明,多级纤维网络有利于相邻的导电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在外部压力下有明显的线性变化,使之表现出优异的线性传感性能.该传感器可用于人体生理和运动信号检测、电子皮肤和智能控制,且在极端温度(-100-300℃)下表现出出色的传感稳定性和热绝缘性,可用于极端太空环境下太空服和月球/火星栖息地充气结构的传感单元.本工...  相似文献   
178.
巧妙的微观结构设计和合适的多组分策略仍然是高效吸收型电磁干扰屏蔽材料在轻质、低填充水平和薄样品厚度方面的挑战.本文基于独特的屏蔽胶囊结构,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柔性水性聚氨酯/介电碳纳米管/磁各向异性镍(链或花)电磁屏蔽复合海绵.结果表明,增加镍(花状或链状)填料的含量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磁干扰屏蔽性能.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8 wt%镍花-三聚氰胺海绵和水性聚氨酯/碳纳米管/8 wt%镍链-三聚氰胺海绵的电磁屏蔽性能分别为42.8和46.7 dB,优于仅含碳纳米管的复合海绵.碳纳米管与镍(花状或链状)之间的协同作用意味着复合海绵的屏蔽电磁干扰的主要机制来自于吸收过程.重要的是,在水性聚氨酯层的保护下,复合材料在强烈的物理和化学损伤下仍然表现出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这项工作为设计新颖、轻量化和高效的电磁屏蔽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协同策略,在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9.
采用聚乳酸(PLA)和螺旋碳纳米管(HCNT)与不同质量分数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熔融机械共混造粒,并利用真空热压机在不同压力和保压时间下制备矩形样条.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林肯拉伸热台和广角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恒定拉伸速率下的宏微观变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分子取...  相似文献   
180.
带有熔接线的透明聚苯乙烯平板制品通过带嵌件的模具注射成型,利用光弹测试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制品双折射行为,探讨了嵌件造成的相邻熔接线区域熔体流动行为及对制品双折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保压压力和熔体温度对制品双折射整体分布影响明显;嵌件后熔接缝区域与制品其他区域的双折射行为有较大差异,其变化与熔体相遇后流动行为和熔接部位分子取向分布有关;制品最大双折射值出现在嵌件后一定距离处。热收缩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